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县网

           睢县最具权威的网络新闻媒体
           中共睢县县委宣传部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品读水城

厚重商丘与大美黔南历史渊源之一

——水族族源、迁徙、历法习俗之我见

时间:2015-08-05 11:14:12  来源:胡进才  作者:胡进才

 厚重商丘与大美黔南历史渊源之

——水族族源、迁徙、历法习俗之我见

                 胡进才

核心提示: 

2015715日至18日,与河南商丘相隔数千里之遥的贵州黔南少数民族的文化使者——中国作协会员、畲族钟一林先生、《黔南日报·大美黔南》周刊部主任、苗族张达先生、文史专家、水族潘国会先生等一行五人,肩负着黔南自治州4百多万少数民族的文化重托,到河南睢县探寻水族起源、迁徙、文化、养马习俗及水族马尾绣与锦绣襄邑的历史渊源关系。于是一场少数民族文化寻根之旅的大幕就此拉开……

话题从水族同胞把自己民族的发祥地定位于古睢水流域核心腹地的睢县一带说起。因为水家人千百年来,自始至终传承着“喝睢水,成睢人”的祖训,一直心系的睢水流域【1】。尤其2004年他们传承的“泐睢”(水书),作为甲骨文的活化石被

 

1、被称为甲骨文活化石泐睢(水书)样本图

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根据众多关注水书历史文化研究专家、学者们对水书、水族族源迁徙及文化习俗传承的相关研究结论和《中国少数民族》修订版(2009年7月民族出版社出版第713——728页)的权威认定【2】,最终于2009年把自己的民族发祥地定位在古睢水流域核心腹地的睢县一带。自此大美黔南三都与文化厚重的睢县拉开了相互亲访和文化、经济交流的大幕。大美黔南此次来访的畲族钟一林先生、苗族的张达先生、水族的潘国会先生一行五人,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和文化宣传部门领导的热情接待,并与访亲团互赠礼品合影留念(见图1)。

 

    2、当地党委政府和文化宣传部门领导与访亲团互赠礼品合影留念

访亲团此行的目的,主要是对水族起源、迁徙、文化、等习俗等的寻根探源之旅。文化寻根过程中,大家都一致认为,不唯独水族发源于文化厚重的古睢水流域。南方的大部分少数民族都是从中原文明核心地带裂变出去的血缘脉系。依据现存最早的甲骨文字信息,“苗”字是先民识别田禾与野草的形意字;而“畲”字是先民们以粪肥田的形意字。由此大家认为苗族是先民们没有掌握以粪肥田技法时期,从农业文明肇始的中原文化核心圈分离出去逐渐迁徙至南方的;畲族先民们是掌握以粪肥田技法时期从农业文明肇始的中原文化核心圈分离出去逐渐迁徙至南方的。虽然穿过漫长的历史时空,他们都有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生活习俗,但都或多或少的保存着中原文明的古风遗韵。透过他们保有至今的古风遗韵,我们仍能领略到中原远古时期的文化厚重。那么被水族先民们认同的商丘睢水流域的“睢”字究竟有哪些历史文化内涵呢。

打开我国汉代文化大师许慎先生的《说文解字》,我们不难发现:睢水的“睢”字,释义为,从目,隹(音huǐ声,仰视,向上看之义【3】。按照《易经》的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的说法,实为睢水流域,殷商先民的领袖们卜日策月观察星辰运行规律的真实写照。按照这一理念,我们把相关的甲骨刻符叠加在一起,不难看出,甲骨文中“睢”字的构形,为眼目的目(目)与鸟尾的尾(音huǐ合文。眼目的目字在甲骨文中有纵目和横目两种,这两种眼目的目开始都是一样的眼形符号。后来由于观象授时文化的需要,先民们用眼睛观日、察月、辩星辰的目就成了臣即后来的官宦了,而鸟(音huǐ)的隹呢,那其实就是太阳鸟的化身【4】。

在农耕文明肇始时期,天上的太阳一直被先民们想象为十只会飞的金乌。《山海经·大荒南经》说:“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浴日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关于十日的神话,《山海经·海外东经·大荒东经》更加生动的描述道:黑齿国,下有汤谷,

 

2、后羿射日神话图解(此图来源于三星堆图片网)

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有谷曰温源谷,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这就是十个太阳在东方的扶桑树上,由一个个金乌鸟载负着飞出去又飞回来,经过天空,

