【“我和我的祖国”睢县全媒体新闻采访活动】
采访时间: 6月13日
采访地点:县关工委办公室
采访对象:徐永学
原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县关工委主任徐永学,作为一名老领导,更是睢县发展的见证者和亲历者。这位精神矍铄、神采奕奕的老人回忆起睢县改革开放,开拓进取的一幕幕,感慨万千,把我们带回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一湖担两城,北湖开发提上重要日程
徐永学满怀深情的告诉我们,睢县是一片红色的土地,也是一片绿色的土地,更是一片热浪奔涌,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世纪末,那是我县真正开发北湖的第一步,当时的北湖被老百姓称为“北大坑”,特别是西湖区域,芦蒲丛生,民房乱建,工厂乱圈,垃圾遍布,蚊蝇滋生,发展环境状况堪忧。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开发北湖,优化发展环境的工作思路。
“要开发北湖,首先得理清权属问题,可是,在当时,这是一块‘四开四不发’的硬骨头”,徐永学说道。通过反复的历史查证和法律裁定,而最终明确北湖权属归国家所有之后,县委、县政府开始下决心解决拆迁难的问题。
多年来,县城湖附近村的村民大都以种植蒲草为生,当时老百姓知道要开发北湖的消息之后,随即便引发了一系列赴县、赴地“群访”事件。可以想象,那时做好安抚工作,征得群众同意谈何容易。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通过一系列艰苦细致的工作,最终还是将北湖开发正式付诸了实施。也就是从那时起,县委、县政府初步提出了睢县“一湖担两城”的规划构想。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睢县启动北湖保护与开发
●规划促发展,实施行政中心搬迁北移
今天静静矗立在北湖岸边的县委、县政府已经成为了睢县一道标志性建筑。它透过一湖碧水凝望着蓝天白云,也见证着城市发展的巨大变迁。
“1998年之前,县委、县政府办公驻地位于水口路的北端,当时地势低洼,房屋破旧,办公拥挤,一个县委机关因打开水口路被分成两半,由于办公用房紧张,我这个县委办公室主任只能借组织部的一间小房子迁就办公。但是,走出老县委的大门向北遥望,就有水天一色,富春江南的感觉。“县委、县政府“一湖担两城”发展规划如何推进,把县委机关搬迁到湖北岸去,不失为两全之举,当时的不少领导同志在心头酝酿着。”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县委、县政府经过反复分析论证,确定将县行政中心搬迁北移。”徐永学如过电影,激情回忆着每个情节。
“但是,县行政中心确定搬迁北移的消息一出,那时相当一部分干部职工因嫌上班路途太远而不能理解这一决策。不过,通过召开老干部座谈会、城市发展论证会等多种形式的沟通与交流,使大家很快统一了思想。认为,县委、县政府的决策是对的。”
1998年底,睢县县委机关正式迁入原县交通局办公楼,拉开了睢县行政中心搬迁北移的大幕。
“睢县行政中心搬迁北移,是继北湖开发后县委、县政府做出的又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实践证明,这对睢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远景规划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徐永学感触的说。
行政中心搬迁北移对睢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远景规划产生深远影响
●实施一号工程,全县上下凝心聚力
睢县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县,工业底子一直非常薄弱。为了改变这种现状,2000年上半年,县委、县政府在去年顺利实施睢州大道拓宽工程之后,又正式启动建设造纸厂的一号工程。之所以称一号工程,不言而喻,这在当时来说是睢县最大的工业项目。当时,面对资金瓶颈等问题,县委、县政府不畏困难,大胆提出了“工业内部募股”的思路,动员全县干部职工、教师借出一个月的工资投入项目建设。”
“县委动员广大干部职工参与募股,表面上是解决资金不足问题,但深层次是在通过募股凝聚人心。在睢州剧院召开的全县工业一号工程内部募股暨转变干部作风动员大会上,县委响亮提出了‘从我做起,向我看齐’的动员号令,从县委书记到县四家领导、到乡科级干部,大家层层看齐,严于律己,真抓实干,这不仅保证了项目的顺利推进,更为重要的是,从那时起睢县开始逐渐形成了一个上下团结一心,奋力拼搏,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睢县的发展从此真正步入了快车道。直到今天大家交谈起来,咱们睢县人还都在怀念那个时期!”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徐永学依旧感到心潮澎湃。
●谋篇“水”文章,城市品牌脱颖而出
