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至4月15日,中国新闻网、工人日报客户端、人民日报(海外版)先后围绕睢县新质生产力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进行了报道。
中原水城睢县为何频频被央媒关注报道?
近年来,睢县谋篇布局,一以贯之谋发展,立足制鞋和电子信息两大主导产业,一张蓝图绘到底,产业集群遍地开花,壮大培育新质生产力,全产业链推广运用,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动能。
“创新智造”赋能新质生产力
深慧视(河南)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睢县分公司研发的3D工业相机和相关算法、软件,广泛应用到各大鞋企,而5G智能化制鞋生产线的运用成功解决了制鞋行业由于鞋型变化引起的生产线无法自动化的难题。在相同产能前提下,一条智能生产线相比传统人工生产线,可以减少30名人工,智能制鞋线良品率可以达到99%,大大降低了人工和耗材成本,为企业生产降本增效提供科技动能。
从制鞋到“智鞋”,是发展趋势,更是引领行业发展的“先手棋”。现如今,技术创新形成了新的竞争优势,也为睢县制鞋产业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新质生产力的运用,完全打破了传统的制鞋生产模式,让制鞋生产形成“一致性、精确性、时效性”的智能制造模式。
创新赋能产业蝶变,“智造”推动转型升级。目前,无论是材料和产品,还是设备和技术,睢县已经具备丰富完整的制鞋产业链。现有中乔体育、鸿星尔克、特步等制鞋及鞋材配套工贸企业596家,年产能达3.5亿双,年产值超150亿元,休闲运动鞋年产量占国内的30%,被授予“中国制鞋产业基地”称号。
“自主研发”培育新质生产力
鼎能吉研通过不断地研发创新,目前公司生产的锂电池干燥设备,已运用于国内60%以上的新能源领军企业。金振源电子在手机外壳、手机配件、耳机配件等领域一举完成30多项产品开发,涉及20个行业,其中自主研发的AF抗指纹技术填补了河南精密加工行业的技术空白;雄富光电产品涵盖智能通信、交通工控、教育医疗、新能源、新媒体配套、智能穿戴、航空航天、市政亮化等十几个行业……
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
近年来,睢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聚焦主业、提质增效,坚持人才强县、竞争择优,坚持目标导向、科学考核,坚持平稳推进、务求实效,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大力实施科技创新主体培育工程,以“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为主的智能化改造迅速推进,制造业高端化、绿色化、数字化水平持续提升。
睢县致力于培育新质生产力创新主体,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深入开展延链补链强链行动,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要素链、制度链深度耦合,完善“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梯次培育机制,支持中小企业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打造一批“专精特新”企业,以特色化、专业化、集群化为导向,通过打造协同度高、关联性强的产业集群,做强块状集群型经济优势,实现主导产业、主要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一大批高新科技能源企业正通过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激发勃勃生机。
“营商环境”助推新质生产力
中乔(河南)体育有限公司进驻睢县,从签约到投产仅用70天,鸿星尔克从签约到投产运行仅用45天,斯凯奇福盛鞋业仅用25天……
“睢县速度”的不断刷新,得益于良好的营商环境,入驻企业的稳步健康发展也在潜移默化中助推新质生产力的广泛运用。睢县树牢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理念,坚持项目为王,以服务强保障,紧盯营商环境建设,始终把企业的小事当成政府的大事,坚持一企一策、一需一策,无事不扰,有求必应,聚焦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新业态,把加快项目建设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总抓手,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以投资结构优化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工业绿色低碳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加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激发企业智能技术改造内生动力,加快智能化改造,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以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实现了由“睢县制造”到“睢县智造”的转变。
由此看来,这应该就是5天内央媒3次关注睢县的原因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