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县古代文化教育底蕴丰厚,人才济济,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仅从明代至清代光绪十八年,睢县就考中进士109人,武进士16人,举人419人,武举人108人,贡士546人。工部尚书李孟旸、兵部侍郎蔡天?、李梦晨兵部尚书袁可立、户部、吏部尚书李汝华,工部礼部尚书汤斌,户部侍郎王坤等,皆名垂史册,他们均为当朝做出了不朽的业绩,推动了社会的前进。
古睢县之所以出现这么多文人雅士,国家的栋梁人才,主要是教育事业发达。仅举几例以为佐证。
一、兴办儒学。
睢州儒学,校址在旧城(即北湖)之西门里(约在北湖之西湖与豆子营村东湖里)。前后经数任知州仲广尝、谢光,王询,邓鼎,徐?,任秉一等修建。学校宽广,气势恢宏。至明崇祯15年(1642年),因黄河决口而淹没水中。
新儒学设在现实验小学区域。历经几次修建,首建清顺治10年。因被水淹,便以建议房舍维持约30年。第二次修建,清康熙10年(1672年)建大殿5见及数十间配房。整个校舍富丽堂皇,学仔云集。至中华民国年间,已破烂不堪。州名人陈继修等捐资修缮。抗日战争时期,睢州名士又出面出资修建。
二、锦襄书院
锦襄书院院址在旧城(北湖东北隅驼岭上)东北。此处原为尼姑庵,明嘉靖四年(1526年)知州林干废尼庵改建书院。由提学肖凤鸣监建。
书院座北朝南,正房为讲堂,东西两侧有厢房,东南建有莲亭冈,冈上有书舍。堂后供奉着二程(即程颢,程颐)塑像,供人们供奉。书院大门悬挂着金匾“锦襄书院”。嘉靖十三年(1534年)巡按蔡瑗选派学正周柏教主教。以吕楠、金弦尝为讲师。后河南布政司主政,又增舔数十间校舍,规模、景象颇为壮观。名人学士常来探学、游览。如兵宪汤绍思,王祟、郡人刘淮、鲁邦彦等。康熙九年(1670年)郡人吴淇重建二程夫子祠,正房三间,院前立“菊泉亭”;植树栽花,巍峨壮观。
三、绘川书院
康熙十年辛亥(1671年),新任知州程正性来睢,与讲师、学生会见时见到校舍简陋,条件极差,了解到了原书院被大水淹没,决心新建书院。于是在新城部地势较高,环境优美的赵民宅基与建设书院。知州的决心很符合民意,结果大家纷纷捐款建学。
康熙癸丑年(1673年)动工,于乙卯(1675)年落成。新书院建筑气势恢宏,建筑风格优雅。知州程正性率众庆贺。州人对知州感恩戴德。
四、正学书院
正学书院建于明代万历年,郭鼎忠任睢县知州时。地址选在旧城东北隅的驼岗上,建有二程祠、正屋及厢房,正屋为讲堂。知州数仁都划拨“学田”,收入供师生享用。
五、道存书院
道存书院原为李遥家塾。李遥是清代甲午年间中举人,巳亥年中进士,曾先后任彭泽县令和当阳县令。他的诗作与别人不一样,不仿古人,诗意极高,一些学士都称赞他说,大诗人陶渊明,大文学家柳宗元在他面前也略逊一筹。因为他的正确意见得不到皇上采纳,推行不了,于是称病请辞回家。回到故乡,置田数亩,在小溪上建房数间,聚集本地一些优秀学生及其两个儿子在此间读书,倡导义举。
睢州知州马世美倡导在李遥家塾的基础上办学,并捐俸聘师讲学。远近闻之,多有至者,在一起读书。因书院在其旧“道存斋”近处,故继李遥志向,定名为“道存书院”。
六、洛学书院
乾隆二年(1738年),州牧刘蘅植建洛学书院与奎楼北,州署西袁家旧宅。咸丰9年(1859年),州署因故不能继续使用而迁至书院办公。光绪10年(1884年),知州王牧捐俸,再建洛学书院,院址在新城内东西大街原蒋家宅上(今计量所住地)。
为何定名为 “洛学书院”?这主要是指洛阳二程(即程颢,程颐)在学术上独成一家,后人称之为“洛学派”。我县清代大儒汤斌将汉唐宋元明之儒学著作,汇成一书,名曰“洛学篇”,作为书院讲授之教材。先后曾聘当时著名学者耿逸庵,窦静庵,冉谭庵、张孝先、张仲诚在此书院授业传道。长期以来,培养出许多名士廉吏,一时名声大振,名扬州外,四方来此求学者云集书院。
咸丰9年(1859年)因自然灾害暂停讲学活动。
主政河南官员陈彝与知府知州共识捐资重建“洛学书院”,以州署东蒋宅为院址,书院座北朝南,正院为讲堂及办公用房,西院为“洛贤祠”,供奉耿逸庵,窦静庵,冉谭庵、张孝先、张仲诚五位洛学先贤。
由于洛学书院扬名九州,慕名来求学者甚众,故书院规模已无法容纳,州官及名士决定扩建。一时捐资达5100千文。如前李知府捐200金,主教岁修捐400两,陈彝再捐3500两,贷给商人,其利息作为书院师生生活费用。
书院还奖励学业优秀者,周济学业优秀而家贫者。由于兴学宗旨正确,举着适当,因而成绩斐然。戊子年(1888年)乡试,中举人者3人,中进士者1人。
七、社学
元代,50家为一社,每社办一所学校,称之为社学。其学生以就近入学,对入学者有优惠,可免服各种杂役。目的在于为国家培养人才。当时睢州设32个社,社学也设32所(城7所农村25所)。所学内容是,明洪武年间颁布的《大诰》《续编》《三遍》《教民榜文》等。社学有社田(数量不等),收入供师生生活费用,清时代,社会略有发展。
八、私塾
私塾是古代近代民间办学的一种基本形式,类似今天的私立学校,但又不完全像,没有今天是私立学校规模大,人数多,民间的私塾一般设在农村或是小城镇,便于学生就近入学。基本设施也多是因陋就简。笔者家居的农村?主,也约有20户农家出资(给老师兑粮,每年分麦秋两季,分两次给付,每生每年约是麦100斤,秋粮100斤)办私塾。笔者5岁半时就入了本村的私塾。校舍只有三间,是借屋使用。学生基本上分为两个层次,小层次是来开讲的小学生,学的内容是《三字经》《百家姓》《中庸》《大学》《朱子家训》等。每个层次,学的内容、慢快也参差不齐,天资聪敏者,背诵快,一直往前赶,笨一些的学生,背诵慢,就落一些。老师教学生,也是因人而宜。我与同村几个学生一起入学,同样先学《三字经》,我已将全本背完,而多数一齐入学的学生,则只背了三分之一,这个年龄段,只背诵,老师不讲解。大一些,又读了几年的学生,所学内容为《论语》(上、下本)、《孟子》(上、下本)、《诗经》等。一进入这个层次,老师就开讲,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意思,并要求写作文了。
这种私塾,学规相当严格,违规者,常以罚跪、站,打板子惩戒。而且对孔孟非常尊崇,每天学生进学屋,必先拜祭,多为三叩首。
1930年,河南教育厅训令各地取缔私塾,但因洋学堂(不学《四书》《五经》,而改为学习“国文”“算术”)尚少,一些偏僻的乡村仍办私塾。笔者就是在这个时期入学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