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睢县夏玉米正处于籽粒灌浆后期、即将大面积收获。夏玉米适期晚收对可高效利用光热资源、延长籽粒灌浆时间、提高产量和品质,提高玉米秸秆还田质量可有效提高麦播质量和粮食产量。市派科技特派员、睢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农技推广研究员王中玉支招夏玉米科学收获和秸秆还田技术。
适时晚收,增重脱水。一般夏玉米花粒期后50—60天,有效积温满足灌浆期所需,进入成熟期。玉米最佳收获期为腊熟末期,即籽粒基部和穗轴交界处出现黑层,籽粒乳线消失,果穗苞叶黄白并松散,植株中下部叶片变黄,基部叶片干枯,同时籽粒变硬并呈现出品种固有的色泽,含水率降至30%以下。一般日均温达16℃以下玉米灌浆速度明显下降,14℃以下基本停止灌浆。应根据品种特性、茬口要求和天气条件适当晚收,以延长10天左右收获为宜。建议在不影响种麦的前提下10月5至10日收获,不迟于10月15日,充分发挥品种高产潜力,加速果穗和籽粒脱水,确保丰产丰收。
机收减损,颗粒归仓。密切关注天气情况,做好农机手和农机具调配、收割机保养调试、晾晒和烘干储藏准备等预收前准备工作,及时完成收获。机械收获时应整村整镇、大面积连片推进,提高联合收割机工作效率。种植中晚熟品种和晚播晚熟的地块、玉米籽粒含水率超过35%时,采取机械摘穗,降低籽粒破碎率和机收损失率;收获后及时晾晒或烘干,籽粒含水率降至20%以下时,再用机械脱粒,以防霉变,保证产量和品质。种植早熟品种的地块或达到生理成熟、籽粒含水率低于25%时,可采用联合收获机直接脱粒收获,提高收获效率。收获后的玉米要及时晾晒或烘干,及时入库。秸秆还田,科学规范。秋收期间,玉米秸秆产生量大,小麦播种茬口紧,要重点提升玉米秸秆还田质量,规范作业流程,避免秸秆还田翻压太浅、抛洒不均、镇压不实,产生海绵层,造成下茬作物幼苗根系悬空,影响出苗和生长,甚至出现黄苗、死苗。要选用带有秸秆切碎和抛洒装置的联合收割机,一次完成玉米收获和秸秆粉碎抛洒等作业工序。粉碎长度5cm左右、成撕裂状,留茬高度≤8cm,粉碎长度合格率≥95%,漏切率≤1.5%;通过加装均匀抛撒装置板,控制秸秆抛撒力度、方向和范围,均匀抛撒,覆盖整个作业幅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