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县网

        睢县最具权威的网络新闻媒体
        中共睢县县委宣传部主办
睢县水城骄子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招商

古今名人

时间:2014-10-15 08:29:58  来源:  作者:

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深沉而厚重的文化积淀;广袤无垠的平原黄土;战乱频仍、黄河肆虐下的生灵涂炭;还有鼎盛与衰败巨变沧桑的历史更替,以及那“纹呈五色”的睢、涣二水和那赋予灵气的凤凰之城……所有的一切,让这方古老的土地孕育着大山般伟岸的人文景观,也涌现出灿若群星的名人志士。在名垂青史的风流人物中,既有治国安邦的贤臣良将,也有御敌守土的民族英雄,既有满腹经纶的饱学之士,又有名扬天下的文人墨客。

东园公唐秉,襄邑人,传曾居襄邑东园,故称东园公。避秦末战乱,隐居商山,与甪(Lù)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合称“商山四皓”。汉初,数次拒绝朝廷礼聘。刘邦称帝后,立吕后所生之子刘盈为太子。后戚夫人得宠,其子刘如意得刘邦欢心,刘邦遂产生废刘盈立如意为太子之意。吕后闻知甚恐,问计于张良。张良建议让“商山四皓”出山辅佐太子,吕后即命太子卑词厚礼请“四皓”出山。“四皓”见太子谦恭礼士,诚心相邀,便答应了。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75年),刘邦抱病平定淮南王黥布之乱,归来病情加重,决心废立。文武大臣百般规谏,刘邦执意不从。一日刘邦于宫中设宴,令刘盈侍候,“四皓”紧随太子入宫,个个须发如雪,衣冠楚楚,举止高雅。刘邦见了大惊,问之,方知是“商山四皓”,大惑不解,问:“我求你们数年,你们都避而不见,今日为何与我儿交游呢?”东园公说:“陛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受辱,因而不见。当今太子仁义孝敬,礼贤下士,天下有识之士愿为太子效死,所以我们来辅佐。”刘邦见刘盈羽翼已丰,遂打消废立之意。刘邦死后,刘盈继位,是为汉惠帝。

卫臻,字公振,三国魏襄邑人。其父卫兹乃汉末名士,曾为曹操谋士。卫臻凭借父亲的功勋赐爵关内侯。魏文帝(曹丕)黄初初年,封安国亭侯。当时群臣共同颂扬魏文帝的功德,以为应受汉禅。独卫臻阐明禅受的真义,称扬汉朝功德。曹丕多次向卫臻示意,并表示“天下的珍宝一定和山阳公(汉献帝)共享”。后升侍中、吏部尚书。魏明帝继位,封康乡侯。累官至司徒,进爵长垣侯。屡次上疏辞官,明帝以旧臣不准,并下诏褒扬他。死后,赠太尉。赐谥号曰“敬”。

江淹,字文通。襄邑人。南朝文学家,政治家,历南朝宋,齐,梁三朝.少年家境贫寒,常以打柴度日。才思敏捷,聪慧好学,早年著有《别赋》,《恨赋》等诗赋问世,影响较大,被称为“江郎”。后举为秀才,踏上仕途.初为主簿,后历任镇军参军兼南东海郡郡丞,尚书驾部郎,骠骑参军事,齐朝时官至吏部尚书,散骑常侍左卫将军,金紫光禄大夫,封为醴陵侯。他青少年时才华横溢,诗赋极佳;走上仕途后,终日忙于政务,遂才思衰退,无暇写诗作赋,时人谓之“才尽”。成语“江郎才尽”由此而来.任职期间,为官清廉,执法严明,判断果敢,不畏权贵,弹劾了许多贪官污吏,深得梁武帝器重。江淹去世,时年六十二。梁武帝为他素服举哀,谥曰宪伯。江淹的名篇《别赋》中“黯然销魂者,唯别离已矣。”的千古名句,令伟人毛泽东一生所吟诵。

张廷蕴,襄邑人,五代后唐跟随庄宗征伐四方,每临阵,身先士卒,奋力死战,以至金疮满体。很受庄宗赏识,授官指挥都虞侯。庄宗在魏博时,刘皇后从行,常纵优伶人为非作歹,廷蕴把不法优人全部斩首。后因破李继韬有功,升羽林都指挥使、左监门卫上将军。后晋开运年间(944年)病死。廷蕴虽武夫,然廉洁奉公,敬重士人,历任七州刺史,归葬之日,家无余财。

张谊,字希贾,襄邑人,幼年独自好学。曾潜诣洛阳龙门书院,刻志励学。后唐长兴年间(930-933年)中进士。后晋时,累官中书舍人,因张才识渊博,端明殿学士和凝把他推荐给宰相桑维翰,拜左拾遗,在集贤院修书撰文,经常论及国家大事。

郭贽,字仲仪,宋初襄邑人。太祖乾德(963-967年)中,进士及第(状元)。太宗太平兴国(976-984年)中,为著作佐郎、右赞善大夫,兼太子侍讲(太子的老师)。太宗去东宫,出《戒子篇》,命郭贽注解,并令其为诸王子讲说。曾两次主持贡举,累官至参知政事。曹彬为弭德超诬陷,郭贽替曹彬辩冤,曹彬得免。郭贽敢于直谏,曾表示:“我受皇上非常之恩,誓以愚直报答皇上。”太宗问:“愚直有什么好处?”郭贽答:“犹胜奸邪。”真宗继位,拜刑部侍郎,进吏部、秘书监,真宗称之为“纯厚长者”。拜工部尚书。随真宗泰山封禅后,升礼部尚书,78岁去世。真宗因郭贽曾作过他的老师,特亲临灵室哭祭,赠左仆射,谥“文懿”。著有诗文集三十卷。

