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丰收的乡村,田埂间生机盎然。睢县德商村镇银行组织全体员工开展“走村入户、”普惠专项走访活动。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一场场“接地气”的摸排工作有序推进。他们带着政策、扛着责任,走村串户与村民拉家常、问需求、核信息,用脚步丈量乡村金融需求的“广度”,用细心摸清村民生产生活的“底数”,为精准对接金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筑牢基础。
往日乡村金融服务的难点,在于“信息不对称”;突破点,在于“精准摸实情”。部分村民因缺乏清晰的信用记录、金融需求表达不充分,难以获得适配的信贷支持;银行也因对乡村产业特点、村民家庭情况了解不深,无法精准设计金融产品。如今,我行工作人员主动下沉服务重心,对接村委了解实情,收集村委领导提供的各个村民不同的信息,逐户进行对接,将摸排工作搬到田间地头、村民家中。
在摸排现场,我行工作人员的身影活跃在各个角落。面对在家务农的村民,他们会详细询问种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品类、规模、资金周转节点,比如“今年种了多少亩小麦、玉米、大蒜、平菇等?化肥、农机的开支大概需要多少?”;遇到在外务工的村民,便通过电话耐心了解收入稳定性、未来返乡有无做经营的规划;对于有经营需求的农户,还会实地查看养殖棚、农产品加工点,核实经营规模与实际需求。同时,工作人员还会逐一核对村民的家庭人口、联系方式、资产负债等基础信息。“以前银行离我们远,有需求不知道找谁;现在他们主动上门,连我们明年想扩建种植基地的资金需求都记下来了,心里特别踏实。”一位种植平菇村民的话,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
这场摸排,摸的是“需求”,更是“信任”;连的是“数据”,更是“民心”。通过摸排,我行不仅建立起了详实的村民金融服务档案,更摸清了乡村产业发展的“脉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