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重商丘与大美黔南历史渊源之
——马尾绣、襄邑织锦与丝绸之路的起点
胡进才
核心提示:
2015年7月15日至18日,与河南商丘相隔数千里之遥的贵州黔南少数民族的文化使者——中国作协会员、畲族钟一林先生、《黔南日报·大美黔南》周刊部主任、苗族张达先生、文史专家、水族潘国会先生等一行五人,肩负着黔南自治州4百多万少数民族的文化重托,到河南睢县探寻水族起源、迁徙、文化、养马习俗及水族马尾绣与锦绣襄邑的历史渊源关系。于是一场少数民族文化寻根之旅的大幕就此拉开……
在探访水族起源、迁徙、文化、养马习俗的同时,来河南中原寻根问祖的少数民族同胞,还肩负着寻找河南中原良马,采集马尾尾鬃的重任。其目的主要是为了从祖国各地挑选一百匹良马马尾的鬃毛,在庆祝都匀毛尖茶1915年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100周年纪念日庆典那天,由水族同袍选出的一百名端庄、典雅、秀丽的绣娘,当场绣出100x100厘米见方的获奖纪念徽章,创世界吉尼斯纪录。自然水族同胞没有忘记他们的马尾刺绣工艺与河南商丘睢县远古襄邑的织锦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话题从水族同胞于2009年把自己民族的发祥地定位于河南商丘睢县说起。畲族的钟一林先生、苗族的张达先生、水族的潘国会先生以及商丘睢县的文化历史学者,都一致认同中华民族文化历史一元悠久的观点。不唯独水族发源于文化厚重的中原古睢水流域,南方的大部分少数民族都是从中原文明核心地带裂变出去的血缘脉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先民们积淀深厚的敬畏感、羞耻感促使他们以衣遮羞,制礼作乐,缫丝作衣是其最为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所以大美黔南自治州的水族、苗族、布依族、彝族等同胞,至今依然保有着像丝绸之路那样古老的锦绣服饰。这不能不引发我们对水族马尾刺绣与睢县襄邑锦绣历史渊源的探究(见图1)。
1、水族姑娘们精心织绣而成的华美服饰图
睢县古时的襄邑是大汉王朝郊庙御服指定的唯一原产地。【1】。据明代赐进士出身资善大夫南京工部尚书李孟旸,于弘治十八年岁次乙丑夏五月所修撰的《睢州志》记载:“后台冈在州西南四十里,上有大冢,旧志云,近年为人所发壁垔皆坍塌,砖石雕鏤极工巧,隧之外各有复道,塚之东南一冈,冈之巅建一寺,右一古庙,塑像其中,盖宋襄以下诸君后妃莹,莹之俗传楚襄王庙者,诬也(志书22页)【2】。”如果宋襄以下诸君后妃莹墓在此,宋襄公时期的宋国都城当离此不远,因为春秋时期王公诸侯的都城是和宗庙建在一起的,以便于族人对先王、先公的祭祀和朝拜。睢县作为宋襄公时期宋国的都城,其桑蚕丝织业的繁荣也就不足为怪了。众所周知,先秦时期,楚有“云梦”, 宋有“桑林”。“桑林” 舞实乃是起源与先商时期桑林之下的生殖崇拜,是先民们辨识华虫蚕茧,缫丝作衣发端的最好明证。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不但有蚕、桑、丝、帛等字,而且有祭祀桑神和派人察看蚕事的卜辞。说明养蚕在河南商丘一带睢水流域的先商时期就已经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了。到春秋时期更有了长足的发展。《豳风·七月》写道:“春日载阳(春天一片阳光),有鸣仓庚(黄莺儿在歌唱),女执懿筐(妇女们提着箩筐),遵彼微行(走在小路上),爰求柔桑(去采摘嫩桑叶)(见图3)。【3】”出土的战国时期的青铜器《采桑图》生动逼真地描绘了妇女采集桑叶的情景(见图2)《诗经·魏风·十亩之间》则说:“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十亩桑田之间,采桑的人来来往往。)《孟子·梁惠王上》也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透过以上诸多文献典籍的记载,可以看出春秋五霸时期除宋国外,蚕丝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都占据着重要位置。这足以说明中华民族很早就积累了丰富的养蚕经验。著名思想家荀况(约前313—前230)认真研究了养蚕的规律,在《蚕赋》一文中也极有见地的说:“三俯三起,子乃大矣。【4】”