张去华,字信臣,张谊之子,宋初襄邑人。幼时励志苦读,善于文辞。周世宗平淮南时,去华才18岁,慨然叹曰:“战事还没有结束,老百姓还没有安定,这时用兵打仗,不是治国的长久之计。”于是著《南征赋》、《治民论》献给皇上。下诏面试,授御史台主簿,弃官归家。宋建隆初年,游京师,中进士第一(状元),拜秘书郎。劝朝廷收取桂州。官至工部侍郎。去华姿容美貌,宽和有涵容,尚气节,善谈论。曾经进献《无元论》,提出让农民休养生息,真宗非常赞赏,让他书写龙图阁四壁。著有文集十五卷。

张师德,字尚贤,去华第十子,最受父亲器重。宋真宗到汾阴祭祀,师德献《汾阴大礼颂》,这一年,以进士第一名状元及第,官集贤馆校理。每逢朝政有大事,向外派遣使者,皇上就说:“张师德可以胜任。”契丹、高丽的使者来朝见,也多由张师德主持接待。累官左谏议大夫。著有文集十卷。

郑雍,字公肃,襄邑人,进士。先任兖州推官。韩琦把他的文章推荐给皇帝,诏试满意,授秘书阁校理,后掌管太常礼院。神宗宣仁皇后知道他是个贤才,临朝听政后即升为起居郎,进中书舍人。周种上疏请王安石配享神宗庙,郑雍极力反对,说:“王安石执掌国政不能尽职,若不是先帝神明,罢其宰相,国家遭到破坏损失将不可估量。现在周种一介小民,竟敢妄加横议,请朝廷明正其罪。”朝廷采纳其议。累官至御史中丞。当时枢密院和中书省二府为防干谒,禁止外人求见,郑雍感叹地说:“招纳贤才,布列朝廷,是宰相的职责,对不愿登门求见者,犹当物色访求,怎么还能如此设禁呢?”于是援引贾谊廉耻节行之说以进谏。下诏弛禁。拜尚书右丞,改左丞。后受元佑党狱牵连,改任郑州知州,不久又任成都知府。元符元年(1098年)提举崇福宫,未任而去世。徽宗政和中赠资政殿学士。

许安世,襄邑人,宋英宗治平丁未(1067年)进士第一人(状元),文字为欧阳修、王珪所推许。曾作《公生明赋》、《咏史诗》为世传诵。王安石向朝廷推荐,安世因反对王安石的政见,不肯附会得官。司马光、吕献可、邵尧夫都很器重他。后官至都水员外郎,死于黄州,苏东坡为其助丧。

许翰,字嵩老,襄邑人,进士,召为给事中。北宋末写信给当朝宰相,谓百姓困苦,盗贼并起,天下有危亡之忧,愿罢云中之师,修边保境,与民休息。靖康初年,金兵首次围攻京都未克,退兵,许翰即献决胜之策。当时种师道因年老罢官,许翰说:“师道是名将,沈毅有谋,虽老可用。且金人此行,关系我国生死存亡,应马上起用师道予金人以重创,则中原可保。不然若再次来攻,必有不救之忧。”朝廷未采纳他的建议,遂称病辞官。不久果然有“靖康之变”。东京陷落,徽钦二宗被金人俘虏。高宗继位(1127年)主战派首领李纲推荐许翰做了尚书右丞。后主和派得势,李纲罢官,许翰求去,说:“李纲忠义英发,舍去李纲就没有人辅助中兴,留我在朝也没有什么益处。”高宗不准。黄潜善上奏要求诛杀陈东,许翰对亲近说:“我和陈东都是劝皇上留下李纲的,陈东被诛,我还能留在朝堂上吗?”一连八次上疏辞官,以资政殿学士提举洞霄宫。去世后赠光禄大夫。许翰通经术,正直不挠,历事三朝,终不得志。著有《论语解》、《春秋传》若干卷。

许忻,两宋之际襄邑人。许忻初中进士时,奸相蔡京当国,权倾天下,听说许忻人才学问俱佳,就要把女儿嫁给许忻。许忻却不愿意攀龙附凤,明确表示蔡氏女不是自己的理想配偶。由此得罪蔡京,不得除授官职。南宋初年,赵鼎拜相,素知许忻才智非同一般,便向他咨询朝政。许忻即列举亟待革除之弊政十条献上,大受重视。高宗召见,许忻对答如流,龙颜大悦,退朝后私下对近臣说:“朕近日得一人,卿认识他吗?”当时宋金两国议和,主和派占主导地位。许忻却极言金人狡诈多变,应做两手准备。以致抵触时议,不得大用,外出为湖广运判,迁韶州知州。历官数年,廉明自持。家本贫穷,辞官后仍贫寒如昔。晚年流寓江西临川,以闭户读书为乐。

孙德谦,元末睢州人,官中书左丞、大同行省平章事。明军攻大同,德谦据城固守,誓不投降,城破而死。手书《自决》等诗数章,辞意慷慨。诗云:“有计难为用,心驰东北天;偷生难度日,何面见诸贤。”其二云:“忠孝人之本,临危欲要坚;偷生恐辱国,魂气迸山川。”《付诸子诗》云:“我今忠为国,汝等孝持身;忠孝各尽道,庶几报君亲。”《付诸将诗》云:“固守孤城众议深,岂知共事负初心;如今有计难为用,泪血哭干痛不禁。”其二云:“城陷身羁事已违,孤忠耿耿欲何依;谁知一片丹心苦,日逐白云东北飞。”

韩政,睢州人。元末追随朱元璋起兵中原,授江淮行省平章政事,带兵取濠州,克安丰,平浙右,北伐中原,分兵扼守黄河,阻断元朝山东援兵。攻取益都、济南、济宁、东平,改任山东行省平章政事。大将军徐达攻打元都,下令韩政会师东昌,镇抚临清。元都既定,又令政分兵守广平。蚁尖寨在林虑山西北20里,元右丞相庸等据寨剽掠,大将军徐达攻克诸山寨,惟蚁尖寨久攻不下。韩政攻寨,庸投降。调韩政征伐陕西,还兵守御河北。洪武三年(1370年),封韩政开国辅运推试宣力武臣、荣禄大夫、柱国、东平侯,世袭俸禄1500石,赐铁券。移镇山东。不久又征河北,招抚流亡,出居庸关,直捣应昌。取火林,深入土剌部,进至阿鲁浑河,大胜而归。出巡河南,再巡陕西,练兵临清。洪武十一年(1378年)卒,明太祖朱元璋亲临其丧,赠郓国公。

