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县网

        睢县最具权威的网络新闻媒体
        睢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睢县水城骄子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乡镇信息

【庆丰收 迎佳节】睢县:螃蟹“爬”出好光景

时间:2025-10-08 11:54:40  来源:  作者:魏剑侠 张明垲

“哎!小心夹手哟!”晨雾还没揉开睢县河集乡的晨光,小杨庄村百亩蟹塘上就飘起了吆喝声——木船划开粼粼水面,竹笼刚拉出塘泥,十几只青壳螃蟹就“张牙舞爪”地扑腾,蟹钳碰撞竹篾的“咔嚓”声,混着水波声、笑声,把秋日的清晨搅得格外热闹。国庆遇中秋,这片蟹塘正用满笼的肥美,给家家户户的团圆桌递上“鲜灵灵”的祝福。

晨雾里的“捕蟹忙”:老把式夸今年蟹“品相绝了”

凌晨四点半,58岁的捕蟹工人王大叔就蹲在塘埂边绑蟹绳了。他手指粗糙却灵活,捏住蟹钳、绕绳、打结,一分钟就能捆好三只,竹筐里很快堆起“蟹小山”。“往年起笼得等太阳出来,今年蟹长得壮,凌晨起笼都能满笼!”王大叔举起一只巴掌大的螃蟹给镜头看,蟹壳青得发亮,翻过来白底干干净净,“你摸这背壳,硬得能敲出响,往年哪有这么匀实的品相?”

说话间,工友划着木船靠岸,满满一笼螃蟹被抬下来,有的还在往笼外爬。王大叔赶紧上前帮忙:“今年塘主张博舍得喂,天天往塘里撒小鱼干、玉米,螃蟹吃得‘膘肥体壮’。我每天撑船撑得胳膊酸,但一看到这满笼的蟹,啥累都忘了——今年工钱涨了两成,中秋能给孙子买个新书包,值!”

养殖户的“丰收账”:线上线下卖爆,一亩地能赚两万

塘埂上,养殖户张博正盯着直播屏幕,仔细查看直播间粉丝的聊天。为了扩宽销售渠道,张博特意邀请了当地网红达人在塘边现场直播,推销他养殖的肥美螃蟹。“家人们看!刚起笼的活蟹,掀开盖儿全是黄,挖一勺能流油!今天现捞现发,中秋送礼保准不丢面!”屏幕里,主播正举着手机穿梭在蟹塘边,镜头扫过满笼的螃蟹、忙碌的工人,订单提示音“叮咚”不停。

“像这样的直播,我们已经做了好几场了,每场都能卖出去二三百斤!”张博笑着关掉直播提示,给我们算“丰收账”:“五个塘共80亩,从9月底开始起笼,每天能捞1500到2000斤,预计总产量能超2万斤。今年行情好,三两左右的母蟹能卖到70块钱一斤,比去年高了10块!”

说起养蟹的窍门,张博眼里有光:“年初专门去江苏兴化挑的优质蟹苗,怕水土不服,前一个月我天天守在塘边测水质,PH值、溶氧量一点不敢马虎。喂的都是天然饵料,没掺过饲料,你看这蟹肉,嚼着带甜劲儿!”他指着塘边的快递点,泡沫箱堆得比人高,“线下有县城的人开车来买,线上发往北京、郑州、上海,快递员说,这几天螃蟹件比平时多三倍,都怕赶不上中秋团圆饭!”

蟹塘“爬”出乡村振兴路:小螃蟹成了“致富名片”

天色渐暗时,蟹塘的热闹劲儿还没减。工人们忙着打包最后一批螃蟹,张博跟村里的老人唠嗑:“明年打算再扩20亩塘,再请几个村民来帮忙,咱一起把蟹塘做得更大!”

从晨雾中的第一笼螃蟹,到暮色里发往全国的快递,小杨庄村的百亩蟹塘,不仅让“睢县螃蟹”的名声越传越远,更让村民的腰包鼓了、日子甜了。正如张博说的:“这螃蟹不光爬满了塘,还爬进了咱老百姓的好日子里!以后要让更多人知道,咱睢县的秋天,除了丰收的粮食,还有满黄的好蟹!”

这个国庆中秋,当鲜美的螃蟹端上餐桌,那一口鲜甜里,藏着蟹农的汗水,也藏着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这,就是最动人的“丰收味道”。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睢县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睢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睢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睢县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睢县网联系。
电话:13837022828 电子信箱:sxwlk@163.com sxwangfangyo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