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30日,我以75岁高龄,骑自行车,冒酷暑,到距睢县县城约40里的后台乡小姬村,访问了历经两万五千里长征,参加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关长云老人。已经92岁高龄的老人,身板还相当硬朗,头脑还相当灵活,思路还相当清晰,语言还相当流畅,对战争年代的往事还记忆犹新。对关长云老人经历的千辛万苦和光辉事迹,我倍受鼓舞,激动不已,以此写出这篇文章。
现年92岁的老红军战士关长云老人,是后台乡小姬村人,原籍是四川省青川县东风乡。1935年,红军万里长征途经他的乡村时,由于家庭贫困,生活所迫,年仅14岁的关长云挥泪告别了父母,参加了张国焘、朱德率领的红四方面军。他当时的团长是李葆华。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合,党中央于1935年6月下旬,在两河口召开了政治局会议,又于8月上旬,在毛尔盖再次召开了政治局会议,重申了北上抗日的正确方针。会后,党中央决定将一、四方面军混编成左、右两路军。右路军,由一方面军的一、三军团和四方面军的第四军、三十军组成,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率领;左路军,由四方面军的第九军、三十一军、三十三军和一方面军的第五军团、第九军团组成,由张国焘、朱德、刘伯承率领。两路军同时北上。关长云所在的部队,调整到了毛泽东率领的右路军,师长为李天佑,政委为杨勇。
跟随党中央毛泽东万里长征
据关长云老人回忆,他跟随毛泽东主席和中央领导人长征时,印象最深、最艰难的就是爬雪山、过草地。当时气候并不太冷,但雪一落到山路上就溶化了,路上有溶化的雪水,有没完全化的雪,所以,走起路来特别滑,很难走,非常消耗体力。爬雪山虽然只有一天半的路程,但却走了两天多,感到特别累,加上饥饿,多数战士走不动,只想就地休息。首长见大家这么疲劳,就让就地休息。谁知同志们一坐下,或一躺下就睡着了。不知道白天与黑夜温差大,睡下去的部分战士第二天就起不来了,就这样,死去许多战士。关长云所在的班,一夜间就死了3名战士。这是长征以来,除了战斗,非正常死亡最多的一次,部队减员大约近四分之一。
爬雪山之后,又一次遇到了艰难。大军正往北行时,前面出现了一望无际的水草地。别看水不深,但却给长征的红军制造了天大的麻烦。这里的水草地,泥土松软,淤泥很深,一旦淤住了脚,就很难拔出,越是用力拔,越是陷得深,而且有人拉你,他也同样陷进去,直到淹没了头顶。关长云所在的连队,就这样死了不少同志。他亲眼看到一个战士牵着一匹驮着武器的马过草地,那匹马由于负重,前蹄陷进去了,这位牵马的战士见马拔不出蹄来,就拼命的用力拉马,结果他一用力,自己的脚也陷进去了。最后,那匹驮武器的马慢慢被淤泥淹没,那名牵马的战士,也被泥水吞没。因为对陷进水草地的人畜基本上无法抢救,所以,陷进去的战士,就这样牺牲了。每当这时,我们的广大指战员都是非常无奈,极其难过的向他们告别。
过草地时还有饥饿的威胁,吞噬着广大指战员的生命与身体。过草地前,上级首长已经预见到草地难走,就用银元向当地少数民族购买了一部分青稞,炒成面粉或原粮,每个指战员分带三天的口粮,谁知三天的路程,一下走了七天。由于草地难走,特别消耗体力,仅一天就吃完了所带的干粮。这样,饥饿、疲劳就严重、无情的摧残着广大指战员。刚断粮时,有少数指战员不敢放开吃,从牙缝里节约了一点,便像宝贝一样藏在衣袋里,见到饿得实在走不动的战士,就发扬阶级友爱,把自己舍不得吃的口粮,送到生命垂危的战士口中,这样就挽救了一些战士的生命。然而,杯水车薪,还有几天的路程,带着饥饿、疲劳,还坚持一步一步往前行。最后,实在饿不上去了,首长就发动大家吃身上的皮带,马背上的座鞍,还有野生的葱花,或可以食用的野菜。到能吃的东西都吃光了,中央首长及毛主席掉着泪,决定把乘坐的战马或驮东西的骡子杀掉让大家分吃。战士们听说要杀掉与自己朝夕相处的爱马,都纷纷流着泪说,我们不饿,坚决不杀爱马。