2、出土的战国时期的青铜器《采桑图》
所谓“三俯三起,子乃大矣”指蚕经过三眠,即可结茧的规律。《礼记》中也对蚕卵的消毒进行了总结,指出,用朱砂溶液、盐水、石灰水和其他具有消毒效果的消毒液浴洗卵面,对防止蚕病发生非常重要【5】。自然,是时发端于先商睢水流域宋国的养蚕事业更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形成了中国独一无二的丝绸纺织技术。一路领先的印染工艺,五彩缤纷的花色、品种,不仅使丝绸成为装点帝王将相威仪和衬托女性美丽的绝妙物品,也引领了世界丝织业的发展。
据初步考证,世界上所有养蚕的国家,蚕种和养蚕方法都是直接或间接从中国传去的:3000年前传到朝鲜,2000年前传到日本和越南,1600年前传到中亚诸国,1400年前传到欧洲等地。400年前又传到南美洲。【6】中国不但是养蚕、缫丝、织绸技术的发明者,而且在长时期内保持着绝对领先的地位,这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伟大贡献之一。这贡献商丘睢县襄邑时期的织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襄邑锦绣之所以名扬海内外,是由其所处的历史地理条件决定的。
3、依据《诗经·豳风·七月》想象中的采桑木刻舞图。
据张光直先生《古代中国考古学》一书考证:“北方森林中大象的存在在早期历史文献中也得到了进一步证实,在文献中也多次提到鲁西南一个叫空桑的湿润的软土带,……当研究农业起源的学者们假设这些从事渔猎采集活动的人向早期的耕种者及动物驯养者过渡时,他们倾向于同意多种多样的丰富的环境资源是一个前提,因为仅这些环境资源丰富地区的人们才能够进行关于驯化的尝试。【7】”这就是河南商丘睢水流域在远古时期桑蚕丝织业遥遥领先于其它地区的历史渊源。也是襄邑织锦作为大汉王朝郊庙御服唯一原产地的关键之所在。
按照地质史学家们的观点,不难想象大约在1万年前后,地球进入了地质史上全新世的开端。所谓全新世,就是冰川时代结束后,以现代气候和更新世动物群的灭绝为标志,地球转暖,大部分地区以热带亚热带气候为主的温和湿润时代。这时的华北地区的黄淮冲积平原,基本形成。尤其是作为鲁西南黄河中下游河南商丘地区的睢水流域,被茂密的森林所覆盖。鸟兽成群,遮天蔽日的玄鸟(燕子),在睢水两岸丰饶的原野上翻飞。草丛里,树权上,甚或先民们结庐的棚舍上,到处都是衔泥结窝的燕子。数不清的燕窝里的燕卵,成了先民们随处可取而充饥的美味佳肴。密密麻麻的燕窝和燕卵靠什么维持呢,那就是比密誓麻麻生存的燕窝更密密麻麻的各类昆虫,尤以桑树林里的野蚕为最。远古睢水流域桑树林里的野蚕,除了是燕子生命最重要的食物外。野蚕吐丝作衣过冬时,有相当一部分又成了冬天人们没有燕卵而赖以充饥的美味佳肴。野蚕蛹的高蛋白,在养育这里先民们生命的同时又启迪他们获得了抽丝作衣战胜冬天寒冷取暖文化智慧。由此,生活在睢水流域的远古先民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饥馑漫长的春荒。这个在春天食物匮乏,靠燕卵维持生命的蒙昧生存状态,或许一直持续了数千年。玄鸟(燕子)永远深深的烙在了他们的记忆里。这大概就是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神话的历史根基,也是伏羲、女娲教人婚配作衣仰或黄帝娶于西陵女的嫘祖教人缫丝作衣神话的渊源【8】。
