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县网

        睢县最具权威的网络新闻媒体
        中共睢县县委宣传部主办
睢县水城骄子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招商

文化古迹

时间:2014-10-15 08:25:39  来源:  作者:

袁家山。位于县城中的袁家山,为明代抗击倭寇的爱国将领袁可立所建,又因周围皆水,远望如海中仙山,故曰“小蓬莱”;又名“小蓬莱”,位于县城文化路中段路北,原为一约十米高土阜,明末睢州人致仕兵部尚书袁可立建为别墅,故州人称为“袁家山”。又因周围皆水,远望如海中仙山,故曰“小蓬莱”。袁氏晚年崇道,于山后最高处修吕祖(洞宾)庵,供奉吕喦(洞宾)木雕像。清代前有山门,中有大殿及东西厢房,后有八仙亭,大殿后有深洞,供吕祖木雕。民国初年冯玉祥主豫时,倡扒庙毁神,吕祖木雕为袁氏后裔移去保护,后毁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年。自清代以来,袁家山经数次修整,为游览胜地。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圣寿寺塔。城西南的国家级文物圣寿寺塔,像一位笑傲江湖的侠士,饱经千年风雨,仍雄风犹在; 位于县城西南22公里后台乡阎庄村西北,始建于北宋,已历千余年。塔原为佛寺圣寿寺中建筑之一,寺废塔存已数百年。塔高22米,平面呈六角形,为九级密檐式砖塔,一至六层外壁嵌砌佛像砖,佛像造形各异,栩栩如生。第一级高三米许,檐下砌反迭涩砖层,翼角翘然,玲珑美观。塔内为六角形心室。1963年被公布为首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县文化部门曾加固维修。现塔身状况良好。

无忧寺塔。位于城南20公里处平岗镇周塔村东的唐朝无忧寺塔,构思巧妙,超凡脱俗如一位温柔娴静的少女,岁月的残缺依然不减大唐风韵的高贵典雅;位于城南。塔原为八棱五级砖塔,民国初年被拆去两级,现存三级。每级有相对两门,无门各面饰菱形砖雕假窗和佛像砖,转角处为圆形擎檐柱,檐下有斗拱,用迭涩砖砌成,檐上为反迭涩砖层,翼角翘起。塔内有梯形塔心室,可盘旋登顶。此塔虽损坏严重,但其精湛建筑技术仍清晰可见,亟待加以保护以防再次受损。北宋建都汴京(今开封),襄邑地近京畿,其时佛、道两教皆盛,故境内多佛寺、道观。金元以后,时过境迁,寺庙荡然无存,而圣寿、无忧二塔为仅存之硕果。

汤文正公贤良祠。汤文正公祠是为纪念清初“三代帝王师、天下文官祖”的儒学大师汤斌而修建,斗拱飞檐之上托举着一代清官治国平天下的赤胆忠心,又名汤恭人旌烈祠。本二祠合一,通称汤家祠堂。在城内西大街中部路北,坐北向南。汤恭人赵氏系汤斌之母,明末李自成陷睢州,赵氏“骂贼”遇害。清顺治五年(1668年)奉敕建祠“旌烈”。雍正十一年(1733年),汤氏后人奉汤斌神位供于旌烈祠之后。乾隆二年(1737年),朝廷追谥汤斌“文正”,即奉旨于旌烈祠之左建“汤文正公贤良祠”。祠前的赵恭人节烈坊和祠内的赵恭人碑、汤斌碑1961年被省政府公布为河南省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宝墨亭。原在旧城(今城湖)西北隅乾明寺内。宋绍圣元年(1094年)闰四月二十一日,苏轼被贬官远流岭南(今广东),途中遇雨,信宿襄邑乾明寺,应当地人士之请,手书旧作《洞庭春色》、《中山松醪》二赋。后邑人刻二赋于石,建亭以覆之,亭名“宝墨”。金元后寺圮碑失亭废。二赋手迹宝墨流入清代皇宫。清末民初从皇宫流出,为民间所收藏。“文化大革命”后收藏者后人将墨宝捐献给吉林省博物馆。1985年睢县书法爱好者陈旭自该博物馆将墨宝拍照带回睢县,县文化部门在袁家山前重新刻石建亭,仍名宝墨亭。