李干,字贞臣,明初睢州人。元末,以国子生出仕,为扩廓帖木儿幕僚,被朱元璋军俘虏,安置在镇江。不久升入司农司,参预议礼、议律、议官制。明初设六部时,为吏部郎。出为陕西行省郎中兼秦府参军。后召入翰林待诏直内阁,因年老辞官,侨居苏州。李干精通先代典籍,参与明初各项典章制度的制定,议论精当,为当时所推重。

李孟旸,字时雍,明朝睢州人,成化进士,官户部给事中。曾到大同盘查粮库,回朝以后,陈奏加强边备的十件事,为朝廷采纳。甲辰(1484年)出使占城(今越南南部),当时占城王被安南(今越南北部)王杀害,朝廷派遣使者封占城王之弟齐亚麻勿庵为王,诏书未至而勿庵已死,他的臣下提婆苔窃取了封印。朝廷又派遣孟旸封王的二弟古来为王。孟旸上言:“占城地处险要偏僻,和安南之间的矛盾还未平息,提婆苔又生篡位野心,万一不听朝廷命令,就会损害中国的威信。应当让占城派遣使者,令使者传命古来,同时下诏安南,令其悔过,不再与占城相争。”皇上采纳他的建议,数年之后,古来终于来崖州接受了明朝封诰。弘治中任湖广参政,分守常德,升广西左布政使,再升右副都御史,提督南京粮储。转南京户部侍郎,晋工部尚书。南京守备太监多次到孟旸处诉说南京宫殿毁坏,请予修缮。孟旸说:“国家已定都北京,修此何为?”此议方止。南京郊区多产芦苇,苇课是一项很大的收入。年久逐渐被权势人家侵夺。孟旸一一清理,课税增多,国用充足而民不被骚扰。有人以受灾请减免苇课,孟旸认为:洲人争着佃苇,可想其利很大,如果免其课税,则国用不足,必加重百姓负担,是有损于根本而有益于蛀虫,加以拒绝。正德初年,三次上疏请求致仕。卒年78岁。著有《南冈集奏议》、《睢州志》等。孟旸身材高大魁梧,胸怀宽广,恼怒不加于仆役。其弟孟晊,同榜进士。孟旸官给事中,孟晊官御史,时人称为“双凤”。

蔡天祜,字成之,睢州人,号石岗。其父蔡晟,明成化进士,曾任山东济南府知府。天祜弘治乙丑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吏科给事中。正直敢言,对诏旨认为不当的,敢于封还驳正,因而触怒权臣,被排挤出京,任福建按察司佥事。当时正值江西盗起,朝廷议定调福建的兵协助剿灭,天祜率兵平定了盗贼。转任山东副使,时值荒年,天祜多方节俭,救饥民数万人。造圩田数万顷,百姓名之为“蔡公田”。济南龙山、淄川盗起,骚扰百姓,天祜捕获贼首,馀皆溃散。转任陕西参政,升山西按察司使。嘉靖三年(1524年),大同五堡守军作乱,巡抚都御史张文锦被乱军杀害,朝廷震惊。议由侍郎胡瓒率兵征讨,乱兵欲生畏死,聚众谋叛。朝廷以天祜为巡抚,前往大同平叛。他冒险单骑前往乱军营中,恩威并举,晓以利害,果断处置,斩首恶十余人示众,胁从者不问,局势很快得到控制,再无反复。嘉靖皇帝说:“有臣如此,纾吾远虑。”升兵部侍郎,奉诏还京,大同百姓户户香花净水泣于道旁,哭声震野,且送且留300余里,并立生祠祭祀。嘉靖十二年(1533年),大同又发生兵变,朝延再次起用蔡天祜,惜于途中病逝。天祜多才多艺,弹琴围棋,射的投矢,演阵占象,诗词歌赋,无不精湛。清代汤斌说:“吾乡先辈名臣,必以石冈公为首,其人品甚高,所用未尽其才。”

鲁邦彦,字正卿,睢州人,七岁丧父,家境贫困。从师学习,稍知经义,就认识到应该向圣贤看齐。励志苦读,日背诵千余言。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省试中解元(举人第一名),二十九年成进士。授官行人。奉命出使唐藩,唐王赠以金银。邦彦辞谢。唐王又赠送礼物,邦彦说:“每日有美食、美酒享用,不敢再受礼物。”三年满考,依例当选备皇帝侍从官,即令不选,也可作郎官,没有再放回故署的。当时奸相严嵩掌国政,邦彦从不与结交。按惯例,吏部文选司郎官,因手握选拔文官大权,都傲慢无理,上朝时其他各部郎官没有谁敢和他们争先后或者并行的,独邦彦与之抗礼,所以迟迟不能升迁。因挂念母亲年老,请求终养回乡。闭门谢客,精研经术,当时海内学者多宗法王守仁,邦彦专攻程、朱之学。隆庆改元(1567年),寻访先朝俊杰,由台省联名推荐,起邦彦为吏部主事,改光禄丞,皆不受。鲁邦彦精通经学,留心国家大事,对当朝掌权者皆危言忠告。人们私下议论说:“鲁君议论太高,怪不得难以升官!”杨嵩为吏部尚书,劝邦彦出山,写信说:“海内以您是否出仕来衡量天下是不是有道。”著名学者耿定向说:“临大节不可夺其志,我相信鲁君。”著有《河图洛书说》、《大学讲》、《中庸解》、《就正录》等,皆中正精实,发前人所未发之论。巡按御史题其门额曰“理学名贤”。

