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县网

           睢县最具权威的网络新闻媒体
           中共睢县县委宣传部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品读水城

史海拾贝:襄邑,“丝绸之路”上的中原明珠

时间:2012-06-18 10:08:00  来源:商丘新闻网—京九晚报  作者:马学庆

 res01_attpic_brief_副本_副本.jpg

res03_attpic_brief_副本.jpg
  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素纱禅衣和织锦。 

  [阅读提示]

      襄邑,古代中国丝织业最发达的地区,“丝绸之路”上丝织品的重要产地和供应地,是“丝绸之路”的重要源头之一。襄邑丝织品技术始自上古时期植桑养蚕,至两汉时期达到鼎盛。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国宝素纱衤单 衣,薄如蝉翼,充分印证了襄邑丝织品出产之丰富和襄邑人丝织品技术的高超。今睢县仍有见证襄邑丝织业发达的古遗址——濯锦池。笔者通过查阅大量古籍和走访,再现襄邑丝织业为中原、为全国、为世界经济发展繁荣所作出的重大贡献。

      从马王堆汉墓素纱衤单 衣和濯锦池说起

      1972年冬,在震惊世界的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发掘中,考古队员发现了两件稀世珍宝——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轪侯利苍之妻辛追的素纱衤单 衣和织锦。当时它们压在几十件衣物中间,异常轻薄,很难揭取,引起了专家的注意。当这两件衣物完整地揭取出来时现场所有的人都惊呆了,通过称重,一件49克,另一件48克,两件衣物加在一起不到100克,真可谓薄如蝉翼,巧夺天工。素纱衤单 衣的尺寸非常宽大,袖子展开,从左到右竟长达1.9米,真称得上是“宽袍大袖”了。据专家估算,即使用复印纸,做一件同样大小的衣服,重量也要超过100克。

      后来,国内丝织专家花了整整20年时间,才复制成功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素纱衤单 衣。为复制宝衣,不仅找到了当年制此衣所用的蚕种——三眠蚕,还为此生产了和西汉时期一样的绿色饲料。此过程耗时耗力,但尽管如此,复制品的重量仍比原品重了0.5克。

      考古专家通过对素纱衤单 衣上的“襄邑”字样分析,认证为产自襄邑(今河南睢县),充分印证了当时襄邑丝织品出产之丰富和襄邑人丝织品技术的高超。

    《睢州志》记载:“盖邑之善织锦者环池而居,故得名焉。”濯锦池,这里不仅是汉代专门造天子、公侯、大夫、九卿们的衣裳、五佩、备章、郊庙御服等丝织品的作坊,也是为“丝绸之路”源源不断输送货源的全国最大的中原丝织品中心。

      襄邑植桑养蚕历史悠久

      襄邑有着灿烂的文明和辉煌的历史,种植桑树的历史也很悠久,因为襄邑的土壤、气候适合种植桑树。

      襄邑,位于黄河下游区域,上古时期为豫州。根据睢县周龙岗龙山文化遗址、乔寨龙山文化遗址考古挖掘证明,4000年以前,已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并形成了部落联盟。当时这里气候温暖、湿润,到处生长着中原特有的野桑和以野桑为食物的野蚕。原始的纺织,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在河南裴李岗文化时期便萌芽。先民们利用野蚕抽丝,织造最原始的丝织品。以后,又逐步把野蚕驯化,进行户内喂养,渐渐将野蚕驯养为家蚕,结茧缫丝、织成绸绢,由此出现了中原最原始的丝织业。

      商代丝织业非常发达,在甲骨卜辞中,有许多关于“桑”和“蚕”的记载。甲骨文里蚕、桑、丝、帛等象形字和祭祀蚕神的记载,说明在商代黄河流域已经有了相当发达的养蚕和丝织业了。

      西周、春秋战国时期襄邑丝织业已很发达。当时,丝织业已是我国除农业外,与国民经济关系最为密切的产业了。

      植桑养蚕的悠久历史,为襄邑丝织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先决条件。至秦代,襄邑丝织业的规模进一步发展。秦时先在承匡设县,因其地势低洼、潮湿不宜建城,故后东迁至宋襄公陵附近,设邑建县而有襄邑。但当时承匡一带因地势低洼、潮湿,十分有利于桑蚕生长,被称之为匡桑。当时的襄邑,通过不断发展,已逐步成为全国丝织业的重要基地。

      襄邑锦绣甲天下,为“丝绸之路”提供充足货源

      西汉时期,全国除了齐鲁地区丝织品生产最发达外,盛产丝织品的地区还有陈留、河南、河内三郡,陈留郡襄邑县是河南丝织刺绣和服装制作的中心。西汉朝廷在襄邑设有服官,负责管理丝织和刺绣作坊。

