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壮:
就在多年以前,当我看到“从此以后,父母只剩背影,故乡只有冬夏”这句话时,心里还真的没有多少触动。
我只是以为,你还是个孩子,离你长大的时间还很早很早。而如今,你和你的同学们已经在大学校园里开始了新的生活,而我和众多的家长们一样,不知不觉地成了这句话中的主角。
我重新默念起这句话时,才体会到这句话的沉重。
时光匆匆太匆匆,似乎就是转眼之间,随着你十八岁生日的烛光闪耀,那个咿呀学语的孩子已经突然间长大。个头比我还高,胸怀越来越大,视野越来越广,而我也不再年轻。爸爸的脚步已追不上你奔跑的速度,只能目送你的背影渐行渐远……
这几段话是去年秋天,我写给刚走进大学校门的儿子的一封信的开头部分。不是我故意煽情,而是他们系里要搞一个小型晚会,儿子班里的同学私下里微信我,要在晚会现场送给大壮的意外节目。还再三叮嘱我一定要保密,不许提前透露风声。
据说,当晚,他们班长声情并茂地朗诵这封信时,儿子很是意外,感动得一塌糊涂。
而在最初,我坐在电脑前开始写这封信的时候,首先想起了课本上朱自清先生的那篇《背影》: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也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说实话,当年在教室里上课的时候,我并不懂得朱自清在文中的那声叹息,究竟有多么的沉重。
我更不会懂得,讲台上那个长得五大三粗的范老师读到这里的时候,为何双眼通红,热泪盈眶。我只记得,他的大女儿跟我坐在同一个教室里上课。那天,范老师一反常态,居然没有瞅她一眼。
当年,我们狗胆包天,还私下里给范老师起了一个绰号,叫“范大个”。
如今,当年那个在语文课上懵懵懂懂学《背影》的少年,在自己的儿子长大成人之后,突然之间,读懂了文中的那声叹息。
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人生如白驹过隙,甚至,过于残酷。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甚至,有些等待,只会等来更多的懊悔。
朱自清先生最不能忘记的是父亲的背影,他以为,站台别后很快能见到父亲,却不知整整过去两年,还是不得见。
这种怅然伤怀,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懂得。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读过《社戏》的人都知道:其实那夜的戏,看得叫人“打呵欠”、“破口喃喃地骂”,那夜的豆,第二天吃起来也实在平常。
可是,鲁迅先生却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再也看不到那夜似的好戏。”
后来,我们终于明白,原来有样东西,随着时间的流逝,你只会永远记住它的好。
那就是,我们曾经的童年。
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时光流逝,童年远去,我们渐渐长大。岁月带走了许许多多的回忆,也消蚀了心底曾经拥有的那份童稚的纯真。我们把自己弄丢了,我们也该把自己找回来了。
人到中年不如狗,这句话虽然难听,但是很有道理。有趣的是,我们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怀旧。就像我,一份童年,对着公众号闭门造车,喋喋不休地写了一年又一年。
我逐渐明白,我们怀恋的也许并非是旧时光,而是曾经那个真诚美好的自己。
很多人说,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不再相信“努力就能成功”。
可是,我们更明白,岁月不饶人,我们都留不住自己的童年。但是,比失去童年更可怕的,是我们丢掉了曾经的童心。
通往梦想的路很长,拼命前行,就算无法到达终点,也总能离梦想更近一步。
有时候努力看似没有多大效果,但它确实如水滴石穿般影响着我们的人生。
总有一天,你会发现你已经变成了自己想要成为的人。或者,在暗夜里,对着那个过去的自己,默默地说一声:“对不起”。
那些经典的课文,都已经成为我们不可磨灭的记忆。就像一坛老酒,历久弥香。
少年不知文中意,再读已是文中人。
时光流转,不再是少年锦时。而我们,也不再懵懂无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