张一霁,字天光,睢州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进士,历官衡州知府,为政宽和。升参政。督粮苏松时,大学士高拱当权,想报复他的前任华亭县人徐阶,示意张一霁加以诬谄。一霁严辞拒绝,称病归家,闭门谢客,而声望更高。后被起用为山西按察使,转任浙江左布政使。当年浙江西部发生水灾,宦官被派到浙江督织造者,反而大肆搜刮,百姓不堪忍受。一霁依法裁抑,宦官大为不满,一霁感叹地说:“直道不容,吾其行乎!”再次上疏致仕。一霁在家乡多行善事,被称为“善张”。

皇甫仲和,明初睢州人。洪武间为天文生,历升钦天监正。据《明史》本传,永乐皇帝北征元朝残余势力,袁忠彻以星相、仲和以占卜随军。一日,军队进至大漠北,帝犹疑不决,欲还师,召仲和占卜,仲和占后说:“今日未申间有警。”并指出敌军来袭的方向,以及战事结果是我军先败后胜,帝又召袁忠彻问之,和皇甫仲和所言相同。永乐帝以二人相互串通,发怒说今日无事,定斩二人。后敌果于占卜测定的时间蜂涌而至,明军初次冲锋受挫,后总兵谭广率精兵舞盾牌砍敌马腿,战场疾风扬沙,敌人败退。帝欲乘夜回军,二人劝阻说:“不可,明日必来投诚,待敌投降后,再整军而归。”第二天,敌人果来投降,说:“不知皇上在此。”正统十四年(1449年),仲和已老,英宗受宦官王振欺骗,要亲征瓦剌。百官谏阻不听。仲和审时度势,建议先立储君,以防敌人劫持皇上以要挟,后果有土木堡之变,英宗被俘。敌人兵临城下,人心震动。仲和仰观天象,预言敌兵必退。第二天,总兵杨洪自宣府、石亨自大同带兵驰援北京,不数日,敌退。

孙坤,字顺夫,睢州人,明世宗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升肃州兵备副使。肃州离嘉峪关仅70里,常受游牧民族兵马骚扰。为确保边境安全,孙坤整顿军纪,加强巡逻侦察,抚慰军民,修筑长城,边境得以安定。转四川参政,累官至湖广巡抚。当时有给皇宫采伐木料的差役,又有贵州苗民暴乱,久拒官军。官府帑币匮乏,人民穷困。孙坤以民为本,独持大体,考察权衡利害,掌握时机,捐俸治理蜀道,以便利往来。采伐大木如法早办,受到朝廷嘉奖。贵州苗民作乱,孙坤晓以利害,只惩办为首数人,不发一矢,不遣一卒,而乱平。因功高遭忌,遂辞官隐居林下,卒于家。

傅性敏,字维学,睢州人,明隆庆二年(1568年)进士,任龙游县知县。龙游本无县城,性敏到任始修筑。升兵部武选司主事,改车驾司郎中,任承天府知府。承天是嘉靖皇帝之父陵墓所在地,按旧例,知府以上的官都要参见守陵的宦官,性敏抗礼不为所屈。当时权相张居正大办其父丧事,巡抚以下官员都穿丧服哭临,只有傅性敏一人素服角带,一吊而已,因此得罪张居正,被贬为福建盐运司同知。不久升庆阳府知府,当时庆阳遇荒年,性敏发官仓赈济灾民。改任陕西苑马寺少卿,兼按察司佥事,辞官归家,闭门读书。

李汝华,字茂夫,号桂亭,睢州人,明万历四年(1580年)进士。官至户部尚书。李汝华居官清廉,正色立朝,裁断果决,据理依法,不畏权势,又体察下情。出任江西南赣巡抚时,正值倭寇侵略朝鲜,他挑选精锐士卒前往朝鲜抗击倭寇。明神宗朱翊钧,贪财如命,派宦官四处加征矿税,地方官吏稍有不从,或革职,或逮治,全国民怨沸腾。汝华奋力抵制税使矿监,宦官们便以抗旨相威胁,他毫不动摇,并上书陈说矿税利弊,要求撤回宦官。掌管户部主持国家财政时,国库空虚,入不敷出。他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开源节流,缓和了明王朝的财政危机。李汝华办事精干老练,下级请示问题,立刻明确答复。公文堆积如山,他信手批阅,却少有差错。后兼掌吏部。万历时朝廷缺官往往不补,以至于李汝华一人兼吏、户两部二尚书、五侍郎之任。他主持二部长达十一年之久。虽善于理财,苦心经营,但不可能从根本上扭转明朝财政危机,他请求神宗把专供皇宫开支的金花银拿出一些补贴国库,遭到了神宗严厉斥责。他请求辞职,皇帝不理不睬,直到明神宗驾崩,熹宗即位,才被准去职返乡,卒于家中。

袁可立,字礼卿,号节寰,明末睢州人。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他任苏州推官时,因知府石昆玉清廉好义,被巡抚诬陷下狱。他不顾巡抚阻挠,鼎力为其昭雪。任监察御史时,巡视京都西城,遇宦官仗势杀人,他予以严惩,皇帝下旨赦免宦官,可立却坚持原判。当时,以论救因直谏罢官者为禁忌,可立独上书论其利弊,言词激切,万历皇帝大怒,下诏夺俸一年。有一御史触怒辅臣(内阁大学士),辅臣以他事怂恿皇帝予以严惩。众御史拜访辅臣说情,辅臣说:“他触犯圣怒,挽救也无济于事。”可立说:“只怕是您不愿意相救吧!”辅臣一时语塞。众人皆惊。不久便被削职归里。光宗继位,奉诏起任尚宝司丞,升少卿。转太仆卿,因上书陈说边境急务,受皇上赞许而升左通政,不久以右佥都御史巡抚登州莱州。参与镇压白莲教之乱有功,升兵部侍郎。天启末年魏忠贤专权,袁可立不肯附和,于是加兵部尚书、太子少保致仕。著有《抚登疏稿》、《弗过堂集》。

