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杨之甜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婵 归欣
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安阳考察时强调,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
3月6日,记者“云端”连线几位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以及我省弘扬红旗渠精神的亲历者、见证者、实践者,一起来聊一聊这个历久弥新的话题。
苦干实干倾情为民服务造福一方
“这两年村里变化越来越大,最近还有了自己的带货直播间、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起了冷库和蔬菜大棚,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全国人大代表,安阳市汤阴县宜沟镇向阳庄村、三里屯村党支部书记葛树芹说,这样的成果,来源于一个“干”字!
新时代弘扬红旗渠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把广大干部的思想统一起来。葛树芹介绍,村“两委”与安阳市农科院合作,集资修建了22座蔬菜大棚,采用“合作社+农户+企业+超市”的销售模式,带动村民增收;投资610万元,在宜沟镇工业园区内建成2栋总面积1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并向外租赁,这些项目每年能增加村集体收入70多万元。
“我的母亲曾参与修建红旗渠。从小到大,红旗渠精神一直激励和鞭策着我,也是我多年来不遗余力、服务群众的动力。”安阳市文峰区西大街街道大寺前社区党总支书记、社区主任曲存香感触颇深。
担任“小巷总理”十多年,曲存香带领社区干部全身心投入服务群众工作中,挖掘开发社区创业岗位,打造社区雷锋广场暖心驿站、创客空间、创业沙龙、“大寺前”直播间等,促进辖区失业人员稳定就业、成功创业,搭建起“一公里”就业信息服务圈。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当年修建红旗渠是为了解决群众吃水用水困难,现在我们社区的任务就是全心全意做好服务,让群众感受到关怀就在身边、触手可及。”曲存香说。
用红旗渠精神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
年轻一代要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摒弃骄娇二气。“用红旗渠精神教育引导青少年勇挑重担、敢于奋斗、强筋壮骨,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贡献青春力量,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全国政协委员、共青团河南省委书记王笃波告诉记者,他向全国政协提交了一份《关于在广大青少年中进一步加强红旗渠精神教育的提案》。
提案中,他建议推动红旗渠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推出一批“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加强以红旗渠精神为主题的青少年文艺精品创作力度,用真实客观的历史记载全方位呈现红旗渠的修建过程;不断丰富红旗渠精神的实践育人载体,强化数字技术运用,推出在线在场相融合的网上沉浸式体验产品,增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实效。
近年来,全省各级关工委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注重挖掘和利用当地红色文化资源,传承根植中原大地的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等,组织“五老”深入青少年持续开展“四史”宣传教育。
特别是安阳市关工委,通过组织开展“红旗渠精神校园行”“红旗渠精神百场宣讲”“红旗渠畔好少年”评选表彰等系列活动,教育引导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当好红旗渠精神的传承者、实践者。
“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教育青少年,讲好红旗渠的故事,增强做好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历史担当,助力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确保红色江山后继有人,确保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省关工委负责人表示。
促进这片红色沃土高质量发展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是党与人民群众血脉相连的不朽丰碑,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光远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志伟说,身为林州人,从小听着红旗渠的故事长大,要接过红旗渠精神的“接力棒”,实现更大作为。
今年2月,首趟“红旗渠号”红色旅游专列成功开行。林州市将以“红旗渠号”旅游专列开通为契机,持续深挖红色文化资源,延伸旅游产业链条,让“红旗渠号”成为一座“可移动的林州文旅展馆”和服务广大游客温馨出游的“可移动的家”。
“进一步加快完善高铁等交通基础设施,是老区人民的热切期盼,也是促进当地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加大支持力度,协同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生态保护治理,更好推动红旗渠精神在新时代发扬光大。”李志伟说。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描绘的发展蓝图,我重点关注‘乡村振兴’部分,听了以后感觉信心更足了、方向更明了。”葛树芹说,乡村振兴不光靠物质的力量,更要靠精神的力量,我们基层干部要扑下身子、担起责任、动员群众,努力把脚下这片土地建设好,让老百姓日子越过越红火。
实践充分表明,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在新的伟大征程上开拓奋进,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保持“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昂扬斗志,就一定能创造出令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