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县网

        睢县最具权威的网络新闻媒体
        中共睢县县委宣传部主办
睢县水城骄子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物

追记曾在卢沟桥与日军拼刺刀的抗战老兵王德修

“死就死了,死也不能当亡国奴”

时间:2015-05-12 11:29:18  来源:京九晚报  作者:张坤

4437e67f1b1316bbaf6248.jpg 

2014年,记者再访王德修时,老人已几乎失去了意识。王德修的家属让记者看老人被日军刺刀刺断一截的无名指。

阅读提示

2007年7月,骄阳似火,在睢县实验小学南侧的一处院落里,抗战老兵王德修精神矍铄,详细地向记者回忆血战卢沟桥的点点滴滴。

那时候,老人的身体很好,他语气高昂,边讲,边撩起衣服,向我们展示日军在卢沟桥上给他留下的伤疤。

2014年,记者再访王德修时,老人已经整日躺在床上昏睡不醒,几乎失去了意识。那时,我们就担心他的健康。

果不其然,2014年10月的一天,王德修的儿子给记者打来电话,心情沉重地说,王德修走了,但走得很安详。

老人享年96岁。

王德修去世后,不少关心抗战老兵的公益人士来给他送行。老人的家属也邀请记者参加葬礼。让记者深感遗憾的是,由于事务繁杂,没能送老人最后一程。

现在,谨以此文,纪念这位给了我们多次心灵震撼的抗战老兵吧。

誓与卢沟桥共存亡 拼刺刀被鬼子捅伤

“我死了能不能把我埋在卢沟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王德修老人多次向我们表达他的这个愿望。

显然,这是一个不能实现的愿望。但这个愿望,却表达了老人对侵略者的愤恨和一腔报国的热情。老人想着,死后,灵魂也要在卢沟桥,保卫着卢沟桥。

时间回溯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王德修出生于睢县县城一个比较殷实的家庭。他自幼读私塾,写得一手漂亮的小楷。不幸的是,王德修12岁丧父,母亲带着3个孩子,生活苦不堪言。后来,王德修经人举荐,到乡间教私塾。年轻的他,成为家里的顶梁柱。

1937年,王德修18岁,他决定弃笔从戎,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王德修成了国民党二十九军三十七师的一名新兵。新兵训练完没多久,就发生了震惊国人的重大历史事件“七七事变”。

王德修所在的部队是守桥部队。所以,他的营长才说出“卢沟桥就是我们的坟墓”这句话。他第一次参加战斗,就是在1937年的7月7日。

据王德修回忆,“当时‘老日’说有士兵失踪了,非要进宛平城搜查不可,十一连的兄弟不让进,然后就打起来了 ,当时十一连的战士猛冲,把‘老日’冲下去了。后来‘老日’就增援了”。

十一连的战士全部战死。之后,王德修所在的十二连上了。这时候,卢沟桥上尸体都堆满了,血流成河。一开始,他们还在跟日军对射。大概上午11时,他们与日军展开了肉搏战,拼起了刺刀。“死就死了,死也不能当亡国奴!”当时,王德修说这句话时声音很大,他情绪很激动。

在肉搏战中,王德修的左手无名指被日军刺刀刺断一截,右肋下被日军刺刀捅伤,他一下子昏死过去。这时候,连长宋相中立即让人把他抬了下来,送到北京南部的后方医院治疗。

卢沟桥一战,打出了中国人的骨气,打出了中国人的威风,将永远载入中国军队不畏列强、反抗法西斯战争的历史史册。从此,国民党二十九军的番号也为纪念“卢沟桥事变”更名为七十七军。王德修在后方医院治疗一段时间后,伤愈归队,在七十七军任机枪手,继续与日军展开斗争。

与日寇激战六昼夜 从死人堆里爬了出来

民国二十七年,七十七军在安徽宿州与日军又展开生死搏斗。战斗打了六天六夜,可以说是异常惨烈,作为机枪手,王德修丝毫不敢懈怠。

老人曾当记者的面回忆说:“子弹打得像刮风一样,我的机枪哑了,我大叫‘老柴,快压子弹!’却没有听到回答。我低头一看,压弹手老柴已经倒在我的脚下,伸手一摸,老柴连一点呼吸也没有了。我大喊连长,告诉他老柴死了,连长就说了一句‘快抬下去’,就继续战斗了。”王德修口中的“老柴”,也是他的同乡,是睢县董店柴寨村人。就这样,战斗进行六天六夜,中日双方都没有太大进展,部队换防结束了战斗。王德修说,他也算是命大,从死人堆里爬了出来。后来,王德修所在的部队,在湖北又与日军多次展开战斗。