汤斌,字孔伯,清代重臣之首,中原名儒,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史学家。他一生清正廉明,政绩斐然。汤斌一生以学问治天下、以学问辨是非、以学问教后辈。他不但是理学的创新者,而且是理学的实践者。他从1660年归家丁忧起,近二十年间无闻于宦海,而是沉心于做学问。这种磊落的为 人作风,真正体现了一个知进知退、当进则进、当退则退的儒家风范,这在当时那样一个官本思想充斥、世风日益浮躁的年代,确实是难能可贵的。他著有《潜庵语录》、《潜庵文钞》、《春秋增注》等十几部书。同时,他教子有方,四个儿子汤溥、汤浚、汤沆、汤准皆有经天纬地之才,特别是四子汤准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著有《临漪园诗集》。他的名作《桃花源》诗,以“能使此心无魏晋,寰中处处是桃源”的境界,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赞扬。汤斌一生主要活动于顺治、 康熙两代,历任陕西布政使司副使、江西布政使司参政、翰林院侍讲、《明史》总裁、《大清会典》副总裁、礼部侍郎、江苏巡抚、礼部尚书、工部尚书等职。他政绩突出,道德清纯,文章清雅,在哲学、史学、文学等方面都有杰出贡献。汤斌担任江苏巡抚两年后升任礼部尚书,离任之日,苏州百姓罢市三日,痛哭挽留,其情其景,感人至深。他去世后,颇得后人赞誉。朝廷赐给他的谥号是“文正公”。这是封建社会最高的谥号,整个清王朝,得到这个谥号的只有八个人。清代散文学家方苞称赞他:“国朝语名臣,必首推睢州汤公。汤斌为康熙盛世“清官册上的第一名”。台湾著名史学家高阳称他为“天下清官第一”。

田兰芳,字梁紫,号篑山,清初睢州人,中州名儒。生于世宦之家。幼年丧父,酷爱读书,学诗于张心若,诵读《诗经》,汉魏骚、赋,唐宋诗词,“目不停玩,手不停批”。其批点经、史、子、集,评跋工密,独有见解。为人谦虚诚恳,遇事有主见,“峻以持已,和以待人”,与人处不择贤愚。早年疾恶如仇,不满于世俗的虚伪欺诈,晚年涵养愈粹,性情归于平和。崇尚安逸清静,尤精研性理之学。为学严谨,以不自欺为根底。曾遍访张仲诚、徐迩黄等名流,相互切磋,因而所造益深,所积益厚,被学者推为儒门正宗。讲学于梁、宋各书院,门人众多。他生活简朴,崇尚自然。汤斌自岭北道归家,曾访田兰芳于荒村破屋中,二人同眠草榻,探究为学之道。田兰芳一生为文为诗,著作颇丰,有《逸德轩文集》传世。死后,门人私谥“诚确先生”。

王绅,字公垂,睢州人,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进士,改庶吉士,补工科给事中。当时河务刚刚兴起,皇上命河道总督九卿面议。王绅说:“河道总督与九卿意见不同,强使统一将有害事体,事权归一,功才可成。”以此意上奏,其议乃定。升大理少卿。以刑狱事关人命,不可草率,每案反复评审,务必公正。晋都察院左佥都御史,修筑河堤,升户部右侍郎。有盐商请借国库白银二万两,按息付利,王绅力排众议,坚持不许。奉使浙江祭夏禹王陵,事毕后,地方馈赠一介不受。又奉使遣送山东流民,车船准备齐备,无一人失所。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卒于京邸。

蒋蔚,原名蒋万祀,睢州人,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进士,授官吏部主事,升户部员外郎。一次皇上召蒋蔚询问吏、户两部利弊,蒋蔚据实奏闻,且一一剖析,对答如流,大受雍正皇帝赞许。不久山东学政因失职被罢免,诏蒋蔚接任,当即有人反对说,学政一职非翰林出身者不得充任,是本朝的惯例,蒋蔚没有做过翰林官,不能当山东学政。哪知道雍正当天即授蒋蔚翰林院检讨,反对者见皇上如此宠待,都很吃惊,不敢再说三道四。蒋蔚一连做了两任山东学政,深得山东读书人爱戴。继而又两任四川学政,充乡试会试同考官。英年卒于京师。归葬之日,家贫难以成行,得同僚及学生捐助才将其灵柩运回睢州安葬。

蒋曰纶,字金门,号霁园。清中叶睢州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虽在翰林院,但平时穿着十分朴素,有儒者之风。曰纶精通满文,乾隆二十六年授官翰林院检讨,充任国史馆纂修官,负责列传部分。国史总裁官刘统勋学识渊博,位居宰相,深得乾隆皇帝信任,满朝大臣没有不敬畏的。蒋曰纶对刘统勋的批改意见,或从或驳,一字也不迁就,由是颇得刘统勋嘉许。几年后朝延要任用一批御史,曰纶一开始并没有在候选名单上。时任军机大臣的刘统勋说:“蒋曰纶敢和我激烈争辩,真是做御史的好材料。”所以单独推荐蒋曰纶。做了御史后,奉命巡视西城,有个官员横行不法,强夺民妇为妾,蒋曰纶审出实情,依法惩办。不久由御史转户科给事中,再升礼科掌印给事中。先后充任顺天乡试、会试同考官。转任顺天府丞,提督学政。升大理寺卿。时和珅为宰相,知道蒋曰纶品格高尚,多方拉拢,蒋曰纶始终不肯和他交往,因而二十多年仕途艰难。直到嘉庆初年和珅败后,才升任副都御史,不久转礼部右侍郎,充会试总裁官,调工部右侍郎,管理钱法堂事务。嘉庆皇帝有心大用,惜此时蒋曰纶年事已高。嘉庆八年(1803年)卒于工部侍郎任上。

蒋予蒲,字元庭,蒋曰纶子。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升内阁侍读学士,调通政司副使。北京郊区遭水灾,受命赈济灾民,由是深知民间疾苦,一连上六疏,详细陈述灾民苦状,疏本文字清新流畅,刻画动人,传诵一时。累官户部侍郎仓场总督。予蒲祖父辰祥,亦为翰林院庶吉士,故睢州旧有蒋氏父子祖孙“三代翰林”的美称。

