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睢县编办根据市编办安排,对《河南省事业单位分类目录(讨论稿)》(以下简称《目录》)进行了认真细致地学习、研究和讨论,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做好了三项工作。
一是认真细致学习、研究和讨论《目录》。我们组织业务骨干、精兵强将对《目录》所列的事业单位“类别”、“划分标准”和“机构名录”等三项内容进行了逐字逐句研读,对其应有的科学性、合理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等进行了认真剖析、讨论和研究。我们认为,本次省编办制定的《目录》具有广泛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为事业单位科学和合理分类提供了基本保障。主要体现在制定的事业单位类别“划分标准”上。正是有了这个“标准”,即使事业单位名目再多,只安依据其承担的社会功能,对照“划分标准”,参照“机构名录”情况,其所属类别很快就能找到“答案”,“划分标准”可谓是“万能钥匙”。
二是对《目录》提出了客观实际的建议性的意见和建议。我们重点针对《目录》中“机构名录”个别的事业单位分类表述方面和划分类别等方面提出了几条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并书面报告了市机构编制部门,为上级更加科学合理地调整规范《目录》提供了有关参考依据。
三是对全县各级各类事业单位进行了初步的模拟分类。我们利用1周时间对照《目录》制定的“划分标准”和“机构名录”,根据其所承担的社会功能,对全县共计825个事业单位进行了认真模拟分类。在模拟分类过程中,我们对一时难以划分类别的事业单位,对照《目录》经过集体研究和讨论或请示市编办科学合理确定其类别。通过模拟分类,使我们做到了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更对全县事业单位类别做到了“心中有数”和全面掌握,争取了重要的“主动权”,为下步将要正式进行的事业单位分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