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河南省政府办公厅获悉:《河南省行政机关政策文件解读实施办法》出台,要求省级行政机关出台的“红头文件”,要将“官话”翻译成大白话,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群众关心的事情讲清楚。(9月19日人民日报)
按理来说,政府机关的“红头文件”作为一种正式的官方文书,语言严谨、规范性和专业性强是毋庸置疑的,这种所谓的“官话”并没有任何贬低的意味,恰恰相反,在某些大型正式的场合,说“官话”更能体现领导人的水平,代表一级政府乃至整个国家的文明程度,所以,“红头文件”说“官话”本无可厚非。新闻中河南省要求将“官话”翻译成大白话的做法,也并非全盘否认“官话”的功能,而是针对群众关心的事情,将“官话”解读为老百姓容易理解的语言,是政府向人性化执政迈进的又一步。
“红头文件”这个称呼本来就是民间对于政府文件的一种俗称,在老百姓心中“红头文件”代表了一种高高在上的权威性。对于与群众生产生活有密切关联的政策性文件,虽然老百姓有心了解,但有些人却碍于文化水平、认知能力等原因不能详尽的掌握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政策动态,针对这种情况,官方的“翻译”和解读就很有必要,一方面能让政策得到最广泛的宣传,另一方面也拉近了群众与政府的距离,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
所以,笔者认为,该省要求将红头文件中的“官话”翻译成大白话,是真正站在群众立场上换位思考得出的结论,符合“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值得各地政府推广学习,向群众宣扬政策的迈出的一小步,更是政府执政观念转变的一大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