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中国,已是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但与网络强国仍有一定距离
从规模上看,当前的中国,已是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但是,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的众多专家均认为,“我们与网络强国还有一定距离。”
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分析,从六方面检视,中国与网络强国仍有差距:基础设施方面,宽带网络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城乡数字鸿沟依然存在;产业实力上,CPU、操作系统等关键的核心技术上还不能完全自主可控;创新能力上,标准和专利与国际仍有差距;信息资源共享上,政府数据开放无法满足网民需求,数据利用相对落后,大数据产业缺乏龙头企业;信息安全方面,网络安全防御能力需要继续加强,核心技术不能自己掌握;国际上,网络规则制定等方面,我们还缺少话语权。
复旦大学网络空间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沈逸分析,“技术先进性,规则制定的权力和影响力,在整个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中的位置,对供应链、产业链上下游的制约能力和网络空间的行动自由程度等,这些都是衡量强弱的标志。”
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的总要求和大趋势,我国网信事业发展要适应这个大趋势,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上先行一步,推进网络强国建设,推动我国网信事业发展,让互联网更好造福国家和人民。
建设网络强国价值何在
在邬贺铨看来,网信事业包括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涉及安全与发展两大内容,二者相辅相成,网络强国包含两者含义,而且其不仅涉及网络本身的发展,还包括网络服务、支撑的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
“从历史上看,一个国家在世界中的地位取决于能否抓住所处时代的生产力发展前沿。”沈逸分析,在人类历史的三次变革中,中国抓住了农业革命契机成为当时的强国,但没有抓住工业革命的机遇。现在中国处于信息革命的机遇期,推进网信事业发展,建设网络强国关系到能否抓住机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网信经济大有作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张辉认为,从国民经济42个产业来分,网信经济大概涉及35个产业,关联性强、涉及面广;网信经济行业投入,如手机、PC基本来自于工业投入,但产出和分配在第三产业,所以网信经济在国民经济当中可以平衡二产、三产关系,也可以平衡投资和消费的关系;网信属于生产部类,所以也是经济上财富扩张部类。
此外,随着网络安全进入传统大国战略关系的议题、全球网络空间治理体系转型,网信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从何处破题
专家和业界人士都认为,核心技术、人才、网络安全、企业建设是推进网络强国建设绕不过去的话题。
首先,在核心技术方面,需要重新认识“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并补上工业化的一课。
“以前说‘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其他国家能够将这款芯片设计生产出来,我们做不到,”沈逸说,现在的情况是,其他国家不仅能够将芯片生产出来,而且在整个供应链占据优势。因此,对国内核心技术的要求,不仅要在技术上实现突破,这种突破还要转化成产品,转化成产业占据市场,从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三个方向实现突破。
问题变得复杂的是,我们不仅要让信息化和现代制造业结合,还需要补上工业化所欠课程。沈逸举例说,国内可能有自己的芯片,但这类芯片的量化生产需要到国外实现。这意味着,实验室即便了解原理、有最尖端的设计方案,但因材料等问题,生产硬件的高端硬件无法生产,工业化生产难以实现。
值得注意的是,习近平总书记此次在网信工作座谈会上谈到的关于核心技术的界定、关于正确处理开放和自主关系等问题,都让学界和业界深有感触。
安天实验室创始人肖新光表示,产业界、科研工作者在具体工作中对一些问题认知不明,导致对形势的误判,对规律的误读,如“反对‘自主创新’、打压‘民族产业’的虚无主义;倡导‘自闭和供应链’、‘把互联网一关了之’的关门保守倾向;少数技术和产品也倡导了类似‘一劳永逸’、‘安全永动机’的倾向,一些观点间争执不下”,习近平总书记本次讲话,对于科研、产业界统一认识,减少不必要的争论,按照网络安全客观规律展开后续工作非常关键。
其次,人才培养方面,需要创新人才评价体系和管理奖励制度。
肖新光说:“网络安全是一个综合能力体系,体系设计建设、产品研发、威胁深度分析、综合研判等方面,我国都有很大的人才缺口”,而且,网络安全是一个“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行业,对人才的职业道德教育也很重要。这些都在呼唤建立一个全新的、全方位的网络安全人才评价体系。
下一个问题是,人才培养出来了,如何保持他们的积极性?如何留住人才?
