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岗镇大李村祖上先人李孟旸(yang)、李孟晊(zhi)二人为明代中期人,曾同傍中进士,时称“双凤齐鸣”。李孟旸成为明代名臣,胞弟李孟晊官至按察使,其平生事迹不详。现仅把李孟旸的一些事迹整理如下。
李孟旸,字时雍,出生于明朝代宗景泰年间,睢州锦衣乡犁岗里大里庄(今平岗镇大李村)人。他自幼聪明好学,诗词歌赋无不精通,且记忆力强,有过目成诵之才。年至弱冠,已中乡试(举人),于宪宗成化八年(1472年),与胞弟李孟晊同傍中进士,时人成这对李氏才子“双凤齐鸣”,成为家乡人的骄傲。
李孟旸取得功名后,官至初为户部给事。由于他办事勤恳,尽职尽责,且文笔甚佳,业绩突出,深得同仁敬重,上司赏识,朝廷垂爱。朝廷派李孟旸到大同盘查粮草及其他事物。事毕归朝,汇报盘查情况,并奏报边疆所备十件事,朝廷甚感满意,倍加赞赏,不久便授李孟旸布政使参政,守备湖广常德。后改授广西布政使,又升为右副都御使,领导和监督南京的粮食储备。任职期间,上奏修建南京官府衙门,以便分理出勋臣的俸禄来钱,得到皇上批准。接着李孟旸晋升为南京户部侍郎。
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明朝的附庸国安南发生变故。因原安南王去世,明王朝派人封占城(南海国名,越南国的前身)王之弟齐亚麻易庵为安南王,明朝大臣还没有到,齐亚麻易庵已死去,其臣提婆苔窃取了所封之印,明王朝不承认提婆苔,便派遣李孟旸封占城王的第二个弟弟古来为安南王。李孟旸上言:“占城偏僻而艰险,提婆苔非法占据封王之印,还来评定,万一不顺利,有损我中国威名,易纵其来使,仍敕安南悔改。”朝廷准之。使古来在崖州而定其封爵,归顺了明朝。
他在侍郎官位上清正廉洁,为人正派,朝野内外,声誉颇佳。不久,又晋升为工部尚书,已成为朝廷重臣,办事更是求稳求实。当时有官宦以宫殿倾?欲修为由,屡往李尚书处请求修理。李孟旸慢慢的说:“万世不拔之基已有定所,修此何为?”议论方塞。京城南部织造行业缴纳的赋税,时间长了,为权势之家所犯。李孟旸一一查理清楚,这样,既增加了税收,又安定了民心,有力地促进了当时轻工业的发展。
明武宗正德初年(1506年),李孟旸告老还乡,告老还乡的请求是经过上奏三次才被批准的。回乡后,休闲时节,游游山水,写写诗文。他人品修伟,襟度恢宏,不仗势欺之乡里,恕不加仆隶。百姓对他有“清慎孝咸”之褒奖。所著《南岗集奏议》,曾为明代所编《睢州志》作序,并对家乡睢州的几处景观写了不少赞颂的诗篇。他七十八岁寿终正寝,皇帝赐祭葬。在“人活七十古来稀”的时代,七十八岁也算高寿了。李孟旸当时葬在睢州城西门外一里许,后被族人移葬于平岗镇大李村南。
现将他所作的六首律师分别抄录于后。
赞颂家乡名地的六首律诗。
其一,首乡吊古
春秋会首止即其地也,又名首乡城,旧城为河水淤垫,今为平陆。
立马东风忘首乡,平畴千顷晓茫茫。
王储早自前星定,霸出今同蔓草荒。
诗向幽风预??,贼从野老话沧桑。
催耕最苦前林鸟,不惜啼声日夜忙。
其二,匡城晚秋
序曰:春秋会晋缺与承匡,此其地也,旧城址尚存。
旧城尚且说承匡,欲缺遗踪已渺茫。
昔日寒墉飞燕雀,空山芳草卧牛羊。
春秋盟会犹书地,古今兴衰几变长。
云锦满前春拍塞,风光仿佛华山阳。
其三,襄台夕照
高台百尺俯城偎,旧址遗踪半欲颓。
河广诗篇今尚在,襄公霸业已成灰。
白云满月从书卷,乌鸟含情去自来。
千古崦?山畔月,常回光景向崔巍。
其四,驼岭僧馨
岗在襄公后台,岗形起伏,状如驼然。环岗佳木郁葱,地颇幽胜。意其襄公游玩之地,如汴夷山之类是也,岗巅有寺故云。
岗峦回蹬经云深,立向风前听罄音。
客履依稀留藓迹,蝉关咫尺隔松云。
紫茸茶美方烹火,?葡香飘正满林。
啼鸟一声山欲静,半帘花雨昼沉沉。
其五, 锦池渔郎
诗序:《汉书》“陈留襄邑贡织锦”。旧志曰:“襄邑人善织锦,人皆沿池而居,濯锦池名以此,历岁已久,池为河水浸漫,渔舟吊艇,日往来其间,而旧址已不复存在矣!”诗云:
锦池无复汉正斜,濯锦池荒岁已多。
机朴寒云迷旧?,雨添新水涨新坡。
烟里荡漾随风转,郎韵叮咚杂?歌。
竭泽莫容轻举罢,化云应恐有遗梭。
其六,金锁钟声
金锁岭今州前正街,近南城建有钟楼,州人之晨昏启闭,皆候此。故云:
洪鲸处吼画搂西,云影天亮尚渺迷。
户到数千纷近远,声传八百进高低。
达生庄老方惊蝶,起舞流浪正候鸡。
我亦有田当近郭,也当准此事耕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