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铁腕攻坚 久久为功
六论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污染防治是守护民生健康的“安全线”,是推动产业升级的“催化剂”,更是擦亮县域底色的“美容笔”。县委、县政府要求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这不仅是对群众期盼的有力回应,更是我县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当前我县污染防治已进入“啃硬骨头”阶段,难题更隐蔽、治理更需精准。部分传统企业环保改造滞后,污染物排放“踩线”却不“超标”,成为空气质量提升的“拦路虎”;农业生产中,秸秆焚烧、畜禽养殖废水处置不到位等问题反复出现,成为影响空气质量和水质的“顽疾”;城乡结合部垃圾清运不及时、生活污水直排,让宜居环境打了折扣。这些问题若不根治,生态优势便难以转化为发展优势。
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要锚定“精准治污”的靶心。对工业废气、养殖废水、秸秆焚烧等问题分类施策,用精准监管堵住污染漏洞,让治理措施直抵病灶。要做好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提升乡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质效,做好畜禽养殖污染管控,改善城乡环境,推行“网格化”管理,发动党员干部、志愿者参与环境整治,打通治理“最后一公里”。鼓励企业研发低碳技术,让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要激活“科技赋能”的引擎。依托智慧环保平台,实时监测重点污染源、河流断面水质、空气质量等数据,实现“发现问题—交办整改—跟踪问效”闭环管理。通过融合多源数据、整合多业务系统,引入先进环境模型,打造出一张严密的监测“天眼网络”,实现智慧化模拟与精准化决策,让生态治理更加有的放矢。
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要秉持“久久为功”的韧劲。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实践,是各级、各部门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中加快完成新时代生态变革的迫切需要。全县上下要切实扛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用最坚决的态度、最严格的标准、最务实的作风,紧抓不放,常抓不懈,久久为功。
生态兴则县域兴,环境美则百姓安。全县上下要拿出“提起一口英雄气”的劲头,背水一战、放手一搏,拿出超常规措施,以铁心铁面铁腕,坚决打好生态环境保护这场硬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