      当时,襄邑县以出文绣著称。文绣是指刺绣异彩花纹的丝织品或衣服。《国语·齐语》载:“昔吾先君襄公……唯女是从,六妃九嫔,陈妾数百,食必梁肉,衣必文绣。”人们掌握了养蚕抽丝技术,用丝织成绢、绫、罗等丝织品。在作坊中做工的有数千人。西汉末期,襄邑已使用提花织机。皇帝的衣裳由手工刺绣而成,公卿大臣的衣裳由织机织成。织成的制作礼服用的锦绣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京师,以满足宫廷和贵族的需要。

      在汉王朝强大的政治、军事实力支撑下,闻名中外的国际化贸易文化大通道——“丝绸之路”开辟。随着中原丝织业的蓬勃发展,我国丝织品开始大量向外输出,从众所周知的“丝绸之路”输往西亚和欧洲等国。作为全国丝织品主产地之一,襄邑出产的丝织品,通过“丝绸之路”销售到国外,成为汉代“丝绸外交”中原产地的璀璨明珠。

      东汉时期,民间织造锦绣之风也很旺盛。襄邑生产的锦绣常贡献朝廷,作为皇帝、王公、将帅的服装用料。当时,织机已广泛采用了脚踏板,提高了织机的效能。1959年在新疆民丰县一座东汉墓中出土了大批丝织品,其中有3种织出铭文的平纹经锦,施染均匀,染色纯正,是东汉染品的代表作。这些丝织品都是通过“丝绸之路”从中原地区运去的,产地正是当时中原最大的丝织品供应地襄邑。

      魏晋时期,丝织业成为民间最普遍和从业人数最多的手工业门类。曹魏朝廷规定,“自公、列侯以下,位从大将军以上,皆得服绫锦、罗绮织素。”高级丝织品已成为统治阶级的生活必需品。左思的《魏都赋》有“锦绣襄邑,罗绮朝歌”的语句,对襄邑出产的丝织品予以赞美。当时已可以使用织绫机织出图案奇特、几何纹样变化多端的丝织品。

      襄邑是汉魏以来全国的著名丝织品产地,丝织业十分发达。北魏孝文帝于太和十一年(487年),诏令“罢尚方锦绣绫罗之工,四民欲造,任之无禁”。对民间丝织业采取扶植政策,襄邑官方、民间丝织业继续保持了传统地位和精湛技术,花色品种绮丽繁多。

      隋唐前期,河南、河北二道所在的中原地区的丝织品位居全国第一。据《新唐书·地理志》所记,当时汴、宋、陈、汝等州把丝织品当成法定贡品,襄邑一带是当时全国最重要的蚕桑地区。襄邑出产的绢是全国最好的,质地非常薄,被列为第一等,是当时河南最主要的贡品。除绢之外,襄邑所产贡品如绫、锦等,一样广受欢迎。当时穿过襄邑丝绸基地的隋唐大运河,襄邑的丝织品在运输和周转上起到前所未有的便利,输送到世界各地。

      至宋代,襄邑的纺织品依然很出名。“厥篚织文,出于襄邑,池濯锦以为名。”明、清时期,睢州仍然是桑蚕养殖较集中的地区,民营丝织业兴盛,丝织品工艺精巧。明代中后期,丝织业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清代后期至民国,随着纺织品的兴盛、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战乱频起,襄邑丝织业逐渐衰落。上世纪20年代末,睢县官方的绸缎织造彻底停办。新中国成立前,在睢县及周边地区桑树还处处可见,家家养蚕,缫丝技术仍然保存,但丝织品已不多见。

      近几年,睢县县委、县政府对襄邑丝织文化的研究逐步深入并加大投入,与中原水城文化相对接,加速睢县经济发展。河南师范大学张飞鸿教授认为,“丝绸之路”正在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将丝织文化改成丝绸文化比较好。中原水城文化与发展中心负责人黄业波表示,目前正群策群力,邀请河南大学、武汉大学及本地专家学者深化对襄邑在“丝绸之路”上价值意义的学术研究。

      回首“丝绸之路”的往昔,绵绵不绝的丝绸编织着襄邑的文明,悠扬的驼铃声响彻在“丝绸之路”的上空。在“丝绸之路”这条东西方文化和经济交流的神秘而悠远的商道上,记录着襄邑这颗中原明珠的智慧、贡献与勤劳,承载着历史的沧桑与厚重。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睢县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睢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睢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睢县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睢县网联系。
电话:13837022828 电子信箱:sxwlk@163.com sxwangfangyong@163.com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中山松醪赋
中山松醪赋
洞庭春色赋
洞庭春色赋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