女娲也罢,嫘祖也罢,必须在有蚕茧的桑林中才有缫丝作衣的可能。尤其女娲的神话传说就发生在远古的睢水流域。因为,女娲的补天是在人们见证了天塌的事件后,才可能发生的奇特想象。古代天塌的恐怖事件只有在远古睢水流域的宋地发生过。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宋襄公七年,宋地陨石如雨,与雨具下”。女娲补天的神话典出于《淮南子》一书,《淮南子·地形训》篇:“天柱折,地维绝,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天倾西北,水不满东南,水流潦焉。”这是对宋地陨石如雨天塌地陷事件最好的印证【9】。
睢水流域女娲的教人缫丝作衣,历经数千年至秦汉时期,襄邑的丝绣与织锦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峰巅。被大汉王朝指定为郊庙御服的源产地。据考证,大汉王朝在其皇都长安的东、西织室每年仅费钱五千万左右,而陈留郡襄邑服官每年的岁支竟在数亿钱之巨。那么,汉皇室花费数亿钱在襄邑服官织出的高级丝绸哪里去了?答案是通过睢、涣二水由襄邑至汴梁、洛阳出函谷关运至京城长安,除汉皇室以及各地诸侯国的贵族(当然也包括出土于长沙马王堆西汉长沙国丞相利仓夫人辛追的服饰。见图5)消费一部分外,另一部分则走上了始于长安的丝绸之路。这可以从汉武帝以后对外丝绸贸易和为融合匈奴而赠与丝绸的来源得到证明。
汉武帝时期,西汉政府主要以丝织品换取西域诸国的货物。据记载,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时带去的“赍金币帛直数千巨万”,可见,在同西域的贸易中需要大量的丝织品。而西汉与匈奴的往来中,赠与匈奴的丝织品也占相当大的数量。仅从汉宣帝甘露三年到哀帝元寿二年,共赠与匈奴丝织品五次,每次数量至少在8000匹以上,有的多达84000匹。这些丝织品中,有普通的丝织品,但更多的是大量的锦,绣、绮,縠等高级丝织品。(《汉书.匈奴传》) 【10】
西汉政府用来进行贸易和赠与的丝织品主要来源于哪里?我认为,作为代表汉政府进行贸易和赠与的丝织品一定是当时全国最好的,代表国家水平的。而襄邑是当时全国最大的丝织业生产中心,产品数量最多,质量最佳,且又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理所当然代表着西汉丝织品的最高水平。所以,丝绸之路与赠与匈奴的丝织品的主要来源地,理应在今天的河南商丘地区的襄邑。毫无疑问,这里理应是中华民族丝绸之路对外开放的原始质点。自然水族同胞对这里丝织业的发展也功不可没,而今他们制作的马尾绣精品依然呈现着昔日襄邑锦绣的辉煌!(见图1水族姑娘们精心织绣而成的华美服饰图。)这些我们可以从多处历史文献和典籍里找到最为可信的论证。
4、大汉王朝天子、三公、特进候、侍祠候服饰 样品图
襄邑服官为大汉王朝提供的郊庙御服的款式,后汉书的作者范晔,在其《后汉书·與服下》中作了详尽的描述:“天子、三公、九卿、特进候,祀天地明堂,皆冠旒冕,衣裳玄上纁下。乘舆备文,日月星辰十二章,三公诸侯用山龙九章,九卿以下用华虫七章,皆备五彩,大佩,赤冩絇履,以承大祭……郊天地,宗祀,明堂,则冠之(见图4)。衣裳玉佩备章采,乘舆刺绣,公卿九候以下皆织成,陈留襄邑献之云。【12】”这就是今天的商丘睢县襄邑精美绝伦的锦绣制品。也难怪汉代的文化大师徐慎在他的说文解字第七章下篇里,对锦的释义为:锦,襄邑织文也。今天的人们同样也持此说,所有字词典上,解释该文字时都是这样说,锦,为织有各种彩色图案的丝织品。两千多年前的汉代,陈留郡的襄邑所织锦最负盛名,地在今河南商丘睢县【11】。西晋辞赋家左思,历经十载创作了《三都赋》,令时人争相抢购,一时使“洛阳纸贵”。他在其中的《魏都赋》里盛赞“雍丘之粱,清流之稻。锦绣襄邑,罗绮朝歌。【13】”。