轮流出入,再回到汤谷扶桑。一日有一只乌,十日有十只乌。所谓“羿焉弹日?乌焉解羽?”这对我们理解后羿射日的神话以及屈原楚辞的天问篇都很有帮助【5】。后羿之所以能把太阳射下来,是因为他能把载负太阳的金乌鸟射下来的缘故(见图2)。这些历史文化遗存在今天我们出土的湖南长沙马王堆帛画以及四川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人长目、鸟长目、金枝栖乌图上都得到了形象生动地反映。(图4四川三星堆出土青铜金乌扶木全图,图5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画金乌负日图)

  

 

4、三星堆出土的金乌扶木图       5、马王堆出土的帛画金乌负日图

这就是人长目的目(目)与鸟长目的隹(音huǐ合文为“睢”的历史真谛。也是伏羲、女娲、神农、夸父、公共等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的历史真相。这在甲骨刻辞中比比皆是。从这些甲骨文字的刻符中我们不难发现,“睢”字的构形与蜀、易二字同构或体【6】。很显然,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发掘出土的

(易)(蜀)(望)

人长目、目鸟长目等神秘不解的青铜彝器,也同样是因血缘关系的裂变繁庶,从中原远古时期流徙至此的先民领袖们,对祖先仰则观象于天,把太阳比做神乌的卜、巫文化的光大与张扬。是对先民领袖大卜、大巫们最虔诚的祭祀!

 

  5、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纵目人面像图

作为中华民族原始农耕文明重要源头之一的商丘睢水流域,是有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决定的。根据张光直先生《古代中国考古学》一书考证:“北方森林中大象的存在在早期历史文献中也得到了进一步证实,在文献中也多次提到鲁西南一个叫空桑的湿润的软土地带,从而进一步确定了先前……农业起源的学者们假设这些从事渔猎采集活动的人向早期的耕种者及动物驯养者过渡时,他们倾向于同意多种多样的丰富的环境资源是一个前提,因为仅这些环境资源丰富地区的人们才能够进行关于驯化的尝试。【7】”这个叫空桑的湿润的软土地带,就是今天的河南商丘的远古睢水流域。大约在1万年前后,地球进入了地质史上全新世的开端,地球转暖,远古空桑所处的睢水流域,被茂密的森林所覆盖。鸟兽成群,遮天蔽日的玄鸟(燕子),在睢水两岸丰饶的原野上翻飞。草丛里,树权上,甚或先民们结庐的棚舍

5、三星堆出土的玉雕玄鸟图

上,到处都是衔泥结窝的燕子。数不清的燕窝里的燕卵,成了先民们随处可取而充饥的美味佳肴。由此,生活在睢水流域的远古先民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饥馑漫长的春荒。这个靠燕卵维持生命生存的蒙昧状态,或许一直持续了数千年。玄鸟(燕子)永远深深的烙在了他们的记忆里。这大概就是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神话的历史根基以及先商文化孕育发祥的质点。在这个最适宜人类生息繁衍睢水流域的空桑之地,最先诞生了按照冯时先生《中国古代的天文考古学》一书的说法:谁能把历法授予人民,他便有可能成为人民的领袖。伏羲、女娲分执规矩,各尽指天画地之职,他们正是以人类始祖的面目出现的。卜与巫,就是神话中远古时期的夸父、伏羲、后羿、等等先民的领袖们。

当睢水流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的大卜,在圭表上为太阳的投影深深契刻下第一道标识太阳影之长短变化的印痕时,人类对时间的把握便有了深厚的根基,人类意识的符记化,文字的起源才有可能。由此我们不难理解《尚书,尭典》中 “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以及《三海经》中羲和占日,常仪占月,的描述。实际上就是远古先民们对时间观念的把握。作为农耕文明领袖们的大卜、大巫们,他们是先由观日,而后测月,进而测星辰的。最早的卜巫们也许就以自己的身影做表针,以大地为表盘,开始了天文历法报时记日的。而后才逐渐有了竖在地上的标杆、圭表、圭台、历坛等等。随着农耕文明的发展和血缘关系的裂变与繁庶,逐渐在睢水流域空桑之地率先建起了一个个比较成熟的农业定居部落的邑方。这些部落的邑方因观象授时历法的异别及血缘关系的裂变,精神和物质财富的差距逐渐引发了部落间的对立与冲突。这就是水族及其他少数民族远古时期逐渐由中原迁徙的历史根源。

