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是游牧民族、蒙古族建立的一个帝国。蒙古族统治者虽然推行汉族统治,对各族、地主阶级采取笼络政策,但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蒙古贵族的统治。元朝最突出的民族压迫政策,是把全国人划分为四个等级,第一个等级就是蒙古人。由于元朝的民族歧视统治。从忽必烈建立元朝帝国,建国到灭亡不到一百年,而彻底推翻南宋王朝到元朝灭亡仅七十余年,中国历史上除秦、隋大帝国外,元朝是一个短命的帝国王朝。
元朝末年,在河南、江淮一带有一种民间广传的宗教,叫白莲教,他们信奉阿弥陀佛,宣扬“阿弥佛下生”和“明王出世”,天下将要大乱,光明就在眼前,以此作为宣传发动起义的工具。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元末农民起义终于大规模爆发,首发人就是白莲教首领韩山童、刘福通。因为这支起义军人人头上包红巾,所以称红巾军,又因他们烧香拜阿弥佛,也称香军。红巾军起义成功后,立即得到各地的广泛响应,江淮河汉之间数支红巾军崛起,如彭莹王、徐寿辉、芝麻李、布王三等等。就在这时有一个睢县人叫韩政,出生年月不详,顺应当时的形式,拉起一支起义军,自称元帅,活动于豫东一带,声势浩大。
元至15年(1355年),红巾军拥奉韩林儿在毫州(今安徽亳县)建都称帝,国号大宋,随后兵分三路北伐,横扫河南、山东、河北、山西等地。直逼京城大都。可惜由于红巾军兵力分散,缺乏统一作战方略,三路北伐大军各自为战,加之队伍内部不和,互相残杀,起义军内部发生动乱,不久便在元朝的大举反攻下归于失败。
这次北伐中,韩政带领豫东一带起义军作战。失败后又回到豫东一带,这时出生在安徽凤阳的朱元璋,独树一帜,逐渐发展自己的势力。贫民出生的朱元璋,当过和尚,后投靠起义军郭子兴,不久提拔为大将。郭子兴死后,接任统帅,势力发展很快。韩政这时看准了朱元璋将来必成大的气候,就带领豫东起义军投靠了朱元璋。被朱元璋授予江淮行省平章政事。就是江淮区域的军事行政最高长官。
此时,朱元璋的劲敌张士诚在南京一带势力发展很快,后又投降元军,被封为大尉,最后扼守江陵,自称吴王。与此同时,有名的起义军首领李济据守濠州,就是现在的安徽凤阳、定远、怀远一带,表面归附于张士诚,为张士诚守卫濠州,实际上则犹豫不决处于观望态度。朱元璋就命令右相国李善长写信劝降李济,但没有回音。朱元璋叹息说:“濠州是我故乡,李济如此这般,我拥有整个国家,而无家可归行吗?”于是,就命令韩政率领指挥起义军武装攻打濠州。根据李济脚踏两只船,犹豫不决的态度,和濠州的城防规模。韩政一面用云梯、石炮四面围攻,一面积极劝降。李济看不能支撑太久,于是就出城投降了。韩政当时带着李济返回他的行省府应天府,(就是现在的商丘市)。朱元璋对韩政这种不贪恋领地的做法十分满意,一面嘉奖韩政,一面让顾时据守濠州,消除了朱元璋心头一大隐患。
韩政在攻打濠州后,得到了朱元璋的进一步赏识,委命他跟随大将军徐达,进行南征北伐战争。当时安丰是元军扼守的重要城池之一,因为当时的安丰城,就是现在的安徽省寿县以南,安丰塘北。是元末红巾军韩林儿、刘福通开始建都于此。元军收复安丰后,作为重点防守的城池之一。韩政随徐达带领大军把安丰包围后,因安丰城元军兵多将广,久攻不下。这时韩政出计谋,在把紧安丰城四门的同时,秘密地在安丰城城东龙尾坝挖洞,洞深入安丰城二十多丈。城墙被明军破坏。安丰城被攻破,这时守安丰城的元将忻都、竹贞、左君弼仓慌出逃,韩政带着明军追赶40多里,元将忻都被活捉。不久,元将竹点又带大量元军攻打安丰,妄图收复安丰,韩政指挥明军与竹贞激战于安丰城南门外。竹贞最后再次被打败出逃。于是淮东、淮西逐渐被明军占领。随后韩政又跟随徐达平定吴楚。(就是现在的江浙一带)
元至正二十七年,即1367年十月,韩政随徐达,常遇春奉朱元璋之命率骑兵二十几万人,北伐元军。首先迫使梁城守将卢斌投降,接着兵分几路,扼守黄河、断绝山东援军,于是明军很快攻取了盖都、济宁、济南。在这次讨元的著名战斗中,韩政都立下了赫赫战功。在攻打山东东平时,韩政的功绩尤为突出。被朱元璋又委任为,山东省平章政事,就是山东的军事、行政最高长官。不久,韩政率大军在临清与大将军徐达会师,韩政又受命守卫东昌,就是现在山东的聊城。接着韩政随徐达北伐攻下元大都北京后,又受命分兵守卫广平。(现河北广平县一带)
这时,元军虽说已经打垮,但此时河北、山东之军残余到处土寨林立,自立为王。韩政就带兵宣谕招降了白土诸寨,后又移师彰德。特别是带兵攻下了明军最为棘手的蚁尖寨。蚁尖寨是山东境内的土寨,被元朝的左丞相吴庸,和王居义,小锁儿所占,大将军徐达北伐时,派将士收复诸山寨,都相继来降,唯独蚁尖寨持险而久攻不下。元都攻破后,韩政带兵再次围住蚁尖寨,首先劝降吴庸,然后让吴庸诱杀了王居义和小锁儿。使蚁尖寨万余士兵投降了明朝。韩政再次为大明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不久韩政又调征陕西,回师后又守河北,朱元璋1368年建立大明王朝后,洪武元年,韩政被封为车平侯,食禄一千五百石,给予世袭的凭证。后韩政又移师镇守山东,没过多久,又再次镇守河北。
此时,连年战争使广大农村土地荒芜,民不聊生,韩政在镇守河北时,马上下令招抚流民使许多百姓能重操旧业,过上了安稳生活。这时瓦刺部发生叛乱韩政又跟随左副将李文忠出居庸关,直捣应县,取火林,深入瓦刺部,进至胪胸河,就是现在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克鲁伦河,平定了瓦刺部落。这时李文忠带兵继续深入,韩政受命守护辎重回师后,又受命巡视河南、陕西。再次跟随信国公汤和在临清练兵。洪武十一年二月,即1378年韩政去世,太祖朱元璋亲自参加了他的葬礼,追封为郓国公。韩政的儿子韩勋继承父位,洪武二十六年即1393年受蓝玉株连被杀,爵位被免除。
纵观韩政的一生,他生在贫民之家,靠着自己的大智大勇,在战乱年代,走向国公爵位。分析起来他主要是一生中,识时务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发动领导农民大起义。二是一生效忠朱元璋,取得了朱元璋的赏识,徐达、汤和都是朱元璋的同乡好友,共同起义,韩政投靠朱元璋后,能紧随徐达、汤和,说明韩政独具慧眼,三是,韩政起义,是反对暴政,在他北伐时就着手安抚民心,让老百姓安居乐业,说明他不仅是一个武将,而且是一个治国安邦的良才。综上几点不难看出,韩政是元末明朝睢州土地上崛起的一个治国安邦的杰出人才,此后在明史中他和理财大家李汝华都有传记载,他的事迹一直名垂青史,为历代史学家器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