要进一步了解襄邑锦绣的绝妙,1973年秋天,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西汉长沙国丞相利苍夫人辛追的素纱褝衣是最好的证明。当时,出土后的素纱禅衣经相关专家清洗整理后,薄如蝉翼,折叠六层覆盖在当时的人民日报上,仍可清晰地阅读报纸上的文字。经测量,整件素纱禅衣长1.28米,如果衣袖展开从左到右竟长达1,9米,如此宽袍大袖的一件衣服,加上镶边的衣服领口、袖口总重量仅为48克,还不到一两重。薄如蝉翼,轻若烟雾,就像两千年后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幻想的皇帝的新装,似有若无。而当时十分流行用化纤品织就的色泽靓丽的纱巾,仅一米见方就有52克。所以当中外考古文化学界正为襄邑锦绣的发现欣喜若狂的时候,一代伟人周恩来立即给相关单位下达了一道指示。不惜代价复制这件素纱禅衣。这下大家面面相旴,个个都傻了眼。无人敢承担这一文化重任。因为,据后来的专家们定量分析发现,现在人工饲养的蚕和野蚕吐出来的丝,粗细悬殊太大。用行内人的话说是“旦尼尔”重量级别不一样。野蚕吐出来的丝,一根可以抽9000米,18华里那么长,重量为一旦,而人工饲养的蚕,吐出的丝长度是它的一半,而重量却是它的一倍。所以,这件绝无仅有的文化瑰宝素纱禅衣无法复制(见图5)。最后,只有改复制为仿制。这不能不说是现在文
5、马王堆出土素纱禅衣图
化史上的一大遗憾。由此我们不难想象,古襄邑濯锦池畔的浣纱女们,要用她们美丽的芊芊素手把根根能抽出十八华里长的茧丝,濯洗后织成一件件美奂美轮的郊庙御服,要付出多少勤劳和智慧啊,其高超的工艺水平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商丘人可以自豪地说:大汉王朝开辟的丝绸之路上,既有汉代将士们浴血沙场的劳苦功高,也有古代商丘襄邑人民勤劳智慧的心血和汗水。
作为丝绸之路原始起点的商丘襄邑,虽然曾经是中国和世界桑蚕丝织业的中心,魏晋以前一直保持着数千年缫丝织锦的繁华与辉煌。直到清末仍有一定规模的锦绣产品的生产,州以下还设有锦绣、锦襄、锦翠、锦衣四个大乡。但是,随着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尤其是南宋王朝定都于苏杭后,全国丝织业的中心渐渐地往南方迁移到了苏杭二
6、水族姑娘们精心绣成的马尾绣凤舞图
洲。而今作为锦绣襄邑的睢县,仅仅剩下了濯锦池的历史遗存。濯锦池畔成群结队,用芊芊素手缫丝制衣的襄邑织女们靓丽的倩影早已踪迹难觅了。就好比远古时期商丘睢水流域的先商文化遗迹一样,被深深地垔埋在十数米深的黄河淤泥下,叠压在厚重的历史积淀中很难再现往日的辉煌了。要领略锦绣襄邑昔日的辉煌,只有通过水族同胞精美的马尾绣制品了(见图6)。如果说泐睢(水书)是甲骨文的活化石的话。那么美丽漂亮的水族绣娘们精心绣成的马尾绣,就是锦绣襄邑织锦的现代版!
注释:
【1】《后汉书·與服下》(南朝宋 范晔著 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8月
【2】《睢州志》(明代赐进士出身资善大夫南京工部尚书李孟旸于弘治十八年岁次乙丑夏五月所修撰现藏北京博物馆)
【3】《庄子·养生篇》(中州古籍出版社1980年9月)
【4】《诗集传》(宋 朱熹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第一版)
【5】《孟子·梁惠王上》(战国 孟子中州古籍出版社1980年9月)
【6】《礼记·秋官·染人》(中州古籍出版社1980年9月)
【7】《汉书·张骞传》
【8】《古代中国考古学》(张光直著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2月)
【9】《淮南子·地形训》(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
【10】《史记·匈奴传》(中州古籍出版社1980年9月)
【11】《说文解字译述》(李恩江 贾玉民主编 中原农民出版社2000年10月第一版)
【12】见注释1
【13】《三都赋》(晋 左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