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担任共和国文化部代部长、中国文联名誉主席周巍峙因病医治无效,于2014年9月12日4时34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他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他待人和蔼、亲切,精神矍铄,思维敏捷。这位爱吃红烧肉,会通宵看《哈利波特》的“90后”,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周巍峙,男,1916年生,江苏东台人,原名良骥,出身贫寒,因仇视社会的黑暗改“良骥”为“巍峙”,意为与黑暗势力“巍然对峙”。音乐家。1934年参加上海左翼歌咏活动。1937年参加八路军。曾任中国歌曲作者协会常务理事、八路军驻临汾办事处秘书。1938年赴延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西北战地服务团主任、晋察冀边区音协主席、延安鲁艺文工团副团长、中共张家口市委文委书记、华北联合大学文工团团长、华北人民政府文委委员、天津市军管会文艺处处长。建国后,历任文化部艺术局局长、副部长、代部长、第一副部长,中国音协第二届常务理事、第三届副主席,中国文联第一、三、四届委员。1999年3月当选中国文联主席。中共八大、十二大代表,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届全国政协常委。谱写的歌曲有《上起刺刀来》、《前线进行曲》、《子弟兵进行曲》、《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十里长街送总理》、歌剧《不死的老人》等。
认识周巍峙的人都说他和蔼可亲,一脸笑容,从不发火,可他的创作却来自火热的生活和战斗,充满了炮火硝烟的气息。
1936年7月,周巍峙编辑了救亡歌曲集《中国呼声集》,刚面世便被抢购一空。
1937年9月,周巍峙在山西临汾参加了八路军,既教音乐,又担任战地记者。1938年7月,他在西安加入中国共产党,率西北战地服务团赴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宣传抗日。王昆回忆,她就是在那时结识了周巍峙,并被选拔进“西战团”。团中有很多人日后都成为文艺名家,如诗人田间,音乐家劫夫,电影艺术家陈强、凌子风等。在周巍峙率“西战团”回延安后,他先后担任了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戏音系助理员、鲁迅艺术学院文工团副团长、华北联大文工团团长、华北联大文艺学院戏剧音乐系主任等职务。
周巍峙是从抗战烽火中走出来的艺术家,新中国成立后,他的又一首名作《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再次鼓舞了全国的士气,流传广泛的“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甚至代表了一个时代。
1950年11月由周巍峙作曲,初名《打败美帝野心狼》。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它激励着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奋战。这是他半小时谱出“志愿军战歌”。
1964年,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15周年,周总理提议创作一部大型歌舞作品以歌颂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革命斗争的光辉历程,并点将时任文化部艺术局局长的周巍峙任总指挥之一。《东方红》的创作是舞台艺术的大兵团会战,周巍峙不仅具体筹划从各地调集各类人才,还参与了这台歌舞的构思、创作,是这台歌舞从创作、排演到演出的具体操作者和首要负责人。仅仅70天,这部再现中国共产党党史的宏伟巨作就诞生了。
这部体现着毛主席的关怀,凝聚着周总理的心血,记录着包括中央、地方、部队专业文艺工作者和北京工人、学生、业余文艺积极分子3000多人辛勤劳动的音乐舞蹈史诗将永远被载入史册。
《东方红》得到了毛主席和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肯定,受到中外人士的赞誉,产生很好的影响。周总理在一次谈话时对周巍峙说:我是政府的总理,你是文艺的总理。这是周总理对周巍峙工作的最高褒奖。1994年,当《东方红》被评定为20世纪舞蹈经典时,周巍峙被评委一致推举为领取并保存金像奖最合适人选。
这部音乐舞蹈史诗的整个演出过程,洋溢着无产阶级的不断革命、彻底革命的精神,反映出伟大的中国人民艰苦卓绝、前仆后继,将革命推向前进的英雄气概。秋收起义的革命风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事迹,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苦岁月,革命圣地延安的壮丽风光,抗日游击队战斗情景,反饥饿、反迫害、反内战的人民怒潮,以及“百万雄师过大江”的伟大进军,这些新中国诞生前的种种历史斗争场面,都通过感人的音乐舞蹈形象,历历如绘地再现在观众眼前。在庆祝新中国诞生的一场中,表演了各族人民丰富多彩的歌舞,反映出全国人民获得解放后的欢乐情绪。描写中朝人民并肩作战斗抗击美侵略者和描写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的两场歌舞,纪录下了中国人民在革命胜利后所进行的这两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斗争。
凡与周巍峙有过交往的人无不为其仁者贤者风范所折服。作家王蒙曾经说,“他身上有一种别人没有的亲和力,他是文艺工作者的朋友、兄长、领导与办事员。”周巍峙曾经写文章自况:“我还愿做个‘老学生’,听取大家的指教。愿意活到老、学到老、做到老,仍能为祖国繁荣、民族复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出一点‘老力’!”
周巍峙生前说,自己离休后,其实并没有退休的感觉,因为一直保持着工作和思考状态。
周老秘书唐晓刚告诉记者,周巍峙“今年2月份住院以后,还一直在工作,听汇报。”
中国文联副主席、作曲家徐沛东在得知周巍峙逝世的消息时称:“这是文艺界的一个重大损失,周巍峙在党的各个发展时期为文艺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在音乐界有极高的威望。这不仅是因为他担任领导工作,而是因为他是我们的好大哥,我们有什么问题都会向他请教。”
徐沛东说:“周巍峙有很强的工作能力,他从不计较职务高低,为人坦荡、和善,从来都是以身作则、起表率作用,在文艺发展的各个时期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创作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在当时不仅鼓舞了抗美援朝战士的斗志,也影响了全中国人民的斗志,每当这首歌响起的时候,那种光辉灿烂的昂扬斗志就会涌入心头,让人久久不能忘记。”
中国煤矿文工团团长瞿弦和在得知周巍峙逝世的消息时非常震惊,“虽然周巍峙长我28岁,但我们在生活中是好朋友,我常到他们家去。在我的印象中,他是个好丈夫、好领导,但同时他也是个生活中的老顽童。”
周巍峙与著名歌唱家王昆的美满婚姻,在文艺圈内外有口皆碑。两人相识于1939年,当时年长王昆9岁的周巍峙率领西北战地服务团来到河北唐县。在河北三分区,有人对他说:“唐县妇救会有个女干部歌唱得好。”当他听罢这位14岁少女的歌声,情不自禁地发出“真行”的感叹。这个女孩就是王昆。
后来,俩人经过4年的相处彼此生情相爱,于1943年结为夫妻。婚后的几十年夫妇俩相濡以沫恩爱有加,夫妻二人互相尊重,互相鼓励,相濡以沫,携手走过几十载艺术人生,相互支持在艺术道路上成就辉煌。
周巍峙一直努力在做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的工作。近半年周巍峙一直在住院,在最后几个月,他已经不能进食,靠鼻饲为生,但是他一直说“中国民族民间文艺中的瑰宝如果没人抢救、不及时抢救恐怕就来不及了。”
周老夫人、著名歌唱家王昆含泪水:老周一生为人处世都没有私心。中央文史馆馆员田青用“笑眯眯坦荡荡”概括周老的音容和襟怀;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赵季平感怀:周老是我们艺术家的楷模。
他的一生雄赳赳走过,周老先生千古,一路走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