中央首长见战士们不杀战马,毛主席、周副主席就决定先杀跟随自己多年的爱马,挽救战士们的生命,并且中央首长都走到广大战士们中间,鼓励大家相互帮忙,克服困难,战胜饥饿,打起精神,坚决走到陕北根据地,到达抗日前线。在中央首长的鼓励下,广大指战员发扬革命的大无畏精神,克服种种难以想象的艰险与困难,我们这支衣服灿缕,身体虚弱的队伍,竟像一股铁流,奇迹般的走出了险恶的草地。毛主席、周副主席率领的中央右路军,于1935年10月,终于到达了陕北,与刘志丹、谢子长率领的陕北红军会师。1936年10月,由任弼时、贺龙、关向应率领的红二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后,共同开往陕北,实现了三大主力红军会师,胜利的结束了长征,为中国革命保存了一批红色种子。就是长征保存下来的这批革命种子,后来成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骨干。关长云就是这些革命火种的一员。
驰骋抗日疆场 关长云奋勇杀敌
由于日军侵华战争步步逼紧,我国的山东、东北、河北、绥远数省已相继被日军侵占。这时候,中国国内的阶级矛盾,已经转化为民族矛盾,中国人民的共同敌人是日本侵略者。经中国共产党人的努力,促成了国民党与共产党建立了联合抗日统一战线,经国、共两党协商,把陕北的红军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把长江南北的共产党游击队编为新四军。八路军由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叶剑英、左权分任正副参谋长,任弼时、邓小平分任正副政治部主任。总兵力45000人,下编为三个师,即: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政委罗荣桓;120师,师长贺龙,副师长肖克,政委关向应;129师,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政委张浩,后改为邓小平。关长云被编入115师686团,团长李天佑,政委杨勇。关长云是该团一营的通讯员。
参加平型关大战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从陕北立即出发,东渡黄河,开赴华北抗日前线。1937年9月25日,115师在山西平型关配合国民党阎锡山军,参加对日军精锐坂垣师团第21旅团作战。由于阎锡山军未能按时参战,实际上成了115师单独作战。115师按时到达平型关,林彪师长将全师部队埋伏在日军必经山沟的两侧山上,处于居高临下的绝对优势。
李天佑,杨勇的这个团设伏在半山腰。战斗未打响前,关长云奉营长的命令,给团部杨勇送信。半山腰的羊肠小道非常难走,关长云克服种种困难,按时把紧急信件送到了杨勇的手里,保证了战斗准时发起。关长云所在的一营埋伏在半山腰上,距沟底只有30来公尺,全营伏在草丛里,聚精会神等待着日军的到来。大约上午8点钟的时候,日军的汽车队出现了,战士们欢喜若狂,很想一下冲下山与日军拼搏,但事先有严格的命令,敌人的车队不全部进入伏击圈,不准开枪。眼看着日军的汽车一辆一辆过去,战士们握枪的手都冒出了汗,就是听不到开枪的命令。大概是日军的车队全部进入了伏击圈,只听三声清脆的枪响,整个20多里长的峡谷两侧,几乎是同时爆发了山崩地裂的枪弹声。关长云从参军入伍,这是第一次参加打仗,刚开始不免有些心慌。他见老战士个个奋勇杀敌,自己也不再心慌了,对着日本鬼子的汽车队甩开了手榴弹,一颗颗落在了日军的汽车上,眼看着汽车上冒出滚滚的黑烟、火光。这时关长云心里那点惊慌一下全部消失了,而后则是一个劲的投弹、射击。115师突然的全线枪弹声,一下把敌人吓懵了,开始是惊慌,在汽车上活蹦乱跳,死伤了大部分。而后,从惊慌中镇定下来,日军的军官挥舞着战刀,狂叫着跳下汽车伏在地上组织抵抗。115师的指战员见敌人组织抵抗,又是一阵火炮、手榴弹杀伤。日本鬼子被打得哇哇乱叫,四处乱窜,八路军将士立即枪上刺刀,一齐冲下山去,把剩下的鬼子基本消灭,只有少数作了俘虏。这次平型关战斗,歼灭日军坂垣师团第21旅团3000多人,打毁日军汽车30多辆。八路军首战告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振奋了全国人民抗战的信心与决心。
