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那个高高的‘房子’是什么?”在湖边玩耍的小女孩伸出满是泥沙的小手指着高耸的睢杞战役英雄纪念碑,好奇地问妈妈。记者4月7日站在熙熙攘攘的恒山湖红色景区亲水平台旁看到了这样一幕。
截至4月7日,此前的20天时间里,有30多批次近千名党员干部专程到国家AAA级红色景区——睢杞战役烈士陵园祭扫、凭吊烈士墓。
“红色游有了人气,才能释放更多红色力量!”景区负责人汤海涛说。在该景区原占地103亩的基础上,睢县投资6000万元,开发1400亩湿地纳入其管理范围,打造成了总占地1500亩,含500亩水域面积的景区——恒山湖红色景区,使红色文化在潜移默化中融入了百姓生活。
清明假日期间,2万多名游客在该景区游玩的同时接受了红色文化的洗礼。据管理部门统计,这3天的游客数量相当于去年一年游客量的20%。
用政治眼光看待“红色游”。睢杞战役烈士陵园地处县城规划区,周围碧水环绕,风景优美,先后有数十家地产商打过四周土地的主意。如果放任地产开发,这个我市唯一的“河南省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将很快被商业气息所覆盖,这份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再也难以发挥其鼓舞、激励人们奋斗的作用。睢县在党委集体研究、广泛征求民意的基础上,一致否决了商业开发其周边区域的提议。
用百姓思维感受“红色游”。可能有人不知道“睢县”,但“睢杞战役”却广为人知。然而,声名显赫的睢杞战役烈士陵园,即使是睢县人,一年、两年不去一次者占比超过半数。庄严、肃穆,这些对这处“圣地”的形容词,深植于这方百姓心中,高高在上!“只有走进普通百姓生活,才能发挥红色文化的教育作用。”不止一次的研讨,参与研讨的决策者从百姓心愿中,得到了这样的结论。
用商人智慧经营“红色游”。如何让这一红色文化真正走进百姓生活?用贴近百姓生活的方式扩张其内涵和外延。通过游步道、观赏植物的设计布置,睢县把睢杞战役烈士英雄纪念碑、粟裕将军骨灰撒放处、陈列馆、烈士墓群、思源广场等连结起来,形成了景区核心的红色文化生态区。整合环湖滨水绿化带、滨水广场、滩林湿地区,设计了“一带三区多点”的空间结构,形成了跨虹桥、长堤、木筏道、亭台轩榭等一步一景、步移景异的园林景观。随着设计者的路线安排,游客会在美景的吸引下,不知不觉走进睢杞战役烈士陵园,感受自然美与心灵美的双重熏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