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就业推动产业,商丘人力资本优势闻名全国。
■ 就业是民生之本。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党的十七大报告
夏收的豫东大地,与本地农民一样忙碌的,还有新从各省回乡创业的外出务工人员。在河南商丘这片大地上,出现了一批享誉全国、世界一流的特色产业、特色企业:占世界60%产量的虞城钢卷尺,占全国70%的柘城金钢石微粉等。
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就业推动产业,商丘人力资本优势已经逐渐闻名全国,走向世界。
“把人口压力变为人力资源优势”
作为农业人口大市,商丘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东张西望”的发展战略:向东张开双臂,积极对接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桥头堡;向西眺望郑汴,主动融入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成为中原经济区东部战略支撑,真正变边缘为前沿,变传统农业地区为新型工业地区,构筑中原经济区东部战略支撑。
“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增创新的竞争优势。人是生产关系中最关键的因素,我们将通过劳动意识、劳动技能双提升,变人口压力为人力优势,变人力资源为人力资本优势,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就业带动产业。”商丘市委书记陶明伦说。
以培训带动就业。市委、市政府认真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目前全市已建立了6个年培训能力2000人以上规模的公共实训基地,从制冷、食品、种植等专业着手,培育技术能手、能工巧匠、经营能人。以各级各类职业院校为依托,先培训后就业,大规模提升劳动力素质。通过政府引导,培训引领,近年来举办各级各类培训3500多期,实现了200多万人就业。
“商丘政策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太诱人了!”夏邑县大洋纱厂总经理钱瑞平说。他们考察了全国8个城市,就是看中了商丘有一大批懂技术、重责任的技术工人,才最终决定把纱厂从张家港迁到了夏邑县,现在他们的缝纫线产量达30多万锭,位居世界第一。
“他们勤劳能干,我们放心”
香雪海集团公司本是浙江慈溪的制冷企业,在考察了长江以北三省的10多个城市后,董事会决定把香雪海集团整体搬迁到商丘民权,公司总经理赵鹏不无骄傲地说:“我自身就是商丘人,我们实干守信的品行已成了诚信招商的品牌。”
高素质人力资源优势,源自商丘“以优质人力资源支撑带动产业发展,以优质社会保障服务促进经济腾飞”的“双优”战略,他们整合培训资源,兴办实训基地,培养高素质人才。
“过去一职难求,现在万岗虚待”。近年来,商丘市各级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先后与国内知名IT企业华为集团、TCL王牌、广东松下等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并进行就业对口安置,就业率100%。
对回乡务工农民创业,商丘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记者在睢阳区冯桥乡李油庄村“人力资源保障联络站”看到,市人社局的五项帮扶创业承诺吸引了很多当地农民前来咨询,区人社局就业训练中心主任贾文华介绍,人社局通过培训、发放小额担保贴息贷款、项目跟踪服务等,为创业人员贴心办事。
大规模的素质技能培训,使商丘庞大的农村人口有序转化为现代工业、农业需要的产业劳动者,并在不间断的提升增强过程中,形成了商丘务工人员“实在、实用、实干”的品牌效应。
“商丘好人享誉全国”
2010年3月3日,全国两会期间,河南代表团在驻地举行河南籍进京务工人员座谈会,海内外数十家媒体参加采访。30多名务工人员讲述了各自在京城闯荡奉献经历后,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动情地说:“正是由于你们这些在外面的普普通通、踏踏实实、不畏艰难、侠肝义胆的河南人,凭借自己善良的心灵、勤劳的双手、顽强的毅力,用自己一点一滴的行动,用自己满腔的热情,为国家建设增光添彩。大家因身为河南人而自豪,因身为河南人而光荣,树立了河南人在外的良好形象。充分体现了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的责任感。”
“三平精神”在商丘务工人员身上得到充分的弘扬和体现:在温州打工的商丘睢阳区农民李学生为救两个少年,牺牲在金温铁路火车轮下,事迹传遍全国;睢县“傻子超市”老总曹伟在辽宁葫芦岛市设立爱心基金,9年救助600名贫困学生,被评为“辽沈道德模范”;民权农民“贩菜哥”王超华在石家庄务工时,为还失主6000元,在刺骨寒风中等待5小时,最终把钱物交给失主……
商丘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长贾瑞琴说:这些祖籍商丘、在全国各地务工的商丘人为“三平精神”和“普普通通、踏踏实实、不畏艰难、侠肝义胆”的河南人形象作出了最好诠释。
“商丘好人”现象不断放大,正在形成全市向上向善的道德力量。近3年来,有11人荣登“中国好人榜”,人才品牌效应享誉全国。
从人口大市到人力资源强市,“人口”这个稀缺资源成了资本优势。今年一季度,在河南省17项主要指标增速中,商丘有13项位居全省先进行列,9项位居全省前三位。1至5月份,商丘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速位居河南省第一位。
(本报记者 刘先琴 本报通讯员 张鸿基)
(更多内容见4版《大图解》专版、6版新华社专稿《改革向纵深推进关键领域取得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