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初年封商族后裔微子启于宋(今商丘市睢阳区南),睢县一带属于宋国。
由于这里地处宋国西部边陲,与齐、鲁、郑、卫、曹、许诸国邻近,因而成为春秋时期诸侯间盟会征伐的场所。
公元前665年,齐桓公为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曾在(今睢县周堂乡乔寨村附近)首止城会鲁侯、宋公、陈侯、郑伯、许男、曹伯诸国君,并请世子姬到会,借以向周惠王示威。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首乡会盟。
公元前651年,鲁僖公会周之宰孔、齐桓公、宋襄公、卫文公、郑文公、许僖公、曹共公诸国君会盟于葵丘(今睢县北部),订立盟约,盟约规定:各国之间不可堵塞水源,不能阻碍粮食流通;各国君主不得更换嫡子,不可随便杀死大夫;各国要尊贤育才,以彰有德;原来相互龃龉的诸侯国自盟约订立后言归于好等。史称“葵丘之盟”。“葵丘之盟”对于促进中原地区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齐桓公死后,宋襄公继起,试图称霸中原。而其时崛起于江汉之间的南方大国楚,亦有北进问鼎的野心,于是形成宋楚争霸的局面。宋国是弱小国,宋襄公虽欲称霸,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便打出“仁义”的旗号,以图笼络中原诸国共同抗楚。公元前639年。为压服诸侯,成就霸业,宋襄公相约楚成王、陈穆公、蔡庄王、郑文公、许僖公、曹共公等八国诸侯会盟于盂(今睢县尚屯乡梁庄附近),史称“盂地会盟“。宋襄公不听公子目夷的劝告,执意不带兵马,楚国却设伏兵于盂,抓获襄公。后因宋国的坚决抵抗和鲁国出面调停,才将宋襄公放回。结果楚成王做了霸主。宋襄公带着耻辱回到了都城,恨死了楚成王,骂他不讲仁义,准备给以报复。
公元前638年,宋楚两国的军队战于泓水(今睢县东南与柘城县交界一带),宋襄公讲究所谓“仁义”,坐失良机,一定要待楚军渡河列阵就绪,才下令进攻,结果被强大的楚军击败,宋襄公本人也身负重伤,翌年不治而死,其霸业随之灰飞烟灭。宋襄公死后,葬于襄陵(一称襄台,在今睢县北湖湖心岛东北隅)。睢县一带遂成为宋国西部的重镇,“襄陵”之名,屡见于先秦古籍中。泓水之战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具有重大的转折意义,这场战争使“军礼”失去了约束力,诡诈成了战争甚至生活的基本原则。其实,在《孙子兵法》诞生前的时代,“正而不诈”、“成列而鼓”是夏商以来主要的作战规则。宋襄公在泓水之战中的所作所为,并非他本人心血来潮,而是他努力保持君子尊严的举动,是在恪守规则信条。宋襄公时代的“君子不重伤,不擒二毛,不以阻隘,不鼓不成列”,就像今天的“禁止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禁止使用地雷,禁止屠杀战俘、平民”一样是公认的原则。虽然也有人去破坏原则,但坚持原则绝对不是可耻的事情。但是,在春秋乱世中,宋襄公不切实际地空谈君子风度,为守迂腐的信条,使自己在政治军事斗争中处处被动,并且把仁义滥用在敌国甚至是敌军身上,以至数次受辱,这也是他一生悲剧的根源。
公元前607年春,郑国公按照楚国的命令攻打宋国,两军在大棘(今睢县南15公里)对垒,大战数日。以宋国失败而告终。史称“大棘之战”。此后,宋国日渐衰弱,四周土地为强邻不断蚕食鲸吞,到战国初期,西部襄陵一带被并入魏国,成为魏国都城大梁(今开封市)东部的重要屏障,春秋争霸战争进入了全新的阶段。
(泓水之战示意图)
(复旦大学教授钱文中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解读《三字经》时说:“春秋时期宋襄公高举仁义的大旗想称霸诸侯,却被强大的楚国打败,但正是因为他的仁义、讲信用而使弱小的宋国名列春秋五霸的第二位。”)
(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中也提出,宋襄公一直是想以德服人,他不赞成以武力使其它诸侯国屈服。宋襄公完全有能力战胜楚国,因为地利原因,起码也能战平,他输就在输给了落后的军事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