中国宽带资本基金董事长田溯宁基于多年的经验提出,将股权投资、金融资本与人才结合是鼓励人才、提高人才积极性的重要方式。此外,国企和央企有自己的烦恼。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陆益民认为,“作为国有企业,在管理体制机制上,包括考核激励机制上、工资总额的管理办法上”,都存在制约人才引进的问题。
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副总裁李永华介绍到,企业当前更多是福利补偿型,他呼吁“推动当前的激励机制从福利补偿型到成果分享型,再到参与公司治理”,让创新的成果与员工的利益和管理层有密切衔接。
再次,网络安全方面,要种下安全的基因。“美国人在本世纪初自我反省说,‘在网络安全上的最大失误是在过去二十年间,没有用安全的方法和观点影响信息技术第一代使用者,而他们将领导下一个二十年。’”肖新光强调,网络安全不能只有专才教育,同时要有通识教育,我们也需要思考如何建立起网络安全的全民认知,坚定对国家安全的信仰和信念。
最后,企业主体方面,要增强企业责任感。网信事业不是政府一家的事情,网民、企业、社会和政府需要共同努力建设,企业需要肩负起社会责任。
“现在社会上有种认识,在网络治理上实行‘先污染再补偿’的方式”,沈逸表示,一些企业先把网络搞得乌烟瘴气获得经济效益,再将所得捐出去做慈善,似乎如此就尽到了社会责任,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办网站的不能一味追求点击率,开网店的要防范假冒伪劣,做社交平台的不能成为谣言扩散器,做搜索的不能仅以给钱的多少作为排位的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在此次座谈会上强调,只有富有爱心的财富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财富,只有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才是最有竞争力和生命力的企业。
提升执政能力应对新要求
网信事业代表着新的生产力、新的发展方向,也对执政党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首先,互联网时代的群众路线实践环境已发生变化,如何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成为必须做好的一项功课。
“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一定要看到互联网对民意的影响以及带来的新问题。网上没有传统的座谈会形式,只有‘菜市场’和‘意见箱’,所以要探索一套适应网络工作环境的新方法,以及符合互联网发展的工作机制,多听多看,主动了解群众所思所想。”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院长谢新洲认为,“要正视网民的力量,相信网民无限的创造力,如何利用网民的智慧解决问题、为社会服务,是‘到群众中去’的一个重要思路。”
此外,还应清醒意识到网络声音并不是全部声音。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主任谢春涛表示,对于网上的声音不仅要欢迎,而且要认真研究和吸取。但光靠这些是不够的,因为有不少人的声音淹没于网络,还有一些声音有时极其情绪化,未必能反映所有网民的心态。因此需要更为深入的调查研究,全面了解表象之下所隐藏的真正民意,以及出现这些民意的原因,这样才能找到解决措施。
其次,网信事业需鼓励创新,摒弃“工业园模式”的思维方式。互联网实验室创始人方兴东告诉记者,要警惕一种思想误区:“互联网+”就应该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当主角,将更多资源调配给大企业。
方兴东认为,“互联网+”要求创建创新生态,但地方发展经济的传统思维是“工业园的模式”,前者重点考虑的是怎样让新企业冒出来,后者则关注怎样让大企业更大。“实际上,从历史发展看,真正的重大创新都来自新企业。各地不能只喜欢‘快’、‘大’,不能仅以与BAT签约为荣,更应以培育出更多新兴互联网企业为荣。一个区域要发展‘互联网+’,一定要把生态建立起来,让更多新兴公司脱颖而出。否则,可能会得到经济数字上的成绩,但没有将创新能力培养起来也是失败的。”
再次,摒除惯性思维。监管部门有的做法效果不佳,这就需要摒除从前网络时代延续下来的惯性思维,创新监管理念和手段。
最后,机制体制仍需创新。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主任魏昊认为:“突破技术创新的瓶颈和突破体制机制方面的障碍同样重要,因为体制机制障碍的制约,对生产力、创新能力的副作用更大。”
例如,信息和数据公开需要机制创新。信息公开已走向数据公开的时代,网民不仅要求看到报告、文件,还希望能看到原始数据,这对政府工作要求很高。有些政府部门不是不想公开,是自己的东西没有数据化,这就是机制上不适应的地方。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唐朵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