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张渝
本报讯 在河南,除了已有地方立法权的郑州、洛阳之外,还有众多省辖市“期盼”地方立法权已久,他们何时才能享受到“新”立法法赋予的权力?4月13日、14日,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召开立法培训会,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乔晓阳在授课时做了权威解答。
乔晓阳说,根据修改后的立法法,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下放到“设区的市”,而原来全国只有49个“较大的市”才拥有制定地方性法规权限,郑州、洛阳在此之列。河南的18个省辖市中,济源没有设区,因此,有资格享受立法资格的,还有15个市。那么,河南省人大何时能将备受期盼的立法权“饺子”端给15市?是“一锅端”还是分批“盛”?
乔晓阳认为,立法权的赋予应稳步推进,具体时间应由省人大常委会综合考虑人口数量、地域面积、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立法需求、立法能力这五个因素来决定。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防止各地“一哄而上”。河南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相关负责人对大河报记者表示,倾向于分批、分期赋予15市立法权。具体放开的时间,最早应在明年。“心急吃不了‘热饺子’,省人大要进行调研、部署、准备,还要给未设立法律委员会、法律工作委员会的地市人大及常委会统筹安排的时间。”
需要提醒15市注意的是,他们即将获取的立法权,与郑州、洛阳的并不相同。
“以前规定,较大的市在立法时只要不违背上位法即可。”乔晓阳强调,15市的立法权则是被“画了圈”——设区的市只能对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事项进行立法。
“别小看这个圈,虽然只涉及三个方面,但范围很大。”乔晓阳指出,只一个“城乡建设与管理”可能涉及户籍、教育、计生、就业、社保等方方面面。规定立法权限,能避免“法多了扰民”。“圈”以外的,仍然遵循省级人大制定的法律。
(大河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