苏金伞,(1906—1997),睢县人,曾任河南省文联第一届副主席,是中国五四以来,最杰出的诗人之一。1935年后历任河南大学讲师,河南省文联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8岁入本村国民小学读书。1920年考取开封第一师范学校。对国文、国画有浓厚兴趣,学校举办诗画展,他的作品独占一室,上海《时事新报》曾给予好评。1924年,考入河南体育专门学校,仍喜爱文学,坚持业余创作。他的第一届作品《拟工曲》,发表在1926年上海创造社主办的《洪水》上。1927年8月,苏金伞参加中国共产党,不久担任党支部书记。在开封九小任教期间,身份暴露,被解聘。1928年2月,到西河中学任教,5月被捕。在狱中坚持斗争,练习写作,并办手抄文艺小报,在难友中传阅。1929年7月,韩复渠主豫,清理政治犯。因证据不足,仅判有期徒刑6个月,当即释放。出狱后,曾在开封第一高中、水利专科学校及河南体育场任教,同时写作不辍。先后在上海《现代》、《文学》、《新诗》等刊物及《大公报》文艺副刊上发表诗作。抗日战争期间,任教于河南大学,作品散见于重庆、昆明、桂林等地的各种文艺刊物。1945年日本投降,河南大学迁回开封。苏金伞除教学外,主办了《春潮》、《沙漠文艺》等刊物,并编辑《中国时报》文艺副刊。1948年6月,开封第一次解放,他携家进入解放区,辗转到正定华北大学学习,被聘为文学研究所研究员。1949年元月,北京解放,苏金伞到北京军管会作接管高等学校工作。后又回华北文学创作组,参加了全国第一次文代会。1949年10月底,调任河南省文联副主席,主编《奔流》。1957年被错划右派,下放新县劳动。1962年摘掉右派帽子,为河南省文联专业作家。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不公正待遇。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彻底纠正错案,仍任河南省文联副主席。1979年以来,每年写诗数十首,陆续发表在《人民日报》、《人民文学》、《诗刊》、《中国日报》等报刊杂志上,并屡次被英文版《中国文学》翻译介绍到国外,外文版《中国日报》也有介绍。他的诗集有《地层下》(1947年上海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窗外》(1949年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入伍》(1951年上海华东人民出版社出版),《鹁鸪鸟》(1956年作家出版社出版)。1983年10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苏金伞诗选》。其作品具有浓厚的豫东乡土气息,清新明快,享誉诗坛,深受读者喜爱,并被翻译成英、日等文字介绍到世界各国。

陈雨门,原名陈化鲤,字禹门,笔名晚晴、陈时、小萍等。睢县城内人,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民间文学研究专家,出版诗集及谜语专著多种。其诗曾被闻一多先生选入选本并入选香港《中国新文学大系》。1929年毕业于河南美术专门学校中画系。先后任初中、高中、乡村师范学校的美术与国文教员。1930年开始创作新诗,是河南省早期新诗运动的垦播者和开拓者之一。第一本诗集为《瓣瓣落花》,在王统照主编的《文学》杂志上发表长诗《除夕》,为读者瞩目。他是《闻一多诗刊》介绍的十名新诗诗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加入中南作家协会、中国作家协会,历任中南文联委员,开封市文联常务委员及编辑部部长。在上海《大公报》副刊,《人民诗歌》、《河南文艺》、《翻身文艺》、《奔流》与《星星》等刊物上,发表了不少歌颂党、歌颂工农兵和三门峡治黄工程的诗作。分别编入《初耕》和《喜讯》等诗集。其他著作有说唱集《治淮全家忙》、《技术员来了》、《一件红棉袄》、《麦收之前》、《新嫁妆》等20余种,曾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单行本,著有《汴梁风土摭陈》、《文虎集》、《灯谜趣话》,他1957年前和1976年10月后的诗作,合为《无声的春雨》。

姜郎山,又名姜雪梅,曾化名姜一山、张中。睢县城西刘庄人,1905年生。1923年经恽代英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河南省和全国早期发展的党员之一。1927年姜郎山返回家乡成立农民协会。在他的倡议下,破除迷信,扒庙建学,遂在睢县城西刘庄盖房39间,创办了刘庄小学。学校门楣砖刻“唤起民众”;两旁砖刻对联“昔日蔓草荒芜凋敝凄凉,今朝人才荟萃庄严灿烂”。1932年,姜郎山又在此办平民夜校,自编教材《平民识字课本》。进步人士李省三、李备伍任教师,主讲农民运动、耕者有其田、平均地权等课程,共办两班,学习者100余人。参加平民夜校的人后来许多都走上了革命道路。

郭景尧,睢县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后,郭景尧任武汉国民政府战区农民运动委员会随军政治工作大队豫中工作组组长,负责京汉沿线的工作。5月,他在汝南韩庄学校开办了农民运动训练班,培训青年学生和积极分子60多人。1929年秋,中共睢县县委成立,他任县委委员,并以教书为掩护,从事党的工作。1935年,他组织了睢县声援“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大游行,掀起了睢县的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1937年秋,他在睢县发展抗战力量,发展党员20人。1938年1月,他协助中共河南省委在睢县的工作,以"睢县抗敌后援委员会"的名义,举办了第一期抗日青年干部训练班,培养了抗日积极分子近200名,并组成了睢县流动话剧团。7月,在豫东抗日第三游击支队负责后勤供给。10月,被分配到新四军游击支队政治部宣传科任干事。1939年初,他随游击支队到达永城,作为工作组负责人在书案店发动和组织群众。12月,他当选为永城县农救会主任。1941年2月 ,他带着工作队和保卫排到永南小李庄筹备军粮,由于叛徒告密,遭到土顽二三百人的包围不幸牺牲。