八年抗战,王德修的足迹踏遍河北、安徽、江苏、湖北、湖南等地。后来,日寇投降。淮海战役开始后,王德修所在的七十七军起义。王德修也被改编到解放军华东军区后备兵团预备第二师第六团。

王德修投笔从戎参加抗日战争时,妻子正身怀六甲,大女儿出生时,他没在身边。日寇投降后,王德修试着和家人联系。得知王德修还活在人世,并没有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消息,家人欣喜若狂。在亲友的帮助下,王德修的妻子带着8岁的女儿推着小土车,长途跋涉,在安徽省潞安川找到了王德修。当时,8岁的大女儿从来没见过父亲,只躲在一边,羞涩的她叫不出“爸爸”,只叫了声“大爷”。时至今日,王德修的大女儿对他的称呼还是“大爷”。后来,王德修牵挂在南京居住的妻子儿女,牵挂老家的老母亲,他决定结束军旅生涯返乡。就这样,王德修一家人返回了睢县。

老人的晚年生活很安详

新中国成立后,王德修到睢县中学当校工,先是烧开水,后来赶马车、喂牲口。后来,王德修到睢县搬运公司工作,直到1979年退休。

70多年前,驻守在北平的第二十九军的10万名官兵中,有约2万名河南籍士兵。弹指一挥间,目前大陆仍在世的第二十九军老兵约有7人,而河南籍老兵尚健在的更少。而王德修去世后,更是少了一位“抗战活化石”。

让人欣慰的是,老人生前享受到了五世同堂的幸福。儿孙们都很孝顺,老人在睢县安度了晚年。他一辈子不抽烟、不喝酒,没事喜欢哼两句京剧。

2007年,本报独家报道了王德修老人的事迹后,老人接到了老战友金振中的儿子金天宇打来的电话。金天宇在电话中叮嘱王德修:“老王叔要保重身体呀!”老人很高兴,没想到还能跟老战友的后代联系上。

2014年,王德修的老战友于化龙的儿子于天申来到睢县专门看望了王德修。于天申说,他父亲死前有个遗愿,一定要找到王德修,现在,他父亲的遗愿实现了。王德修更是欣慰。“互助抗战老兵论坛”还给王德修颁发了荣誉证书和抗日战争胜利纪念章,当时老人很兴奋。他说,他现在也知足了,孩子们也应该知足了。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短短的几个月后,王德修老人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记者眼中的王德修

2007年的夏天,骄阳似火。记者来到睢县实验小学南侧,几经打听,才找到了王德修的院落。

虽然当时的王德修已经88岁的高龄,但是老人身上依然保存着军人的气息。日兵在他的口中,还是叫做“老日”。说起“老日”的种种罪行,老人还是很激动。

“死也不能当亡国奴!”“桥在人在,桥失人亡!”“我死了能不能把我埋在卢沟桥!”老人回忆起那次著名而惨烈的战役,重复着这些话语,声音很大。

虽然已经离开部队几十年,王德修说话办事依然保留着军人的作风。看到前来探望他的记者,老人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地叙述着那段难忘的历史。

本报关于王德修的抗战的独家报道推出后,在社会上引发了强烈反响,不少人前来探望,老战友的儿子也联系上了他,老人很高兴。

8年后,也就是2014年的夏天,记者再访王德修,老人已经终日昏睡不醒。家人叫醒了他,老人耳聋眼花,说了几句话后,又倒头睡去。就这仅有的几句话,声音却也洪亮。

几个月后,老人去世。一位抗日战争的“活化石”,就此离去。

■感谢

中共商丘市委党史研究室

中共睢县县委党史研究室

提供史实资料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睢县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睢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睢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睢县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睢县网联系。
电话:13837022828 电子信箱:sxwlk@163.com sxwangfangyo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