据甲骨文研究专家李绍连先生在《中原诸侯国与商廷的关系》一文考证:殷商前期王畿附近的诸侯国 “其中有地望可考的主要有应方、杞方、盂方、息方、温方等。”所谓方就是国【8】。我以为盂国的盂方应是水族崛起于中原睢水流域的贵族部落,是水书文化传承的质点。因为,根据现存的甲骨文刻辞资料显示,盂方在先商早期担任的是造酒祭祀的大卜或大巫的重要职责。

祭酒,是时应是由卜而巫,中华民族天文历法起源和传承过程中退居于卜之后的大巫,一人为卜二人为巫,巫的角色应是仅次于卜与王的最高权威。在酒的释义中,《甲骨文字典》记载:其一,,甲子卜宾贞桌酒在病不从王;其二,,在酒盂田受禾。翻译为先在的话,那大意是说其一甲子这一天,有一个叫宾的卜臣,贞卜后得出结论说,王现在有病不能一同进行酒祭;其二盂国的田地获得了大丰收,现在可以造酒了。另据郭沫若《卜辞通簒》中说:“所谓盂方者,乃殷东方之国也……地在河南睢县。【9】”这正是水族先民铭记于怀的河南商丘睢水流域的源头。也是近四千年前周武王灭国不绝祀,封夏禹之后祭祀先祖于杞的夏墟,即夏禹的古之邑方所在的地望【10】。所以我们翻检以下历史典籍,不难发现:盂、禹、虞在远古时期音同字通。盂方在文字没有大众化之前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理应是掌握在少数贵族族群王手中驭使众庶的文化利器。

关于夏朝的历史排序,甲骨文出土后,王国维先生通过对甲骨文的研究,认为殷商先祖之一的上甲微是以日命名的第一人。自契以下多用时命名。以时为名是殷商之制。而夏后氏之世系的孔甲、履睽实为王亥、上甲微之后出。(见王国维《观堂集林》) 【11】”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虽为虞夏的盂方的睢族同袍自认其文化与殷商文化一脉相系便在情理之中了。这在《尚书》虞夏书中更有多处可靠的记载,即夏禹和汤契都是尧舜同时代的臣属【12】。自然据相关甲骨文研究资料以及《易经·彖辞·帝乙归妹卦》和《诗··大明》:“天监在下,有命既集。文王初载,天作之合。在洽之阳,在渭之涘。文王嘉止,大邦有子。大邦有子,伣天之妹。文定厥祥,亲迎于渭……——等显示,商王帝乙的袍妹嫁与周文王为妻【13】。足见也曾是唇齿相依的两大血缘脉系。王国维先生还考证认为,“夔必为殷先祖之最显赫者,以声类求之,盖即帝喾也。”“帝喾名俊以为帝舜之假借。舜实乃殷商的先祖之一也。”若果说尧舜都是殷商先民领袖的话,同源于中原文化质点的夏、商、周在历史一元正统的文化滚动发展过程中是很难分得清彼此与先后的。这并不影响中华文明历史的悠久与辉煌。因为先商文化,不仅仅限定在神话传说中的五千年之内,而是肇始于地球地质史上全新世的一万年前后的【14】。

从殷商卜辞多次征盂方的记载中(《甲骨文合集》3656):“……卜贞:旬无祸?王占曰:弘吉。甲辰且甲。王来征盂方。”商王朝对盂方的征伐应是后传的商汤征葛、伐夏、征下危的历史真相【15】。水族先民就是在这一历史时期内,逐渐脱离中原发达的历史文化核心区域而开始历史大迁徙的。根据“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这一春秋以前十分流行的政治制度。我们不难发现,盂方被征伐后愿意臣服享王的就跟随王做佣臣,顺从新王礼法不愿为臣的,就在原地奉行新的礼法规制继续奉祀自己的祖宗先人。既不臣服,也不顺从继续反抗与王作对的,将被驱逐到蛮夷的荒僻之地,脱离文化发展的核心腹地。这就是为什么水族同袍远徙云贵,至今通过水书先生们还保有着远古中原农耕文明时期淳朴古风的真谛。