王广文,字子美,1915年生。睢县长岗乡杨楼村人。出身于自耕农民家庭。10岁入本村私塾就读,后入高等小学。1933年考入县简易师范。结业后在乡村小学当教员。1936年6月被委为本地联保主任,办事清廉。1938年2月由白辛夫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利用合法身份组织抗日武装。睢县沦陷后,任睢杞大队二中队队长。新四军游击支队建立,任连长。旋随彭雪枫将军东进,参加开辟豫皖苏抗日根据地的斗争。1940年返回水东,任睢杞太独立团一营营长,后又任水东独立团副团长。在艰苦环境的磨练中,成长为一位智勇双全的军事指挥员。王广文的名字在睢县、杞县和太康县家喻户晓。抗战胜利后,任冀鲁豫军区三十团团长,率部参加了粉碎国民党军队对睢杞太地区三次围攻的斗争。在第二次反围攻中,三十团在两个月中共经历大小战斗四十七次,歼敌数千,并解放了柘城县。豫皖苏军区成立,任一分区副司令员,参与指挥了解放通许、杞县、太康、睢县的战斗。1949年10月,在京出席了开国大典。旋奉调入川,任一八五师副师长兼雅安军区副司令员,指挥清匪平叛。1953年任志愿军后勤部运输部长。曾不顾敌机狂轰滥炸,亲临运输线指挥。志愿军战士们称我方运输线是“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朝鲜人民的领袖金日成和朱德总司令曾予接见并合影留念。归国后,任解放军大同汽车、拖拉机管理学校校长、党委书记等职。为培养我军运输人才做出了贡献。被授予大校军衔。

杨居人,睢县榆厢乡关帝庙村人。幼年就读于睢县县立第一小学。其间,曾在上海《小学生》杂志上发表过《游袁山》、《故乡的炊烟》两篇短文。1937年底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新四军第四师《拂晓剧团》团员和一分部主任,《奋斗报》、《拂晓报》记者,新华社前线记者等职,曾参加中原诸大战役的报导。1949年4年随总前委渡江,任南京《新华日报》编辑科长,后任新华社四川、云南分社社长,西南总分社采编主任,特派记者。1954年任新华社编辑、记者。著有《谁是恩人》、《血泪痕》(歌剧)、《访西藏高原》、《风雨中原》和《拂晓报史话》等。

黄培需,字大用,笔名田雨,河南省睢县城西二里黄庄人。1932年2月生,1939年9月入刘庄小学读书,1944年7月考入刘庄农林师范,1945年9月并入睢县县立中学附属简易师范(四年制)。1949年9月在睢县西陵寺完小任教师,1953年3月调商丘,先后在商丘专署干校、商丘县王楼小学、商丘县小学教师进修学校任教师。1956年9月考入开封师范学院(原河南大学后恢复旧名)中文系,1960年8月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河南分院文艺研究所,与河南省文联合署办公,一年后并入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文学研究组,住河南省委党校,又一年后文学研究组撤销调入河南省文联,先后任河南省作家协会(筹)干事、《河南文艺》编辑、文艺理论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工作至离休。曾任河南省文联委员、河南省作家协会理事、河南省戏剧家协会理事、河南省当代文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现为河南省文学院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国学研究会研究员、中华对联文化研究院研究员、黄河科技大学兼职教授。

他自幼喜爱文学,爱好读书,家中无书,就到亲戚家借,上小学时就断断续续地读《西游记》、《三国演义》及一些武侠小说,小学生识字不多,只能看懂个大概故事;上师范时爱读《聊斋志异》。他的第一篇作品,是发表在1954年《河南文艺通讯员》上的评论李准《不能走那条路》的文章。上大学期间,文字改革出版社出版了他收入《方言与普通话集刊》中的《河南省睢县语音和北京语音的比较》。

进入省文联后,早年从事文学评论与研究,并涉足小说、曲艺,皆有作品发表,晚年改写旧体诗词、散文、随笔、名人传记等,并对我国神童故事、神童诗、神童对联进行搜集编选与研究工作。发表文学评论、散文、随笔、名人传记二百余篇,旧体诗词一百余首,有的发表后或被其它报刊转载,或被别人的文章引用和评论,或收入某书。文章和诗收入数十种图书,格言和对联也收入数十种、数种图书,获各类奖项六十余种。其中文学评论《小小说妙在“三小”》在《百花园》发表后被《中国微型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转载。《赞美你,软硬不吃、六亲不认的人》在《河南戏剧》发表后收入1984年《中国戏剧年鉴》。《从传统的现实主义中走出来》发表后《人民日报》编印的《报刊动态》摘要介绍,获《河南日报》当年度优秀作品奖、河南省文学学会优秀论文奖,并选入《河南新文学大系·理论批评卷》。作品赏析《秋色晚景独凄凉》由河南电台广播后在《语文教学与研究》发表,又被推荐参加在泰国曼谷举办的“第二届世界华人艺术大赛”评选,被选入《世界学术文库》(华人卷)。随笔《古代廉吏的自律诗》和《古代贪官的悔罪诗》分别在《学习时报》和《中国党政干部论坛》发表后,被多家报刊、网站转载,一并收入《鲜红的党旗——光辉的共产党人思想理论文选》,并被评为特等奖。《拒绝诱惑》、《古代廉吏拒礼妙招》在《虎门》报发表后收入《颂歌献给党》(优秀论文集),并获最佳作品奖。名人传记《汤斌在苏州》在《老人春秋》发表后收入《创新与发展论文荟萃》、《当代创新专家文论大全》,并获特等奖。《宋荦苏州三事》在《老人春秋》发表后收入《共和国杰出国学专家优秀文集》,并获特等奖。古代文学论文《唐代科举的悲欢录》在《黄河科技大学学报》发表后荣获中国素质教育教研成果奖一等奖,并编入“中国素质教育报告”,授予作者“中国素质教育先进工作者”称号。诗《访黄帝故里》在河南省首届老年才艺大赛诗词比赛中获郑州地区一等奖,省三等奖,获2011年“华夏情”全国诗文书画大赛一等奖。《大哉孔夫子》获孔子金像艺术奖——创作一等奖,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全国诗书画大赛金奖。《是真才子自风流》在“纪念唐寅诞辰540周年中国诗书画大赛”活动中荣获唐寅艺术奖——诗文类荣誉金奖,并授予“中国古典文学艺术界最具成就大家”荣誉称号。《老来乐》获第三届“祖国好”华语文学艺术大赛获一等奖,2011年“炎黄杯”国际诗书画印艺术大赛一等奖,2011年“感恩人生”全国纪实诗歌散文大赛一等奖。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编选的《中外哲理名言》将所写格言评为金奖。《颂歌献给党》(名言集)所写格言被评为“格言创作最佳奖”。《精英集粹颂中华》收袁林对联3副,获楹联类一等奖。《辛亥百年·中国艺术选集》收《题袁林》对联2副,被评为“创作类一等奖”,授予他“辛亥百年·百位中国艺术大家”荣誉称号。中国文学艺术家联合协会授予他首届中国文学艺术界文艺至尊奖金奖。中国国学研究会授予他“建国60周年中国文学艺术最高成就奖”。中国文学研究院授予他“建国60周年中国作家文学终身成就奖”。

