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种激情让我们感动,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铭记在心……。
回顾历史,记录永恒。难忘烽火岁月,无数革命先烈,不畏艰险,挥洒青春热血,铸成了一座不朽的丰碑,烈士不朽的生命已成长参天的绿色。
牢记历史,面向未来。激情依然燃烧,壮志雄心飞扬。让历史告诉未来——奋进、探索永不停滞,让我们告诉未来——红色江山的建设代代相传!
——采访题记(2010年7月)
追溯难以忘怀的历史
□ 汪方勇
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为了纪念睢县解放的历史性时刻,丰富、充实睢杞战役纪念馆陈列内容,7月11日至15日,睢县民政局、睢县县委宣传部组织有关人员,沿着共和国第一大将---粟裕战斗的足迹,走访参加睢杞战役战斗的老战士,征集和整理革命文物,重温了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的激情岁月,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
■追思淮海战役英灵
炎炎烈日,挡不住追寻的步伐;滚滚热浪,减不了缅怀革命先辈的激情。按照计划,我们首先来到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江苏省徐州市淮海战役纪念馆。站在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脚下,仰望塔身顿觉自己的渺小。塔身正面,镶嵌着毛泽东亲笔题词:“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九个镏金大字。上端雕刻着由五角星照耀下相交的两支步枪和松籽绸带组成的塔徽。塔座正面镌刻着碑文,两侧为大型浮雕,右侧是人民解放军一往无前的英雄形象,左侧是人民奋勇支前的壮丽情景。塔下角亭环抱的围廊里,镌刻着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及三万多名烈士名录。
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不仅是光荣历史的见证,也是激励后人的丰碑。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60万中国人民解放军与80万国民党军主力在广阔的黄淮平原上展开了淮海战役,经过65昼夜的浴血奋战,人民解放军共歼敌55.5万余人,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成为决定中国命运的大决战。
在此之前,发生在睢县、杞县地区的睢杞战役是大决战进行曲中的序曲。61年前,我华野外线兵团和中野一部,在粟裕将军指挥下,于睢县、杞县一带同国民党军邱清泉、区寿年、黄百韬三个兵团进行了殊死搏斗,歼其5万人。此役改变了中原战场形势,为解放军转入战略决战奠定了良好基础。
坐落在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南侧的五位人雕分别是淮海战役的5位总委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和谭震林。粟裕将军的骨灰撒放在纪念塔下的一片松林中。望着漫山苍松翠柏,脑海里不禁浮现出粟裕的诗:“松苍敢向云争立,草劲何惧疾风寒。生死沉浮寻常事,乐将宏愿付青山”。
粟裕将军心系老区人民,心系无数流血牺牲的革命先烈。1984年2月5日,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留下遗嘱,将自己的骨灰撒在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与长眠在那里的战友们在一起,其中就包括淮海战役主战场徐州和睢杞战役的主战场睢县。如今,将军的骨灰永远在睢县这片革命的热土上茁壮着百花的烂漫,松柏的长青。
走进新扩建的淮海战役纪念馆,在征得管理人员的同意后,我们认真对相关文物和图片进行了拍照录像。穿行于血与火的虚拟空间,踏寻战场上惊心动魄的一幕幕,重温淮海战役的整个历程,心中感慨不已!
这场战争不是武器的较量。国民党有那么多受过专门训练的精锐部队,有那么多飞机、大炮等先进武器;而共产党只有步枪和自己制造的炮弹,无论是军队还是武器装备都无法与国民党相提并论。但结果呢?国民党内部各有各的如意算盘,而共产党万众一心;国民党军纷纷投奔共产党,而人民解放军的队伍不断壮大;国民党不得不宣布失败,而人民群众为胜利欢呼。中国共产党有一个制胜法宝是国民党无法得到的,那就是人民的拥戴。
看看老百姓是怎样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人民解放军的,冰河里的人桥,妇女担架队,妇送夫、母送子到战场这一个个感人故事就是在为胜利做铺垫。那一双双军鞋是妇女们一针一线按严格的规格要求做出来的,为了让战场上奋战的战士们有鞋穿,她们日夜不停地工作,手被线勒出一道道血痕,但没人会因此而停止工作。这,就是人民的母亲!陈列的一辆辆小车就是人民运输物资的唯一工具,一切物资都是靠群众一车一车往前线推。陈毅元帅曾经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子推出来的”。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些见证了重大历史转折的小推车静静地安放在纪念馆显眼的地方,破旧、古朴,却透出战争年代的坚韧。俗话说:“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场战役就是一个例证。
■追寻将军足迹
