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4点起床,处理夜间收到的邮件并着手安排当日任务;早上6点到达医院,查房、与住院患者交流;经常放弃午饭和休息时间,将上午的门诊延到下午一两点……这是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大外科主任邵志敏的日常。
“只要有1%的乳腺癌患者疗效还存在瓶颈,我们就必须以100%的努力去突破。”从事乳腺癌防治近40年,邵志敏带领团队将收治的初诊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从20年前的79.8%提高到现在的93.6%,帮助数以万计的乳腺癌患者重获新生。
他的一句话,往往是患者的“定心丸”
每周一、周三是邵志敏出门诊的日子。早上8点不到,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门口已经有许多患者在排队等待。
门诊室里的专家座椅绝大多数时间是空着的,邵志敏总是在体格检查区和诊室台之间不停走动:先查阅患者病史,到体格检查区为患者触诊,然后回到诊室台前评估既有治疗方案,并给出下一步诊疗建议。看病历、查身体、给方案,循环反复。
“姑娘,你这个内分泌药要坚持吃,不能自己停”“要注意饮食广谱、均衡”,对于来访的患者,邵志敏耐心解答她们的疑问,反复叮嘱。为了确保门诊质量,邵志敏经常占用中午吃饭、休息时间,坚持工作到下午一两点钟,直到让最后一个就诊患者满意而归。
对于正在治疗期的患者,邵志敏往往从检查报告中快速“锁定”核心信息,给出专业治疗方案:“这个指标有些高,需要再复查一个磁共振”“你是保乳手术,还需要做放疗,我给你写好方案,你可以回当地医院做”……
许多患者坦言:“我们大老远来这里看病,就是为了能够得到一个明确的结论,他的一句话就是我们的‘定心丸’。”
用100%努力,去突破1%瓶颈
乳腺癌是全球高发的恶性肿瘤,威胁着女性的生命健康,其中,三阴性乳腺癌因治疗效果欠佳,又被称为“最毒”乳腺癌。
邵志敏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之余,带领团队把三阴性乳腺癌作为攻坚对象。
“邵老师常说,只要有1%的乳腺癌患者疗效还存在瓶颈,我们就必须以100%的努力去突破。”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副主任医师江一舟说。
近年来,邵志敏团队建立三阴性乳腺癌多组学队列,发现中国三阴性乳腺癌独特的突变谱特征,并将三阴性乳腺癌分为四个分子亚型,揭示各个亚型的分子靶标,进而提出“基于分子分型的三阴性乳腺癌精准治疗策略”。
这些研究不仅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更实实在在改变了患者的预后,将“最毒”乳腺癌的疗效提升约3倍。
在邵志敏带领之下,团队已有累计10余项成果写入《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等国内权威指南,部分编入国际乳腺癌诊治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