2003年下半年,一场大雨让整个睢县城乡变成一片泽国。全县60多万亩农作物受灾,上万间房屋倒塌,16个村庄被大水围困,省长李成玉亲自赶赴睢县察看灾情并安排赈灾工作。面对这种严重灾情,县委主要领导一方面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忧心仲仲,同时,也迫使他着手思考睢县的发展特色,发展定位。
我们睢县有万亩城湖,况且文化底蕴深厚,多年来,睢县一直在寻找具有发表性和生命力的城市品牌,有了自己的品牌,今后的发展才有活力,有方向。
基于这样的认识,县委、县政府开始论证规划,拓宽工作思维,确定围绕发展旅游做好这篇“水”文章。正是有了这个历史起点,之后的历届县委、县政府都在围绕城湖精心打造靓景,并在国家工商总局成功注册为“中原水城”。自始睢县“中原水城”的金字招牌享誉全国,并且越擦越亮。
如今,睢县“中原水城”品牌叫响全国,“中原鞋都”迅速崛起。
●不变当初心,共圆睢县振兴之梦
“党的十八大以来,睢县发展的航船,如浩风鼓帆,乘风破浪。近些年,睢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谱写了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睢县绚丽篇章。相继开发了凤凰湖、甘菊湖、恒山湖湿地公园,成功举办全国和国际等多次多项铁人三项大型赛事活动。荣获了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中国长寿之乡、中国健康宜居小城、中国绿色名县、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县城、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等一系列荣誉称号,说睢县是人间天堂也不为夸张。”
“同时,咱们睢县凭借着优越的自然人文资源,吸引着八方宾朋前来旅游观光,投资兴业,制鞋和电子信息两大主导产业迅猛发展,“中原鞋都”和“中原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建设日新月异,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发展的快车道,这是多么的了不起呀!”
回顾睢县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徐永学目光中充满了欣慰和自豪。“我所经历的这些事只是睢县发展变化的冰山一角。对于我来说,祖国70年的发展变化像一场梦,同样,睢县的发展也是一场梦。对于我们现在的人,过去从未敢想过的奇观,都发生了;过去从未敢想象的生活,都尽情的享受着,真是如梦一般。还记得,曾经的睢县城区只有区区几平方公里,如今规划面积都比得上多少个老县城了。以前只有一个百货大楼孤零零的耸立在街角,现在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老百姓都看在眼里。特别是在2018年,我们睢县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核评价中,跃至全省第14名,上升34个名次,这是多么令人瞩目的成就啊!”
作为睢县德高望重的老领导,退休后的徐永学依然保持着饱满的生活激情和工作热情。他喜欢创作,在退休后的几年中,围绕改革开放和社会变迁创作了两部充满正能量的诗歌集——《岁月回声》《和谐之韵》。他热诚投身于睢县的关心下一代事业,近年来,睢县关工委在他的带领下,创造了“八方联手、安全度假”、“暑假兴趣班”、“夕阳竞辉”等一系列经验,打造了“三宽”家庭教育基地、刘庄平民夜校红色教育基地、“五老天地”宣传阵地等一个个品牌,得到了省、市、县领导的高度赞誉,睢县关工委成为商丘市关工委工作系统的一张名片。这些成绩饱含了他的奉献和汗水,也蕴含了他对关心下一代事业的挚爱情怀。
在档案馆,徐永学与记者一起抚今追昔、畅想睢县美好前景。
“作为一名老党员,绝不能忘记初心,我生在睢县,长在睢县,见证、参与、亲历了家乡的发展,并且有幸成为发展的受益者,睢县今天所取得的成就,包含了睢县一代代人民群众,一代代党员领导干部的心血和汗水,这一切变化,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正确性,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光明前景,也体现出了睢县历届县委、县政府秉承“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的坚定信念。我们退休的老同志仍会继续发挥余热,为党多做贡献,为家乡发展多做贡献。”
与徐永学挥手告别,他如沐春风般的微笑让人亲切温暖。如今,有越来越多像徐永学这样的老党员依然在为睢县的发展奔波在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发挥着余热,贡献着智慧,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与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