其时被商王征伐的邑方部落,主要在于所颁行的历法与商王有所不同于而已。因为,在当时的先民们看来,最不可饶恕的罪行就是授时不准确。错误的观象授时就和现在的贪官污吏一样是要受到严厉惩罚的,《尚书·胤征》就是具体描述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16】。所以,作为先商王朝掌管历法的水族之盂方屡屡被商王征伐也就不足为怪了。至此我们可以断定:今天远徙云贵高原的水族同袍,乃上古中原睢水流域盂方之一个分支部落,是在先商王朝征葛、伐夏、征下危过程中不愿臣服于商王的盂方的一个分支部落。其时臣服于王的一脉,一直随商王在先商王畿附近,并因黄河屡屡泛滥的缘故,随商王涉河往来迁徙至杞的夏之墟;到了杞、盂传说中的夏太康之时,又迁徙至今天商丘东的虞城。商中期涉水八迁时迁徙到了郑州一带的禹州(过去的禹(盂)县);商亡后降周,又随周天子迁徙至今天西安一带的古盂国。这些都没有远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祥地的核心文化圈。而盂方不臣服于商王的另一支先民们,在祖先的率领下,携带者自己的图法典籍另立灶炉,先南迁徙至湖湘,而后一度又迁徙至蜀,随着战国的纷争,春秋时期受到新崛起的强秦的威胁又迁徙至今天的会稽绍兴一带,直至秦灭六国前,辗转迁徙定居于今天云贵的都柳江一带。在这些辗转迁徙过程中,尤其秦灭六国前的最后一次迁徙,因其所携带的图法典籍的泐睢(水书),远离了远古文明高度发达的核心区域,既没有机会与中原高度发达的文化相融合,又免遭了秦火的焚毁,所以始终将远古时代的图法典籍保有至今。为我们今天研究中华民族文化起源提供了一份最为珍贵的原始资料。

行文至此,以国务院非物质文化遗产水书抢救与保护专家组组长梁光华教授,在中原水城睢县,做文化古迹考察访问时所题楹联与我的和诗作结:梁教授楹联为:占卜求祥连周共易风情古,夏商流韵水汉同源文化昌,横批,睢水其昌。我和诗一首曰:文化一元兴睢水,卜巫鬼神共吉祥。水汉同源商后裔,夸父后羿射天狼。

天狼星是先民们观象授时的一个星象分野。水族人民通过水书保留至今的夏历,其实就是远古中原地区盂国的盂历,而今,我们在采用公元纪年的同时,所通行的农历依旧是夏时历,也即水历。水书历法九月过端节仍是夏历的缩影。他们把一年的起始节日定在九月,这正是夏时历以岁阴在戍为摄提也即岁始的印证。为什么要把一年中的九月定为端节呢,因为。在远古先商睢水流域的先民们看来,这一月岁星居巳,翼、轸宿晨出,如果星宿不是这样就失去了次序,就要发大水,女丧【17】。所以这一月的天象曰:天睢。这不仅仅是水书历法以及夏时历的来源,更是睢族、睢水最为古老的历史文化质点。

                 

完稿于2015年7月25日

注释:

【1】详见潘朝霖《水书文化研究第四辑·水家学研究20年概述》(中国言

实出版社2012年十月第一版9——10页)

【2】《中国少数民族》修订版(2009年7月民族出版社出版713——728页)

【3】《说文解字译述》(李恩江 贾玉民主编 中原农民出版社2000年10月第一版)

【4】《甲骨文字典·臣目》(徐中舒主编  四川辞书出版社)

【5】《山海经校译》(袁珂校译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9月)

【6】《甲骨文字典·蜀易》(徐中舒主编  四川辞书出版社)

【7】《古代中国考古学》(张光直著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2月66-67页)

【8】《2004年安阳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原诸侯国方国与商廷的关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9月

【9】《卜辞通簒》郭沫若著

【10】《史记·陈杞世家》(汉司马迁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10月)

【11】观堂集林·甲骨文所见商先王先公考》(王国维著 中华书局)

【12】《尚书·虞夏书·尧典》(中国古籍出版社19809月)

【13】《诗经·大雅·大明》

【14】观堂集林·说喾》(王国维著 中华书局)

【15】《甲骨文合集》(郭沫若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606月)

【16】《尚书·胤征》(中国古籍出版社19809月)

【17】《史记·天官书》(汉司马迁著 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10月)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睢县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睢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睢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睢县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睢县网联系。
电话:13837022828 电子信箱:sxwlk@163.com sxwangfangyong@163.com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中山松醪赋
中山松醪赋
洞庭春色赋
洞庭春色赋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