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县小麦已逐渐进入越冬期,日平均气温低于3℃时小麦地上部基本停止生长,但阶段性气温回升至3℃以上仍可生根、长叶和分蘖。越冬期间促弱转壮仍有较大的回旋余地。指导各乡镇针对今年苗情特点,以“防冻保苗、促弱转壮”为中心,补短板,促平衡,因地因苗制宜做好防冻、防渍、补施苗肥等田管措施,确保小麦安全越冬,促进苗情转化升级。
一是早施苗肥促进转化。当前晚播麦田小麦叶龄在2.5叶左右,正是施用苗肥的最佳时期。应特别注意分类指导,因田因苗制宜。一般情况下,前期基肥较足、生长稳健、群体适当的田块,可不需要施肥。苗肥施用时期应掌握在3-4叶期,数量上应严格控制,一般亩追尿素5-7.5公斤;对前期肥料投入不足、迟播苗小苗弱或有脱力落黄趋势的田块,要适当增加施用量,确保基、苗肥占总施氮量的60%左右,以尽快促进苗情转化升级。严控小麦生长中期(6-7叶期)用肥,以确保3月中下旬拔节孕穗肥能顺利施用。
二是清沟理墒防止渍害。渍害是制约小麦高产的重要因素。要求各乡镇要抓住当前相对农闲的有利时机,发动农户全面突击清理内外三沟,确保沟系畅通。对至目前仍未开沟的田块要赶紧开沟,对已开沟未配套的田块要加深疏通,尤其要加开横沟竖沟,接通沟头,保持沟系畅通无阻,确保排水通畅,雨止田干,防止冬春连阴雨天气造成严重渍害,影响小麦正常生长。
三是镇压覆盖防冻控旺。镇压覆盖是促进弱苗转壮、防冻保苗的一项重要工作措施。对于玉米秸秆还田量较大、冬前镇压不到位、表土层疏松的麦田,可在表土层干燥时,选择冷尾暖头气温回升且无霜冻的晴天进行适度镇压,压实表层松土,弥合土壤缝隙,提高保墒防冻能力,但切忌在寒流天气来临前或土壤湿度大时镇压,以免机械损苗加重冻害,做到“干压湿不压,暖压冻不压”。对于部分群体偏大、已有旺长趋势田块,要进行一次镇压。
四是适时防治病虫草害。由于播后化除面积较小,很多田间杂草已逐渐大量发生。目前气温较低,霜冻天气时有发生,已不宜化除,以免发生冻药害,可待开春气温适宜时再进行化除。时间上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上中旬,当气温稳定在5-8℃以上时,及时对达标田块进行化除,切实控制杂草危害。要注意抢冷尾暖头,避开寒流用药。
据悉,今年秋播存在的播期跨度大、土壤水分含量高、苗情类型复杂等情况。据县农技站近日调查,全县小麦种植面积86.48万亩(强筋、中强筋小麦20万亩),比去年增加0.3万亩,其中一类苗43.24万亩、亩群体66万、分蘖2.4个,二类苗25.94万亩、亩群体52万、分蘖1.2个,三类苗17.3万亩、亩群体36万、分蘖0.9个,突出特点是旺苗和二类苗减少,一类苗、三类苗增加,播种偏晚地块苗情较弱,春管任务较重。一、二、三类苗比例分别为50%、3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