关长云参军后第一次参加战斗,表现勇敢机智,毙敌多人,受到了首长和同志们的表扬和称赞。
鸡公岭伏击战 关长云受重伤
在平型关战斗后的约两个月,关长云所在的团,在团长李天佑、政委杨勇的指挥下,又在山西宗县鸡公岭打了日本鬼子一个漂亮的伏击战。这天一早,日军的9辆汽车开进了这个团的伏击圈。突然一阵猛打,本来这个车队是运送战略物资的,没有多少兵力保卫,只二十分钟就被消灭了。八路军战士冲过去,立即抢运走了全部物资,而后放火烧掉了汽车,等关长云所在的排烧完9辆汽车中的6辆时,日本鬼子的援军也赶到了。关长云和一部分战士还未来得及撤退,就被日军包围,并被打倒,子弹从左脸下部穿进去,从脖子右上半部出来。由于失血过多,关长云倒在地上昏迷过去。日军误认为他已死亡,用脚踢踢,用刺刀挑到路边就走了。日本鬼子走后,当地农民见是八路军战士受了伤,就立即抬回家抢救。几天后,又送到了八路军后方医院。经半年的救治,伤治愈后他及时回到了原来的部队。
转战鲁西南
1939年,关长云所在的686团,由晋西转到晋东,经整编,团长李天佑率两个营,进击鲁东开辟新战场;剩下关长云所在的营进入鲁西南的济宁、郓城、东平一带,营长是周海滨,教导员是戴云生,政委杨勇留下指挥这个营。根据地方党组织通报,郓城一个汉奸团,团长姓汤,仗着日军的势力,气焰相当嚣张,认贼作父、鱼肉乡里,杨勇与地方部队共同打响攻击郓城的战斗。经数小时激战,攻开郓城,全歼汉奸守敌,并活捉了这个姓汤的团长,在人民群众的强烈要求下,这个汤团长得到了可耻的下场。
1940年,日军1个营的兵力,从济宁出来侵占了梁山,经常在当地烧杀抢掠,并对八路军鲁西南游击区构成威胁。经侦察,已经掌握了日军的兵力部署,杨勇决定拔掉日军梁山的这个据点。这时杨勇率领的这个营,已经发展成了一个团。战斗从上午发起,一天攻击数次,均未奏效。杨勇调整攻击策略,让关长云率领他的第二排,迂回到山头的北面攻击。半夜时分,日军见前后受夹击,先是慌了手脚,后见伤亡惨重,就撤出战斗向山下逃窜。
天明后,杨勇的这个团登上山顶,见残余的日军在山脚下,有小炮三门,轻重机枪几十挺。八路军战士居高临下,用各种火器一齐开火,立时,日军倒下一片。但残余的日军拼命的保护武器不肯逃跑,并企图抢走重武器。八路军指战员岂能让即将到手的重武器让日军抢走,于是更加强了各种火器的扫射。日本鬼子见抢走武器无望,剩下的20多个人就向济宁逃跑了。这样,杨勇团就拔掉了日军在梁山的这颗钉子。关长云排在这次战斗中立下了战功,受到了团、营首长的表扬。
1940年8月20日至12月5日,八路军先后集中了105个团,约30万人,对日本鬼子发动了著名的"百团大战"。历时三个半月,共作战1824次,毙伤日军20060人,俘虏281人;毙伤伪军5100多人,俘虏18400多人。另有日军47人携枪投诚,伪军1800多人反正。"百团大战"的胜利,给日伪军以沉重的打击,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斗志,增强了战胜日本侵略者的信心。关长云随部队始终参加了战斗。
1941年,部队整编,关长云所在的营被编入黄河支队第10团,支队司令员是张国华。这支部队活动区域主要是冀东、豫北和鲁西南,配合兄弟部队,给日本鬼子以沉重的打击,取得了巨大的战果。
组建南下大队 支援"水东"抗战
1944年春,为了支援"水东"抗日根据地军民抗战,华北军区首长决定组建南下大队,大队长姓陈,副大队长柴宏泉,教导员石璜。这时的关长云是警卫营二连连长,从黄河支队调出,编入南下大队。南下大队共有三个连,由"水东"军分区司令员余克勤、政委袁震率领,进入"水东"。