他虽进入耄耋之年,犹笔耕不辍,每年发表文章20余篇,多达40余篇,诗10余首,多达30余首,散见于中央和省市报刊。他的文章多取材于历史,但现实感较强,富有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和文学性。文章中表现了他的散淡心态,平民情结,忧患意识和老骥精神。他愈老愈勤奋,创作成绩主要出自晚年,决心活到老写到老。著有《秋荷集》,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桑榆随笔》,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主编有《中国神童故事和神童诗》,由海燕出版社出版。

白统绪,睢县白楼乡白楼村人。1937年12月生。1956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学院美术系,留校任教。现为湖北省美术院画家、二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美协湖北分会理事兼水彩水粉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武汉城建学院名誉副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兼职教师、湘鄂水彩画艺术学会会员、湖北水彩画研究会会员、武汉水彩画会会员。常年致力于水彩画艺术的创作、研究和教学。其水彩画作品有四幅入选全国美展,21幅作品入选《中国水彩画展览》、《中国水彩画小型展览》,先后分别送往我驻科威特、土耳其、朝鲜等国大使馆展出。有15幅作品分别为中国美术馆和中国展览公司收藏。其作品在省展中曾五次获奖、五次省市报刊进行专版专文介绍,100余幅作品分别由《人民日报》、《美术》杂志、《中国青年报》、人美出版社、上海人美出版社、湖北出版社、《湖北画报》、《湖南画报》、《江苏画刊》、《安徽日报》、《羊城晚报》、《湖北日报》、《长江文艺》等报刊出版和发表。代表作品有水彩画《芦花湖上》、《太阳初升》、《苍茫来时》、《洪湖银秋》、《洪湖水乡》,年画《葛洲坝》等。

单绍莲,女,著名豫剧演员,睢县西陵寺村人。1938年生。1953年考入睢县豫剧团,次年转杞县文工团,1955年调开封地区豫剧团,1983年地市合并后到开封市豫剧二团。195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开封地区文联副主席、剧团业务团长、开封市政协委员、龙亭区人大常委会委员。现任中国戏剧协会会员。河南省政协委员、文联委员和开封市豫剧二团艺术顾问,并被选为出席中共河南省党代会代表。她唱豫东、祥符调,擅长帅旦、青衣、老旦。1956年河南省和开封地区戏曲汇演时,演出《卖苗郎》、《铡朱温》,分别获得演员一、二等奖。1964年代表河南省参加中南地区戏曲汇报演出。她演唱的《卖苗郎》、《罗焕跪楼》、《穆杨会》、《三哭殿》、《铡西官》、《杨八姐游春》、《佘太君挂帅》等,已灌成唱片由中国唱片社向全国发行。她参加演出的《包公误》和《穆杨会》被电影制片厂和电视台拍成电影和电视片。

陈振江,睢县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美国州立圣地亚哥大学客座教授、哈佛大学燕京学社高级访问学者。从事于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的教学与研究,代表作有:《简明中国近代史》、《发微集》、《新编中国通史-晚清史》、《义和团文献辑注与研究》(合)等专著。)

周旭东,原名周光亮。1913年生。睢县城内人。1934年毕业于河南省东岳艺术师范学校。之后,任中、小学美术教师二十余年。1961年调睢县人民文化馆工作。在他的美术创作上,前段以画西画为主,如素描、水彩、油画等,间作国画。1940年以后,多画国画。特别是后期,擅长做国画山水、花鸟等。几十年来,作画从不间断,并培养出大批美术工作者,成为睢县美术界的知名人士。1979年,县文化馆曾举办《周旭东国画展览》。他的作品还多次参加省、地美展。1980年出席了河南省文艺工作者代表会。1981年被选为睢县政协常务委员。

任长霞,女,睢县人,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1964年2月8日生于睢县。1983年加入公安队伍,作预审工作13年,在郑州公安系统、市政法战线及省预审岗位练兵大比武中均夺取过第一名,协助破获了大案要案1072起,追捕犯罪嫌疑人950人。1998年被任命为郑州市局技侦支队长后,她多次深入虎穴,化装侦察,亲自抓获了中原第一盗窃高档轿车主犯,先后打掉了7个涉黑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370多名,被誉为警界女神警。2001年调任登封市公安局局长,为河南省公安系统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女公安局长。她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疾苦和安危放在心上,解决了十多年来的控申积案,共查结控申案件230多起。带领全局民警共破获各种刑事案件2870多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200余人,有力地维护了登封社会治安和稳定的政治大局。 2004年4月14日晚8时40分,在侦破“1.30”案件中途经郑少高速公路发生车祸,因受重伤随即被送往郑州市中心医院抢救,经过4个小时紧急抢救,终因伤势过重,不幸因公殉职,年仅40岁。2004年6月,被公安部追授为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称号。曾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十大女杰、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等20多项荣誉称号。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睢县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睢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睢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睢县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睢县网联系。
电话:13837022828 电子信箱:sxwlk@163.com sxwangfangyo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