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睢县:点燃“智”造“芯”引擎
光明日报客户端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丁艳 通讯员 任博文

制造业的智慧工厂无人“驾驶”、传统制鞋业机器“换芯”、电子科技“5G+”智力“蓄能”……从“底子”弱到“躯干”强,河南省商丘市睢县谋篇布局“先手棋”,做到了传统产业发“芯”芽,新兴产业有“智”感。

产业集聚能效显,县域经济“成高原”,一大批高新科技能源企业相继在睢县落地投产达效,各大产业正通过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激发勃勃生机。

D:\2024年\微信截图_20240411091930.png

1.6mm的超薄光伏玻璃仅25分钟下线、每平方8小时可发2℃电、年产能300MW(兆瓦),提前设定系统参数即可无人作业的“智慧工厂”大幅提升了企业30%生产效率。

从“制造”到“创造”再到“智造”,是发展制造业的必经之路。在商丘鸿大光电集团智能工厂,一片片超薄光伏玻璃有序地“流淌”在生产线上,机械臂在系统精准算法设定下挥舞作业,各种精密测试仪器和屏幕上显示的数据,让人目不暇接,科技感十足。

“智能设备”“核心技术”“创新成果”,这些关键词是新能源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长效发展的根本。河南鼎能科技锂电池全自动干燥线,其烘烤设备温度均匀控制在±1℃,破解了行业温度均匀性差、产能低下的生产瓶颈,目前国内产品市场占有率超六成,广泛应用于理想、蔚来、小鹏等众多新能源车企供应电池的生产线。

勇立科技潮头,创新引领发展,智能化这剂“催化剂”为睢县制造业添能增效。走进中乔制鞋产业园智能化生产车间,机械臂代替工人实施着刷胶作业,电脑压片机精准划线,智能生产线的引进既提高了安全性,也实现了各项工艺流程的高效精准。

“智能装备生产线的投入使用,完全打破了传统的制鞋生产模式,让耗材、人力、一致性等因素迎刃而解。”中乔(河南)体育有限公司总经理邹银芳介绍说,相较传统制鞋生产线,可节省电能、胶水等耗材使用量近40%,良品率达到了99%以上,日均产量可达1.7万双运动鞋,有效解决了企业用工压力,同时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提升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智能制造推动企业更新迭代、转型升级,如同“一池春水”,激活县域经济高质量、高效能发展。走进睢县科创产业园内的科创产品展示中心展厅,光影闪烁,机器人、智能家居、智能穿戴这些“科技整活儿”产品琳琅满目,处处给人扑面而来的“智能感”。睢县璞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主打集产品研发、生产、销售、进出口及技术服务于一体的生产智能手表、蓝牙耳机等出口型企业,其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智能生产线的运用超同类企业生产效率40%以上。

D:\2024外宣稿件\微信截图_20240514203315.png

睢县科创产业园自2022年以来,先后累计招引祈硕电子、鸿禧科技、亿科电子等电子信息企业36家,年产能突破3亿件。已经发展成为中原地区较具影响力的集通信技术研发、高端智能终端配套、电子设备应用、电子元器件生产、电子商务应用、外包服务、企业互通互联平台、商贸物流等相关联产业于一体的新型产业模式,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日新月异,被授予“国家智能终端特色产业基地”荣誉称号。

近年来,睢县锚定电子产业链落子布局,聚焦招引高精尖项目,坚持把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战略性、先导性产业来抓,成立招商队伍与多家电子企业深入交流、洽谈,组建“一对一”工作专班持续跟进招引工作,科创产业园、绿草地新能源产业园、昆山电子信息产业园等电子科技项目的先后落地,不断推进睢县电子产业链拓展延伸,加速打造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以智能科技赋能县域经济新活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未来产业是趋势,下一步,睢县将立足资源禀赋,优化产业布局,全力推进打造智能化县域经济体系高质量发展。”睢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主任刘克伟说。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丁艳 通讯员 任博文)

责任编辑 徐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