南下大队过了陇海铁路,到达民权县西南的杨城村。司令员发现民权汉奸大队驻地无坚可守,大队长杨某又是一个好色不问事的笨蛋,于是决定打南下的第一仗,以南下大队担任主攻,由地方克威大队配合。战斗从下午一点钟打响,一直打到太阳落,把这个汉奸大队的200多人全部歼灭,活捉了杨大队长。由于敌人顽抗,南下大队也牺牲了52名战士。余克勤司令员非常恼怒,命令战士立即把这个汉奸队长枪毙,给我军牺牲的52名烈士祭灵。这52名烈士,长眠于杞县烈士陵园。
南下大队到达"水东"睢、杞、太地区后,立即组织扫荡日伪军据点,先后攻打了长岗、河堤、白庙等伪军据点,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
1945年,根据"水东"军分区余克勤司令员和袁震政委的决定,由南下大队、王广文大队及通许县毛翠林大队,分别为第一、二、三营,组建军分区第30团,王广文任团长,苗丕一任政委,关长云任30团副营级侦察、通讯参谋。
30团组建后,打了许多漂亮仗,关长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歼灭通许县曹茂林汉奸大队。这个汉奸大队有一千多人,曹茂林异常凶狠,自称司令。要想消灭这个大队,不能硬碰硬,只能智取。根据军分区这一指导思想,团长王广文,政委苗丕一,决定让智勇双全的侦察参谋关长云带领两名侦察战士,进入这个汉奸大队驻地通许县欧阳岗村,作详细侦察,把敌人的兵力部署,武器配备,及村内的大街小巷搞清楚。关长云接受命令后,立即挑选了两名战士,三个人作了具体分工。入村时三个人分别从三个方向进去,分头侦察后,再到地下交通站集合,汇总情况,并与地下交通员交流了情报。黑夜,三人分头出村,连夜向王团长、苗政委作了汇报,制定了详细的攻打计划。
第二天夜12点,趁敌人熟睡之机,按照王团长的安排,由关长云带领一个30人的精干小分队,先隐蔽接近东门,把两道岗哨无声息的干掉,进入靠近汉奸大队部附近,与我地下交通站有联系的一户贫农家中,等待大部队攻击的关键时刻。大部队开始攻击后,小分队直插汉奸大队部,活捉了大队长曹茂林,一时群龙无首,整个村子乱了阵脚,很快这1000多人大部分作了俘虏,一小部分被歼灭。欧阳岗战斗的胜利,关长云立下了大功,受到了军分区和30团的嘉奖。
日本鬼子投降后,作为30团的侦察与通讯参谋,又参加了反击国民党发动的内战。他对30团"一月打28天仗"的记忆特别深,如在太康县张山寨与张岚峰部宋万杰团的战斗;30团奔袭驻太康县西青集,禹县保安团的战斗;在睢县西陵寺与国民党中央军81师的战斗;解放柘城的战斗等等。
为了加强地方武装,1947年,关长云被调到杞县县大队任参谋。当时杞县县委书记是任秀铎,是睢县人,他非常喜欢关参谋,他知道关长云是个红军干部,参加过两万五千里长征,参加过八年抗日战争,又是个战斗英雄,应大力培养,提高其政治素质与文化水平,于是就让关长云参加军区组织的干部训练班。1948年,在军区干部培训学校学习了两个多月,因头部旧伤发作,请假回睢县后台乡小姬村老婆的娘家修养。至此,中断了军队生活。
改革开放后,关长云老人更加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而他也更加关注农村建设,关注青少年学生的成长,经常给学校上爱国主义课。小姬村进行街道路面硬化,他主动拿出一个月的抚恤金,群众反映说,还是老红军觉悟高。
关长云老人, 1935年参加红军,跟随党中央、毛主席两万五千里长征,历尽千难万险。又参加了八年抗日战争和三年解放战争,经受了革命和各种艰难困苦的考验,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和无产阶级战士,对共和国的诞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现在,老人家身板硬朗,头脑清醒,思路清晰,他庄重的告诉我:"我们今天之所以能过上这么美好的幸福生活,可不能忘了共产党人与老一代革命家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啊!
文章写完了,关长云老人那语重心长的教导,还在我的耳边久久的回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