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富国,黄付官,新农民中为俊男。常怀一颗家国梦,难分家国谁在前。大河没水小河干,小河有水汇成川,。明知创业多艰难,有心乡愁付乡贤。(图为睢县富国家庭农场场长黄富国)
黄富国一手创办了睢县第一个家庭农场,家人为成员,他就是场长。黄富国身份证上的名字是黄付官,富国是他的乳名,因为他几十年不改乡音乡情,不褪草根本色,所以现在乡邻和职场还都称他黄富国。他是河南省睢县城关镇刘庄村人,今年刚过不惑之年,一个地地道道的新农民。
说起这个刘庄,在豫东红色记忆里可是有它重重的一笔。
第一次国内大革命时期,睢县籍进步人士姜郎山(又名姜雪梅)追随恽代英从事革命,经恽代英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9年,姜郎山在家乡刘庄成立了农民协会,创办了一所平民夜校,后又办起刘庄学校(即现睢县城关镇刘庄小学的前身),传播革命精神,唤起数万民众,入校学员100多名,后来不少人走上了革命道路。黄富国就是在刘庄小学接受的启蒙教育,在这片红色热土上成长起来的农家娃。
富国出身平民之家,父亲是个转业军人,做的一手好木工,曾担任过刘庄生产队队长。母亲略有文化,是个知书达理的女性。勤劳淳朴的家风民俗从小就影响着黄富国,以致使他逐步养成了笃守仁信、不懈进取的良好品性。他十六岁开始打工走上社会,先是在家乡建筑工地背过石子掂过泥,再是在郑州市场学过油漆卖过家具,后来又在山东淄博建筑工地做过炊工。1994年,19岁的黄富国900元钱起家,建起了自己的家具厂,一干就是二十年。二十年艰苦打拼,他坚持行业创新并诚信经营,家具厂一直红火,自己也有了一定的积蓄。
在生存创业中,他深感 “书到用时方觉少”,以前的知识功底太薄了,要拓展事业,回报社会,必须得进一步学习和深造。于是,在五年前,他自费4万多元,进入清华大学企业管理总裁班,坚持了三年不脱产学习。这三年,黄富国接受了国内顶尖专家的顶层教育,接触了当代经济学术大家和管理精英,理论知识与思维眼界都有了极大的飞跃和提升。尤其是对农村的深化改革、发展远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国家推进土地流转、城镇化发展、美丽乡村建设以及大众创业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睢县有所农广校,培训推广是首要。富国农场做基地,理论实践对上号。课堂在田间,教学最有效。新型农民创业路,学习试验是正道。(图为睢县农广校周堂镇徐营培训班学员在“富国家庭农场”考察学习时的留影)
于是,黄富国决心在农村广阔天地里干一番自己的事业,而且要走创新之路,他开始在自己的六亩责任田里试种花卉。当然,一开始别人对这事褒贬不一,黄富国不管这些,决心一搏,他离成功近了一步。接下来的几年,他与乡邻协商包租土地,扩大经营,培植绿化苗木及花卉水果树等,经过四、五年的辛勤耕耘,“富国家庭农场”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截至目前,这个农场累计投入300多万元,规模业已扩展到300亩。花色品种也逐年俱增,现在农场内已拥有桂花树、木栾树、红豆杉、孔雀竹、碧桃、女贞树以及牡丹、兰花、茶花、月季、梅花、菊花等数十种名贵花木,还有三十多种普通花卉。就是眼下到这个农场去观光,虽然时令已到小雪节气,园内不少花木仍然郁郁葱葱。温室大棚里,盆景养眼,暖意融融,季花怒放,万紫千红。
美丽乡村创业歌, 既富民,又富国,家庭农场佳话多。金佛手,牵火鹤,梅兰竹菊笑紫罗。纤指卉,俩婀娜,花艳人娇天地和。(图为“富国家庭农场”花卉大棚游人留影)
冬叶青,夏芳芬,美化环境滞烟尘,大叶女贞四季春。做女人,秀女贞,有志就当新农民。梦根扎进黄土地,一样蕙质和兰心。(图为周堂镇徐营村农广校学员在富国农场观赏大叶女贞树)
黄富国很注意拓展业务,善于延伸服务。随着农场的发展,他们开展了承接绿化工程、会议租摆、园林盆景布展、切花工艺辅导、假山廊房、景亭草坪的设置组建等二十多项业务。现在,“富国家庭农场”正在成为一处集特色农业技术培训、乡村观光旅游、 绿化苗木花卉营销为一体的生态建设基地。
这些年,黄富国在上下求索、创业创新的同时,还有另外两件事也没有等待,一个孝心,一个是善举。
父亲几年前患上半身瘫痪,母亲也积劳成疾,患有胆囊炎病多年,黄富国前后拿出数万元钱为父母求医治病。即使业务活动再繁忙,他总不忘床前尽孝。邻里都知道,他结婚不久,爱人的间歇性癫痫病复发,病来时人事不省。为给妻子治疗这病,黄富国不知花掉了多少钱,但他仍然不弃不离,相濡以沫,厮守在一起。
血杜鹃,仙人球,一品鸿运照当头;蝴蝶兰,钓钟柳,令箭荷花笑含羞;姹紫嫣红秀长寿,绿萝石竹矮牵牛…… 花亲人不舍,如在画中游。(图为“富国家庭农场”开园之日游人如织赏花的映像)
种田七成管,人勤地不懒。桃李春华秋实后,不失时机要修剪。一群农广校学员,富国农场来实践。巾帼应有凌云志,创业创新并不晚。(图为睢县农广校学员在“富国家庭农场”学习果树修剪技术)
邻里众人还知道,黄富国感恩心重,一有条件和机会,就注重从事公益活动。比如,他把200多套学生课桌无限期赊给两所学校使用;村内修路,他一次捐资5000元;他把农场无偿提供给县农广校作为实验基地;他安排下岗工人和农村剩余劳力 18人在此就业;迄今这个家庭农场已辐射带动周边群众6户发展花卉种植52亩,并无偿为这些户提供技术指导;据了解,接下来黄富国还将自己筹划、出资,在村内建一所农家书屋兼农业技术学校,为美丽乡村建设增添正能量……
好啦,这些都不再赘述,让我们随着来“富国家庭农场”观光的队伍,游览农场一饱眼福,有心者再学门儿致富的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