沿途第二站,我们来到了位于江苏省海安县的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迎面映入眼帘的是“天下第一奇碑”——苏中七战七捷纪念碑,它构思独特,用建筑艺术语言再现了苏中战役的辉煌胜利。碑身是古铜色花岗岩砌成的一把刺刀,高27米,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刺刀”。
苏中七战七捷又称苏中战役,1946年7月13日—8月27日华中野战军在粟裕的指挥下,以3万兵力迎击美式装备的国民党军12万之众,连续作战七次,仗仗奏捷,取得歼敌53000余人的胜利。苏中七战七捷在政治上、军事上具有极其重要意义,它书写了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典范篇章,加速了解放战争胜利进程,彰显了苏中军民伟大力量,表现了粟裕非凡的军事指挥才能。
粟裕将军被称为淮海战役第一功臣。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规模最大,歼灭国民党军最多的一次战役,也是决定现代中国命运的南线大决战。在黄淮之间发起大的歼灭战建议由粟裕提出,淮海战役的名称也是由粟裕提出,这也是唯一由战区领导人命名的中国命运大决战。淮海战役歼敌55万人,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歼敌44.3万人。斯大林在记事本上写道:奇迹!奇迹!毛泽东平静地说:淮海战役,粟裕同志立了第一功!粟裕自谦:我只是沧海一粟。在缔造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22年战争的前进路上,他从战争学战争,独立指挥作战,创造了深邃的战略思想和独特的军事指挥艺术,粟裕成为常胜将军的代名词。党中央、中央军委高度评价粟裕为杰出军事家。国内外军事学术界一致公认粟裕“特别善于组织指挥大兵团作战”。粟裕是一面镜子,二让司令一让元帅,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永远闪耀;粟裕是一个标志,六次负伤,身残志坚,忧国忧民,在共和国公民心中永远铭记。粟裕六十革命实践表明,粟裕无愧于世界名将、中华战神的光荣称号。
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的几位负责同志听说我们是从粟裕将军战斗过的河南睢县远道而来,非常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并赠送了数件文史资料。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以其史料丰富而立足于纪念馆之林,馆里收藏了苏中战役期间大量文献史料和实物,其中有许多都是国家级革命文物,是研究苏中七战七捷和粟裕将军的重要基地,同时它是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这里,名贵的树木,奇异的花卉,常绿的草坪,如镜的水幕,变幻的喷泉,闪烁的灯光,把纪念馆装扮得多姿多彩。徜徉其间,有美妙的音乐相随,令人心旷神怡。
■寻找共和国功臣
在海安稍作停留后,根据之前到睢县调研睢杞战役的原中国人民解放第二十四军的同志提供的线索,我们于7月13日来到浙江省嘉兴军分区干休所,寻访在当年睢杞战役龙王店战斗中活捉敌中将区寿年的老战士印永鑫。在和干休所的同志接洽后,得知老人四月份就已经患病在杭州住院,我们不免为老人的病情暗暗着急。干休所的同志随即把印永鑫的长子印杰约来,印杰在和杭州住院的父亲电话联系后,热情把我们领到父亲的家中,找出父亲精心保存的文案资料,让我们查阅拍照。
翻开一页页发黄的文档,我们仿佛走进时空隧道,回到那激情燃烧的岁月,全国战斗英雄印永鑫的轮廓逐渐清晰:印永鑫,汉族,江苏省泰兴县人,1926年11月出生,1942年8月入伍,1944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7月,华东野战军授予他“华东一级人民英雄”荣誉称号,授予称号时任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十八师五十二团三营八连二排排长。印永鑫是一名出色的战斗英雄,作战机智勇敢,英雄顽强。1948年7月1日,在豫东战役龙王店战斗中,他带领全排连续突击,逼近敌兵团指挥所,以猛烈的火力截击突围的敌坦克和逃敌。他不顾右手负伤,举着手榴弹爬上一辆坦克,活捉敌中将区寿年、兵团参谋长林曦详。印永鑫曾荣立一等功1次,1950年光荣地出席了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现在浙江省嘉兴军分区干休所离职休养,离休前为第二十四军七十二师二一四团副团长。
看到这些,我们非常激动,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踏破铁鞋无觅处!然而,随后看到的一张荣誉证书又带给我们更大的惊喜,这就是1948年7月,华东野战军授予印永鑫“华东一级人民英雄”荣誉称号的证书原件。这张证书是一件珍贵的革命历史文献,尤其对于研究、考证睢杞战役尤其重要。在和老人电话联系后,老人同意将复印件赠送睢杞战役纪念馆。
印杰告诉我们,父亲一生为人低调,从未和人谈起这段人生经历,就连自己也毫不知情。也许是心灵感应,就在我们赶到的前一天,老人才刚刚吩咐子女将自己珍藏一生的文档整理好。
我们的心情不由沉重下来,老人已年逾84岁,又患病多日,很有可能不久辞别人世,有必要和老人直接面谈,交流沟通,于是,我们辞别印杰迅速赶赴杭州。
■跨越时空的回忆
在杭州一一七部队医院病房内,我们终于见到了老英雄印永鑫。他虽然年事已高,疾病缠身,步履艰难,但耳聪目明,思维敏捷,依然保留了特有的军人气质,当年身经百战的风采一览无遗。我们送上带来的慰问品,代表睢县人民向老英雄表示问候。印永鑫握着我们的手,激动的连声说道:“你们是河南睢县的吗?我一直在等着你们啊!”
