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底,日军越过长江,沿津浦路北犯。企图合击徐州,豫东已临近沦陷,形势万分危急。而国民党当局就在这时仍采取片面的抗战路线,一是把主要精力放在正面战场,二是不相信群众,甚至压制各阶级、各党派的力量。只会嘴上说,不会实际干,对拿到桌面上的政策,推行不力,纸上谈兵。有些以政策为幌子中饱私囊。按当时新华日报上《睢县人民的苦况》一篇报道中称:当时睢县政府贯彻上级"出仓谷"的政策,就是每亩地要群众交出4斤粮食支援抗战。而睢县政府开始不好好贯彻执行,日军快打来了,一时性急,叫群众三年仓谷一年交。恰巧1938年大水,很多群众是一粒粮食未收,交不起仓谷,当时政府就不切实际的硬要群众出粮。城西一家交不出仓谷,被逼的悬梁自尽。城西还有一家二十亩地,一粒未收,交不起仓谷,索性全家外出乞讨。而城北一区还出个土政策,谁交不出仓谷就砸镣下监,砸镣还得拿砸镣钱。汉奸就利用此事到处宣传:鬼子来了,可不要交粮了。你想群众的抗日情绪能高吗?当时任睢县县长的刘仁甫,看群众已没有什么油水可捞,就在富人身上打主意。当时震惊睢县的有两个事。一是带领手下夜间突袭睢县所谓"富户团"的梁公馆,(梁公馆,是跟随冯玉祥的一个师长,察哈尔抗战失利后,隐居睢县,因本人姓梁,把他住的地方称“梁公馆”)抓住豪绅2人,以有伤风化为借口,要挟每人拿出现洋二千元,吞为己有。二是以组织抗日为名,去伯堂集豪绅马家要枪50支,现洋五千元,马家不答应,就把管家的王聚平抓起来严刑逼供,硬让王承认有通匪行为,王不允,就把王聚平枪决。马家仗着有钱,打官司三个多月,最后刘仁甫被撤职法办,你像刘仁甫这样的县长能领着抗日救亡吗。所以睢县抗日救援委员会等名义上的抗日组织样样健全,仍无所作为。
就在这个时候,中共河南省委决定成立豫东工作委员会,派王静敏来到睢县。王静敏洛阳人,1918年生,原在北平民国大学读书,17岁加入中国共产党。18岁任东北抗日联军第八军连指导员,"七七事变"返回河南,来睢县时年仅20岁。
王静敏到睢县后,按照上级党组织的交代,找到了姜朗山。当时姜朗山以国民党"战地服务团"团长的身份,势力发展很快,很有影响。王静敏很快按下身来,投入工作。隔有三四天延安"抗大"毕业的军事干部谭志政从延安到开封与省委接上关系后,也被派来睢县,按照省委部署,中共豫东工作委员会建立,书记王静敏,委员谭志政、姜朗山。因开封以东各县均未建立党组织,豫东工委的工作范围涉及到商丘、柘城、民权、太康等县。
豫东工委建立后,一边和郭景尧、王洪钧等老党员取得联系,进一步在学生中掀起抗日高潮,一边着手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当时睢县社会分为两派:一是"教育派",二是"驮派"。教育派是当时"民众艺术馆"馆长李省三为首的知识分子,个别区、乡长。对国民党的腐政十分不满,热心抗日;一是当时执政的各区乡长,因为他们能给县长驮钱,所以称“驮派”。于是王静敏就着手与"教育派"建立统战关系,并发展李省三入党。
1938年,通过李省三与立场中间偏左的睢县抗敌救援委员会主任袁仞庭,国民党党部书记李绍堂,教育局局长赵锡彤协商,取得了国民党政府的支持,有他们负责经费。睢县抗日青年干部培训班于10月顺利开学。
训练班办学的地址就在黉学殿,黉学殿就是训练班集中听课的小礼堂。黉学殿在封建时代的几百年中,担起了培养人才的重任,在国家民族危亡的时候,又担起了培养抗日人才的重任。
训练班有100多名睢县爱国师生和知识分子参加学习,就连当时国民党支部书记李绍棠,教育局长赵锡彤等国民党左中派人物也到训练班聆听。王静敏、谭志政、王鸿钧和县中校长分别在训练班上讲解共产党抗日主张,民运工作知识和游击战术。
训练班早起出操,每天授课6个小时,课余唱救亡歌曲,晚上开小组座谈会,办的十分活跃。在训练班中,原来散居四乡的热血青年,有机会相聚一起,建立了深厚的抗日友谊。当时"风雨"周刊,有一名叫艾青的作者,写的“我们怎样把农会组织起来的”,《睢县通迅》详细报道了训练班的情况,其中这样写到:一星期的时间是这么短暂,转瞬间便过去了,得些什么知识,但是非常奇怪的,我们过去那种苦闷无法,、悲观失望的情绪一扫净尽,我们对于抗战的最后胜利有了不可动摇的信心.....。
这个培训班办的很成功,参加过此次训练班的学生,后来很多都成了豫东知名的抗日将领,如、白辛夫、王广文、阎杰三等。还有很多女青年, 后来都成为了我党的师级干部,如赵国芸、江明等。他们都一致回忆说:训练班是共产党对她们的最早教育。因此可以贴切的说,现在屹立不倒的黉学大殿是睢县抗日斗争的摇篮,是睢县抗日斗争的最好见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