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十二五”的最后一年。这一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商丘市经济形势正如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所说的那样,全市经济总体呈现缓中趋稳、稳中向好态势,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
工业经济稳定增长
初步预计,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50亿元,增长14%。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677家,增长33%;完成工业增加值405亿元,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1200亿元,增长10.9%。成功建成全国首个百万级“全光网城市”。经常性应用信息化开展业务的大型企业达100%,电子信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35.4亿元
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0.5%。开工建设了电商产业园、大学生创业园、传化物流港。打造市区北部高档商业圈。阿里巴巴·商丘产业带已入驻企业1005家,累计交易额突破10.8亿元。交通银行、中信银行进驻商丘,新增村镇银行1家、保险机构4家、证券机构3家。全年接待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
现代农业稳步发展
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新建高标准粮田50.7万亩,全市粮食总产110亿斤以上。调整农业结构。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270家,销售收入超亿元的88家。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投入水利建设资金15亿元,新增和改善灌溉除涝面积194万亩,解决了108万农村居民和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做好扶贫开发,129个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15万人实现脱贫。
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
全市城镇人口354.2万人,城镇化率46.8%。中心城区新建、打通和升级改造城区道路100条,完成了6条河道清淤扩容和3条河道贯通工程。开工建设汉梁文化公园、华夏游乐园,完成了火车站南广场、火车南站广场、金世纪广场升级改造工程,中心城区新增绿化面积338万平方米。先后开展了户外广告、门头牌匾治理、通信电力线路规范整治、三轮车电动四轮车专项治理行动,城市面貌有所改善。24个区位优势好、产业基础强的小城镇建设不断加快。完成了3160个行政村整治任务。
基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
打造综合交通体系,郑徐客运专线建设加快进行,商合杭高铁开工建设,连霍高速商丘段、商登高速建成通车,郑民高速正在强力推进。加强能源基础支撑,2×35万千瓦民生热电项目开工建设。积极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垃圾发电、生物柴油等新能源。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引进固定资产投资3亿元以上项目45个,总投资439亿元。重点项目完成投资990亿元,累计争取各类项目建设资金23.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110%。
持续深化改革创新
全市44大项201小项改革任务,已完成95小项,正在实施74小项。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市政府部门原保留行政审批项目208项,清理后保留111项。完善财税体制改革,统筹推进各项改革,理顺城区管理体制,强化创新驱动发展,全年共安排各类科技计划项目89项,争取重大科技专项3项,新增高新技术企业7家、省级创新团队2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别达到42家和32家。梁园、虞城产业集聚区申报省级高新区,已通过省科技厅专家评审。
切实改善人民生活
认真办好省定十项民生工程和市定十件实事,民生支出完成312亿元,占全市公共财政支出的80%。城镇新增就业6.5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4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意向签订率80%以上。新建、改扩建小学22所、初中1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开工各类保障性住房3.2万套。关停了一批污染严重、治理无望的企业。完成造林16万亩。淘汰黄标车1.8万辆。
2016“十三五”如何开局
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持续求进,好中求快”工作总基调,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目标,以开放招商、推动“双创”为突破口,以项目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产业集聚区建设、商务中心区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四化同步发展,为“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起好步、开好局。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提升工业发展质量,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高端消费品工业。
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和旅游、文化、健康养老、体育等生活性服务业。
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积极参与国家、省三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加快从区域、行业、企业推进“两化”深度融合。
推进农业稳步发展,实施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推广农业科技创新,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关键词:有效需求
扩大有效投资。释放民间投资潜力,扩大工业项目投资,把投资重点向工业技术改造、农田水利设施、保障房建设、交通、能源等方面倾斜。
扩大消费需求。推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积极培育通信、旅游、休闲等消费热点,发展健康养老、医疗保健等服务消费。扩大农村消费,推进农村商贸流通和市场体系建设。
扩大房地产需求。正确引导房地产消费,鼓励通过消化存量商品房安置棚改居民,完善农民进城购房政策,鼓励房地产企业调整营销策略,适当降低商品住房价格。从明年起不再新建公租房,主要通过发放货币补贴、由政府购买存量商品房解决。
扩大出口规模。引导外贸企业转型升级,培育年出口超千万美元的企业8家,5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22家,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超过195家。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2016年全市城镇化率计划达48.8%,城镇人口达362万左右。
中心城区重点实施高铁商贸区、商务中心区和古城文化区建设;对北海路、凯旋路、黄河路等城区道路进行新建、打通或提升改造;实施日月湖、内河、公园绿地和城区道路绿化;开工建设城市中心公园、商都公园、花博园等,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
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坚持产城融合、以产促城;抓好美丽乡村建设;发挥示范区的示范引领作用。
加快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落实好农民进城购房补贴政策,做好进城落户农民的社会保障、就医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务。加快县城和重点镇建设。抓好4个全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构建权责明晰、机制健全、以区为主、网格管理的城市管理新格局。
关键词:基础支撑能力
加快发展载体建设。2016年全市产业集聚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3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42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800亿元。全市“两区”完成年度投资100亿元,新增就业6000人。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交通领域,做好高铁配套市政工程建设;做好连霍高速豫皖界至商丘段改扩建工程前期工作;争取商丘机场、沱浍河航运工程夏邑段项目开工建设。加快2×35万千瓦民生热电联产项目建设,开工建设中电国际垃圾发电项目;推进电网升级改造。民生领域,加快推进市文化艺术中心、市体育中心、市实验幼儿园新园区建设,做好市委党校搬迁,以及商丘市民中心、商丘会展中心、市一高、市一中、商丘师院、商丘医专新校区、示范区三甲医院、市中医院门诊大楼、市中心血站建设前期工作。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任庄、马楼2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完成虬龙沟、小堤河、沱河3条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实施惠济河平原洼地治理工程,完成三义寨引黄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
关键词:改革开放
持续深化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成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完善财税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稳妥推进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设立创业创新专项扶持资金,加强社会征信体系建设。
推动重点领域科技创新。围绕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领域,重点在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等方向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扩大开放招商。办好2016中国·商丘国际华商节。力争引进国内外500强或行业龙头企业30家以上,引进投资3亿元以上项目50个以上。
抓好招商平台建设。加快商丘保税物流中心建设,做好铁路一类口岸的申报工作;建立大通关服务体系。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
继续实施“三大工程”。实施“蓝天工程”,加快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辆。实施“碧水工程”,组织开展重点河流环境综合整治。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围绕化工、钢铁、电力等传统行业,实施清洁生产,建立资源再生利用体系;推进种植业、养殖业、林业、水产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之间的循环链接。
着力保障发展容量。加强主要减排任务的宏观把控,开展环保专项执法检查,坚决对违法开工建设、违法投入生产、违法排污等环境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做好高速公路防护林、生态廊道网络、平原沙荒造林、农田防护林、城镇社区绿化、森林抚育与改造等工程。
关键词:保障改善民生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善灵活就业人员、城镇个体工商户等群体的缴费办法,研究农民工等中断缴费群体的参保措施。完善基本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保险市级统筹,制定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衔接措施。
做好扶贫攻坚。完成15.3万贫困人口的脱贫,完成130个左右贫困村的整村推进任务。
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按时完成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任务;做好商丘博物馆陈展及免费开放工作;继续开展“百戏进百乡”活动和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落实“全面两孩”政策。
深入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
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