此时已经是晚上九点多种,为了不影响老人的正常休息,我们于次日对他进行了专访。面对着摄像镜头,老人的思绪渐渐回到了炮火纷飞的峥嵘岁月……
1948年6月27日至7月6日,豫东战役的第二阶段——睢杞战役在睢县境内的西陵、蓼堤至董店、帝丘一带展开。国民党区寿年兵团部及七十五师师部和十六旅四十六团猥集在睢县龙王店。 7月1日下午,粟裕向突击集团发出了总攻龙王店的命令。当晚20时,炮火猛轰龙王店。密集的弹道划破夜幕,大地在剧烈颤抖,敌阵地上顿时火光冲天、硝烟弥漫。开战不过几个小时,敌军防线就被解放军多处攻破,并逼近到区寿年的指挥部附近。区寿年见大势已去,慌忙严令残部顶住,自己却爬进坦克欲悄悄逃跑。
印永鑫时任六纵十八师五十二团八连二排长。他带领战士正由东门突进镇内时,发现街心有4辆坦克高速向他们冲了过来,许多人第一次见到这样的“铁乌龟”,颇有点孙猴子吃西瓜——不知如何下口。战士们本能地用步机枪向它猛烈扫射,有的像打步兵一样,咬牙切齿地投出去一颗颗手榴弹,可是坦克却带着身上飞溅的火花,伴着“轰轰”的声响,仍然一个劲地向前冲。
就在此时,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原来国民党军在东门构筑防御工事时,为防止解放军突破,用大量的草袋子装满着土把门严严地堵死,这会儿却堵住了坦克的去路,真是“作茧自缚”。
印永鑫看到一辆墨绿色全新美制坦克左冲右撞寻找着逃生的缝隙,如同一只被猎人追赶的野兽。就带着五班副班长许超等战士很快追上这辆坦克,印永鑫利用在土围上居高的位置,飞身一跃,跳上坦克炮塔,不料,坦克炮塔突然猛转,炮管像根横扫的铁柱,一下把他甩了下来,使他左肘负伤。
印永鑫忍着剧痛再次爬上坦克,立即趴在后面平板上,稳住了身子。印永鑫一面随坦克移动,一面愤怒地用手榴弹猛敲上盖,高喊:“快停下来,缴枪不杀,不停我就炸死你们!”“别炸,别炸!我们缴枪!”坦克终于缓慢地停了下来。一个瘦高个子从炮塔里缓慢地伸出脑袋来,此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国民党中将司令官区寿年。 接着,区兵团的参谋长林曦祥也从这辆坦克里爬了出来。敌七十五师师长沈澄年在另一辆坦克里也被活捉。 7月2日拂晓,龙王店战斗胜利结束。
印永鑫回忆说,龙王店战斗打得极为惨烈,战场上尸体遍地,连踏脚的空地也没有,到处沾满了鲜血。仅他所带领的二排就牺牲了近20名战士。想起长眠在睢县大地的战友,老人不禁感怀落泪。
印永鑫动情的说:“建国以来,亲眼看到了国家日新月异的变化,感到无比欣慰,我们出生入死为的啥,不就是为老百姓能安居乐业吗,现在国家发展这么快,我高兴!我一生一直有个最大的愿望,就是到睢县龙王店、杨拐、陈小楼等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去看一看,为牺牲的战友上一炷香,洒一杯酒。可是现在身体不允许,怕再也没有机会了……”。
■尾 声
采访结束后,从历史的巡礼中走出,沐浴着炽热的阳光,眼前是无数个革命前辈高大的身影。
他们,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等时期抛头颅、洒热血;他们,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无私奉献;他们,在改革开放时期为国争光、为人民谋利益、不断开拓进取;他们,心系关心下一代事业,为青少年的成长发挥着自己的余热。
在他们身上,有一道道光芒在闪烁,那是为了新中国成立和祖国统一忠诚无畏的崇高精神,那是为了祖国的建设事业无怨无悔的崇高品德,那是在改革开放中以国家和人民利益至上、开拓进取的爱国情怀!
他们,有的已经离开了我们,有的还在我们身边;他们,不应被我们遗忘,他们永远活在我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