文庙大成殿。又称黉学大成殿。位于县城建设路南。始建于清康熙十年(1671年)。黉学即原睢州儒学,大成殿为其主要建筑,用以奉祀儒家创始人孔子。民国后黉学逐渐圮毁,原址移作他用,现仅存大成殿,殿进深五间,面阔五间,前出后包,琉璃瓦盖顶,滚龙脊两端安放鸱吻,沿垂脊向下依次安放雉、鱼、海马。1981年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襄陵。一名襄台,一名望母台。传为春秋五霸之一宋襄公陵墓。位于城湖湖心岛东北隅,原为一夯筑高台,版筑之迹,至今历历可见。襄台或传为宋襄公望母台,或以为襄公墓。耕人常于其地拾金珠诸宝器。岗上有老榆数株,经秋荚飞纷纷如翦乱楮,以其秋荚名拗榆。岗及台上生棘树,秋晚结实,殷红累累。”又清初睢州名士田兰芳作《驼岗记》一文,其中提及襄台处略同此诗之注,可见二三百年前襄陵景象。襄陵土塚高耸,屹立水涯,四周佳木葱茏,芳草萋萋,莺歌燕舞,仍不失为一胜景。

濯锦池。旧志载:“濯锦池,盖邑之善织锦者环池而居,故得名焉。”又据明代睢州人刘淮所作《锦襄书院记》:“旧襄邑学宫后有濯锦池。”按睢州旧儒学在城西北隅,即今城湖西北。由此可知濯锦池遗址在今北湖公园西侧,仍为一池,水甚清澈,用以养鱼。

睢县抗日联合政府旧址。1944年8月,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水东独立团在地方武装配合下,攻克敌伪据点长岗集,随后在长岗南数里闫庄村召开祝捷大会,会上宣布睢县抗日联合政府正式成立,并将办公地点设在该村闫氏祠堂内。祠堂为瓦房三间,坐北朝南,至今保存完好,1981年5月被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刘庄平民夜校旧址。位于县城西两公里刘庄村西。1929年大革命失败后,睢县最早的共产党员姜朗山从上海返回家乡,创办平民夜校一所,姜以此为掩护从事地下革命活动。夜校有教室三排,中排和后排门额上分别横嵌砖雕“唤起民众”、“革命精神”等字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刘庄小学。现教室及砖雕保存完好。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市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东关明清一条街。城东古色古香的明清一条街,展示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无穷魅力;即县城东关大街。始建于明代中期,至清末民初遂臻极盛,为豫东地区最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之一,曾吸引方圆数百里的客商前来交易。更有晋商、徽商及福建等地商贾在此定居经营,晋商曾建“山西旅睢同乡会馆”。街东西长1000米,宽7米,青砖铺地。商户沿街排列,其建筑式样大致相同,但豪华俭易各异。一般是前有出厦,出厦以红色油漆木柱支撑,活动门板,木质窗棂雕花,进店可见朱红木柜台,柜台后货架上陈列各色物品。睢县东关大街曾长期作为全县商业中心,历来有“买卖去东关”、“东关集常市”的说法。

东关清真寺。东关清真寺始建于元朝中期,至今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为穆斯林讲经,祈祷和聚会的场所。寺内有大殿、望月楼、讲经堂、西北廊房,水房、碑楼、门楼、武学楼、伙房、花园、女寺等,房屋75间。整个建筑群体多是三层脊背,蓝砖绿瓦,雕梁画栋,飞檐花壁,红木花雕,前出后包,四角八挑,雄伟壮观。寺内有皂角树一棵,胸围2.6米,高18米,据鉴定已有500余年的树龄。南厢房在睢杞战役时,粟裕将军曾在此设指挥部。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睢县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睢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睢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睢县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睢县网联系。
电话:13837022828 电子信箱:sxwlk@163.com sxwangfangyo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