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花胜于果,有大红、桃红、淡白三种,酷烈如火,无实,宜植庭际。”明代文震亨《长物志》对石榴如是描述。每年的五月因是石榴花开时节,故又有榴月之名。
石榴是汉代时由张骞出使西域从安石国带回,古往今来有较多佳句赞咏。如唐韩愈的“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唐孔绍安《侍宴咏石榴》中的名句:“只为来时晚,花开不及春。”
历代书画亦不乏榴花佳作,其中有的以折枝花卉曲尽其妙,有的作为端午小景的时节花卉出现。如元人的《画天中华瑞》轴,明代陆治的折枝榴花则有文徵明草书跋:江南五月绿枝匀,剪剪轻罗蹙绛巾。珍重东君怜寂寞,故将秾艳表余春。
又到了五月榴花如火似霞的时节,《澎湃新闻·古代艺术》推出的“故宫花信”专栏特此梳理故宫博物院与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历代榴花名品,以飨读者。
榴花 澎湃新闻 图
宋 赵昌 寿带榴花
宋 赵昌 寿带榴花 本幅选自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唐宋元集绘册”
赵昌,生于970-1040年,字昌之,北宋画家,广汉剑南(今四川剑阁之南)人。工书法、绘画,擅画花果,多作折枝花,兼工草虫。初师滕昌祐,后来发展出自身画风,没骨花鸟自成一派,有徐熙、黄荃遗风。在北宋时期与宋徽宗赵佶齐名,是宋代花鸟画坛的杰出画家。
《宣和画谱》著录其作品154件,《宋中兴馆阁藏画》著录其作品27件。传世作品有《四喜图》轴,图录于《中国名画宝鉴》;《粉花图》轴,图录于《中国名画集》;《写生蛱蝶图》卷,相传为其所作,现藏故宫博物院;《写生杏花图》册页,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本幅选自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唐宋元集绘册”
元人 花鸟
元人 花鸟 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锦鸡一对,游于花石间,另燕鹊各有一对,点缀着画面。锦鸡的羽毛鲜姘夺目,与盛开的花朵相互辉映,使得画面更显得色彩缤纷,华贵富丽。
元人 花鸟 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元人 花鸟 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花、鸟的用笔相当工细,有秀雅的气质。叶面的填色,似较草率,已有多处模糊或脱落。 画无款印,依旧题定为元人。
元人 画天中华瑞 轴
元人 画天中华瑞 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石榴树下,蜀葵盛开,栀子花也争相斗艳,还有蒲艾、野菊点缀于树石下。树皮以点状皴纹表现,有着苍老斑驳的感觉。
元人 画天中华瑞 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元人 画天中华瑞 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花卉运用双钩填色法,线条活泼流畅。石头染以冷艳色调的石青,更衬出花叶颜色的鲜丽精彩。
元人 天中佳景 轴
元人 天中佳景 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无作者款印。画题云“天中佳景”,“天中”即端午节的别称,故知此画当为端阳应景之作。
元人 天中佳景 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幅中凡绘瓶插蜀葵、石榴、菖蒲等五月花卉,枝梢并系有精致香囊。盘中则摆设粽子、荔枝、石榴等。 幅上方,另见道教的灵符四道,及钟馗画像一。按,符咒自黄帝时代起,即被视为驱鬼的工具。北宋神宗年间,也已出现印制钟馗画像的记载。不过,钟馗图像由岁朝除祟演变为端节迎福,却须迟至明中叶。据此,“天中佳景”的作者绝不至早于明。
明 陆治 画榴花小景 轴
明 陆治 画榴花小景 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陆治楷书题:隆庆庚午(1570年)天中节。包山陆治写。
陆治不仅长于山水画,也能画花鸟,所作花卉生意盎然,在吴派画家中以能得宋人韵度,备受赞赏。
明 陆治 画榴花小景 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幅小景画菖蒲、百合、石榴,兼用没骨、钩勒两种方法,随意勾画点染,构图和设色均不落俗套,是陆治七十五岁老境成熟之作。“天中节”即是端午节,可知此为陆治应景之作。
明 陆治 石榴花开
明 陆治 石榴花开 本幅选自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陆治“写生册”
本幅有文徵明草书跋:江南五月绿枝匀,剪剪轻罗蹙绛巾。珍重东君怜寂寞,故将秾艳表余春。徵明。
明 周之冕 天中佳卉 轴
明 周之冕 天中佳卉 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周之冕,1521年出生,明代杰出画家,字服卿,号少谷,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卒年不详,活跃于万历年间。
