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县2025年夏玉米苗期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玉米苗期是指出苗到拔节这一阶段,苗期是玉米生长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管理目标是确保苗全、苗匀、苗壮 ,田间管理技术措施如下:
一、
及时巡田查苗,玉米3-4叶期间苗,去除病苗、弱苗、杂苗;若发现缺苗断垄(连续缺苗3株以上)情况,及时采用补种(生育期短于原品种)或移栽的方式进行补救;玉米苗期可依据植株长势中耕2到3次,第一次玉米2-3叶期进行中耕,深度8-10cm;第二次拔节期中耕,深度15-18cm,中耕刀具距植株10厘米左右。达到疏松土壤、增加土壤通气性,提升地温,促进根系发育、清除杂草的效果;
二、
常见的玉米田间杂草一般有马唐、狗尾草、牛筋草、稗草以及藜、苋、苘麻等。苗后化学除草应选择在玉米3-5叶期,杂草2-4叶期进行,除草剂种类要根据玉米田杂草类型进行选择、除草剂剂量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用量使用,不可随意增减;最好使用二次稀释法打药,即先用少量清水稀释溶解,再将其倒入打药桶倒水充分搅拌,亩兑水量30-40公斤/亩;建议保苗5000株以上的玉米田,在6-8展开叶时要进行化学调控,防止倒伏,药剂选用含乙烯利成分的玉米专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亩兑水量30-40公斤;注意:在施药时注意喷高不喷低,一扫而过,避免重喷。
玉米化学除草和化学调控优先选用肩背喷雾器或拉杆式喷药机作业,不建议使用无人机喷施,喷施时间应选在上午10点前或下午5点后的无风晴朗天气;若喷施后6小时内遭遇中雨及以上降水,建议雨后晴朗无风天气药量减半进行补喷。
三、搞好
密切关注玉米苗的生长状况,及时发现并防治病虫害。杀虫剂选用针对性强的,主要防治甜菜夜蛾、灰飞虱、蓟马、玉米螟、棉铃虫;如发现地下害虫咬食玉米幼苗根茎或滴灌带,可使用噻虫嗪、噻虫胺、毒死蜱等杀虫剂灌根、滴水进行防治;对于玉米苗期可能出现的玉米顶腐病等病害,可在发病初期用多菌灵、甲霜·噁霉灵水剂、氯溴异氰尿酸等药剂喷雾防治。
打过除草剂7天后,一定要重点防治好玉米粘虫和钻心虫,可选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40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0~50毫升或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8~12克对水30~45公斤,均匀喷雾。也可用功夫菊酯+甲维盐、氟铃脲+高效氯氰菊酯等。
四、旱浇涝排,
玉米苗期耐旱怕涝,一般不需要浇水。但土壤干旱应及时浇水,以保证幼苗生长;同时遇降雨过多,要及时排水,防止田间积水导致幼苗根系缺氧、生长不良甚至死亡。玉米化控作业结束后5-7天,进行肥水管理;结合玉米苗情每亩追施氮肥10~15公斤,结合土壤墒情每亩浇灌15-25立方米的水;拥有水肥一体化设施的可以先滴清水,中后期施肥,水肥一体均匀滴施。
睢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2025年6月2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