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冬小麦播种的关键时期,在睢县的广袤田野上,农技人员脚步匆匆、大型农机深翻整地、无人机精准施肥、“北斗”导航加持的播种机正精准作业,一派麦播繁忙景象。
11月5日,在睢县董店街道赵楼村种粮大户李富超的承包田里,一台大型拖拉机轰鸣着进行深耕作业,与此同时,两架无人机低空掠过,高效均匀地撒施着肥料。

“我这台无人机,平均一分钟就是一亩地,这一个小时加上添肥料的时间,一个小时平均作业45亩到50亩地,而且撒得均匀。”00后无人机操作手李松涛自豪地说。
面对部分地块因土壤湿度大导致的播种延迟,睢县农业农村局迅速组织7个专家组35名技术骨干100余名农技人员下沉一线,科学指导农户开展晚播作业,为明年夏粮丰产打下坚实基础。“‘霜降’到‘立冬’,种麦不放松。立冬节气降至,小麦播种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为提高播种质量,确保苗全、苗齐、苗壮,土壤湿度大时技术核心就是小麦拌种时优先选内吸性强、耐湿的杀菌剂,并严格控制种子含水量,避免烂种。”商丘市科技特派员、睢县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主任、农技推广研究员王中玉正面对面地为李富超讲解冬小麦晚播的技术要点,并仔细查勘土地耕深与土壤墒情。
田间地头,不仅是农机在赛跑,更有农业科技的精准护航。王中玉指出,应对小麦晚播,必须采取“时间不足技术补”的策略,全力做好以下几点:首先就是精细整地,因为今年土壤墒情含水量多这个时候可以抓住今年墒情有利的条件进行深翻整地,打破犁底层增加耕层厚度;其次就是施足底肥,因为今年前期降雨比较多、导致土壤养分流失比较严重,在增施底肥的时候一定在原来的基础上增施10%以上底肥;再一点就是选好种,我县主推的品种有百农系列、周麦系列、郑麦系列大部分的品种都可以正常的使用,晚播时要适当加大播种量;最后一点做好精细拌种,因为今年土壤湿度大在选择拌种剂的时候可以选用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综合用药来提高种子的抗病、抗虫以及出芽的能力。
据悉,截至11月5日18时,睢县86.5万亩小麦已播种79.5万亩,超过总面积的90%。随着一系列科技措施的落地,睢县正全力以赴守护群众的“粮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