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歌赋讲求“意境”,所以或清幽,或恬淡,或大浪淘沙,或气冲斗牛;
人生道路追求“境界”,故而有志士,有贤达,有壮士扼腕,有英雄断臂。
高境界,源于大视野。
风声呼啸、大雨滂沱过后,有人只看到眼前一路的泥泞,却有人在欣赏远处那七彩的虹。他们的环境毫无差别,而心境迥乎不同、相去甚远了,为何?目之所及便决定了心之所向,这或许即是“视界”的作祟!
“等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荀卿的这番话本是说君子要“善假于物”。其实这也与我们耳熟能详的俗语“站得高,看得远”有异曲同工之妙。
站在高处,视野会为之豁然开朗,眼界大开:天高云淡、月朗星稀、花鸟虫鱼、风俗民情,世间万象全收眼底,练达人情尽揽襟怀。谁能说,心境会不因之而开阔畅达、安适恬静?
吾辈“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面对浩瀚,我们只不过是黄土一抔、海水一滴,微不足道。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得过且过、随波逐流,以至黯然神伤,化作尘埃。
反观自身,在我们的躯壳里,冥冥中,还潜藏着一个未可知的抑或是强大的“自我”,在等着我们去唤醒、去激发、去鼎力抬举,向着梦想的自由王国——进发!
然而眼下,我们过分的孤芳自赏、自我满足,或是自暴自弃、耽于消沉,皆是不足取的。俯身看脚下的路,依然坦荡如砥,风景独好;抬眼望头上的这片天,依旧是碧空如洗、云卷云舒。
把我们的视界打开,你便会恍然悟——“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