明 周之冕 天中佳卉 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周之冕 天中佳卉 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周之冕 天中佳卉 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周之冕擅花鸟,注重观察体会花鸟形貌神情,及禽鸟的饮啄、飞止等种种动态。善用勾勒法画花,以水墨点染叶子,画法兼工带写,人称勾花点叶法。所作花鸟,形象真实,意态生动,颇有影响。写意花鸟,最有神韵。设色亦鲜雅,家畜各种禽鸟,详其饮啄飞止,故动笔具有生意 。特以嗜酒落魄,不甚为世重耳。又善古隶。
明 袁尚统 天中得喜 轴
明 袁尚统 天中得喜 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袁尚统,生于1570年,逝世年份不详,字叔明,江苏苏州人,明代画家。其传世作品有《远溪秋兴图》轴、《晓关舟挤图》轴、《桃园洞天图》扇页、《古木群乌图》轴、《枯水寒鸦图》轴等。
明 袁尚统 天中得喜 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袁尚统 天中得喜 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有袁尚统草书题:天中得喜图。甲午(1654年)清和,写于竹深处,袁尚统。
明 剔红石榴花纹圆盘
明 剔红石榴花纹圆盘 故宫博物院藏
盘圆形,漫浅式,圈足。盘内满雕石榴花5朵,盘外壁环雕石榴花8朵。足底光素黑漆,为后髹底。在足内左侧隐约可见针划“大明永乐年制”款。
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医典中可知早在西汉以前我国就有石榴了。作为吉祥物,石榴自六朝时代就是多子的象征。石榴及石榴花作为祝福多子的吉祥图案在中国工艺品上被广泛运用。
清 蒋廷锡 石榴
清 蒋廷锡 石榴 本幅选自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蒋廷锡“写生花卉册”
清高宗行书跋:一般总是无香气,色则原分白与红。笔仿石田寓取舎,清乎艳者别其中。
清 陈舒 画天中佳卉 轴
清 陈舒 画天中佳卉 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陈舒,字原舒,号道山,江苏华亭山。顺治六年(1649年)进士,官布政使参议。工花鸟、草虫,似不经意而多姿趣。
清 陈舒 画天中佳卉 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名“天中佳卉”,天中即端午节,故所绘均为阴历五月时节花卉,如石榴、夹竹桃、萱草等,再配以奇石。画花卉或以没骨法体染而成;或先钩后填彩,然笔意疏简,饶有韵致。
清 斗彩石榴花纹罐
清 斗彩石榴花纹罐 故宫博物院藏
罐撇口,短颈,丰肩,圈足。通体施白釉,釉面光洁。外部斗彩装饰。瓶身绘两组对称的石榴花卉纹。无款识。
此罐造型隽秀,构图疏朗,瓶身只绘折枝石榴花,简洁醒目。釉上彩以红绿彩为主,颇显清新雅致。
清 竹柄纱地堆绫加绣花鸟石榴扇
清 竹柄纱地堆绫加绣花鸟石榴扇 故宫博物院藏
扇作石榴形,竹柄刻花叶纹。扇面以细薄的暗花纱为地,地纹为牡丹花,正面用五彩丝线刺绣折枝花卉和小鸟,背面以堆绫绣同样的图案,两面同纹而异趣。正面刺绣针法整齐,以套针绣花瓣、枝干,以斜缠针绣花叶,针脚细密精致,丝线柔润的光泽使古朴雅致的扇面增添了些许亮丽。扇背面的堆绫绣绫片晕染自然,剪贴精妙,既盖住了正面针脚,又衬显出画面的立体感。
民国 溥儒 花卉四屏 轴 石榴
民国 溥儒 花卉四屏 轴 石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溥儒(1896年9月2日—1963年11月18日),满族,初字仲衡,改字心畬,自号羲皇上人、西山逸士,北京人,著名书画家、收藏家。为清恭亲王奕訢之孙。曾留学德国,笃嗜诗文、书画,皆有成就。画工山水、兼擅人物、花卉及书法,与张大千有“南张北溥”之誉,又与吴湖帆并称“南吴北溥”。
溥心畬得传统正脉,受马远、夏圭的影响较深。他在传统山水画法度严谨的基础上灵活变通,创造出新,开创自家风范。溥心畲的清朝皇室后裔的特殊身份使他悟到荣华富贵之后的平淡才是人生至境,因而他在画中营造的空灵超逸的境界令人叹服。《光宣以来诗坛旁记》云,“近三十年中,清室懿亲,以诗画词章有名于时者,莫如溥贝子儒。……清末未尝知名,入民国后乃显。画宗马夏,直逼宋苑,题咏尤美。人品高洁,今之赵子固也。其诗以近体绝句为尤工。”
本幅有溥心畬行草书题:五月榴花自引风。临白阳山人笔,心畬。
民国 金静芬 彩绣榴花白头图 轴
民国 金静芬 彩绣榴花白头图 轴 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轴由民国时期刺绣名家金静芬绣制而成。作品在本色缎地上彩绣石榴、白头翁、湖石和花草等纹样,采取二至三色间晕与退晕相结合的装饰方法,施以平针、叠绣、平套针、散套针、缠针、打籽、钉线等针法。画上以墨线绣“榴花开到三千岁,青鸟飞来也白头。灿选女士金静芬写”,朱绣“金静芬印”、“灿选女士”印章。
此画吸收了清代画家恽寿平“设色没骨法”的风格,兼取工笔,既重视写生,又强调传神。物象真实,设色淡雅,清润明丽,去尽铅华。花鸟的逸趣、湖石凹凸明暗的质感跃然绣面。作品构图平稳,晕色自然和谐,纹样刻画细致入微,充分反映出金静芬高超的刺绣功力,为其代表作品之一。
(本文整理自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相关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