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针对当前呼吸道疾病,特别是儿童呼吸道疾病高发形势,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疾控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其主题是: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有关情况。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指出:
中小学、托幼机构、养老院、社会福利院等重点场所和人员密集场所要落实通风消毒等措施,加强健康科普和健康监测,做好个人防护,减少疾病传播,降低感染风险。
要继续做好疫苗接种,不断优化接种服务。
记者问:
对于重点机构和场所,如学校、托幼机构、公共交通工具等,应采取哪些措施来预防呼吸道疾病的传播?
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管理处呼吸道传染病室主任 彭质斌:
学校、托幼机构、公共交通工具通常人员比较密集,而且内部相对封闭,是呼吸道疾病的重点防控场所和机构。针对学校、托幼机构、公共交通工具的特殊性,主要建议加强以下防控措施:
针对学校和托幼机构:一是要尽早及时接种疫苗。学生、教职员工应该尽早开展流感等疫苗接种,提高自身免疫屏障,降低发病风险。二是要加强环境清洁,保持室内卫生,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动,提高教室空气质量。不过,冬春季室外温度比较低,在开窗通风时要注意保暖。三是建议加强健康监测。做好晨午检、缺勤缺课登记等,学生、教职员工建议不带病上课上岗,防止将疾病传入学校或者教室。
针对公共交通工具:一是要做好交通工具内部的清洁消毒,保持交通工具内部的空气质量,要定期通风换气。二是建议在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佩戴口罩,降低暴露和发病的风险,做好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记者问:
在目前多种病原体流行的环境下,当家中既有幼童又有老人时,要注意哪些防护事项呢?
彭质斌:
冬春季也是呼吸道疾病高发的季节,幼童的免疫系统通常还不健全,老年人的免疫功能可能有所减退,在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还有环境清洁卫生的基础上,建议再加强以下防护措施:
第一,尽早开展疫苗接种。接种疫苗其实是可以减少感染,降低重症发生的风险,也是预防呼吸道疾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幼童和老年人应该尽早开展新冠、流感、肺炎球菌等疫苗接种。
第二,在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幼童、老年人应该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相对密闭的场所,如果必须要去,建议佩戴好口罩,降低呼吸道疾病感染的风险。
第三,要加强对老年人和幼童日常健康监测,如果出现了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应该尽早就医,同时要遵医嘱,科学、安全地用药。此外,家庭成员如果出现了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应该避免接触其他的家庭成员,尤其是避免接触幼童和老年人。当家中有出现咳嗽或者发热这种呼吸道症状的孩子,要做好患儿和自己的个人防护,避免交叉感染。
记者问:
如果已经出现流感样症状,但是没有确诊、自行痊愈的情况下,是否还应该继续接种流感疫苗?应该在什么时间接种?
国家疾控局卫生免疫司司长夏刚:
即使近期出现过流感样症状,痊愈后还是建议尽快接种流感疫苗,尤其是老年人等重点人群,接种疫苗可减少感染,降低重症和死亡的风险。
记者问:
在之前的发布会上,专家也表示,现在接种流感疫苗还来得及。请问除了流感疫苗之外,今冬明春还推荐打什么疫苗?打了疫苗需要多久才会发挥保护作用,在发挥保护作用之前我们应该如何防护?
夏刚:
今冬明春除了接种流感疫苗外,对于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人群,还建议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和新冠病毒疫苗。对于儿童而言,建议在继续做好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的基础上,还可以接种肺炎球菌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等非免疫规划疫苗。无论是免疫规划疫苗还是非免疫规划疫苗,在接种过程中均要严格遵照预防接种规范的要求。
流感疫苗一般在接种两周后就会产生保护作用。但是呼吸道疾病容易传播,因此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呼吸道疾病的感染风险。具体包括:
一是要科学佩戴口罩。如果前往环境密闭、人群密集的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者去医院就诊时,建议佩戴口罩,并注意及时更换。
二是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咳嗽或者打喷嚏的时候,要用纸巾或者毛巾等遮住口鼻。在接触电梯按钮、门把手等公共设施,以及咳嗽或者打喷嚏后,要及时洗手或者进行手消毒。
三是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充分的营养、适当的体育锻炼,以增强身体素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此外,日常还需要注意保持家庭和工作场所的环境清洁,并定期开窗通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