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县网

        睢县最具权威的网络新闻媒体
        中共睢县县委宣传部主办
睢县水城骄子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外部 > 房产家居

12㎡小家,他们一住就是50年,一家三口亲密又独立

时间:2021-07-07 09:55:57  来源:凤凰网家居  作者:

房子,从来都是中国人的心结,哪怕是在工资有限、房价飞涨的当下,还是有绝大部分人拼尽全力去买房,只为让自己有一个安定的家。

而对于口袋不算富裕的年轻人来说,想要靠自己买到十全十美的房子,几乎是不可能的。

  于是,不少人为了学区、交通、地段等硬性条件,去买那些面积小、内部环境较破的房子。

而很多迫于现实选择蜗居的人,却不肯降低自己的生活标准,他们把那些老破小改造成了有着自己独特灵魂、舒适美观又明亮的家,在小小的房子里,过着平淡却幸福的生活。

就像曾经报道的一对上海夫妻,他们买下一套面积仅32㎡的老破小,将它改造成了拥有开放式厨房和超大书墙的亲子宅。

还有一位服装设计师,她将自己又破又小的47㎡二手房,改造成了明亮清新的治愈系闺房。

而他们也只是住在小房子里,却不肯得过且过的人之一,还有很多人,都在狭小的空间里,努力让自己和家人生活得舒适又漂亮。

在离我们不远的日本,更是因为国土面积小、生存压力大,导致很多人长久地居住在无比局促的房子中。

但也因此诞生了很多超级经典的小户型案例,并让我们看到:日子过得是否幸福,从不是房子面积能定义的。

为了在城市中工作生活

一家三口在12㎡中蜗居

著名建筑师东孝光,为自己和家人建造的“塔之家”,就是极小住宅经典案例的其中之一。

如果你到东京涩谷旅行,一定要乘坐地铁,从外苑前站下车,从青山路走到Kira路上,再沿着斜坡向上走,去看看藏在树影婆娑间的,这栋由清水混凝土筑成的宅子。

建造之初,它周围并没有高层建筑,俨然是一座遗世独立“塔”;几十年后的今天,尽管身处高层建筑的“山谷”之中,却依旧引人注目。

它的的占地面积仅12㎡,而东孝光和他的家人,却在这里生活了50多年。

为了在并不充裕的基地内更自在地活动,他采用“一层一室”的设计手法,用清水混凝土建起了地下一层、地上五层的塔状住宅。

可是为什么一个建筑师,要住在这样一栋在大众观念里,并不算舒适便捷的房子中呢?

故事还要追溯到二战刚刚结束的时期,那时日本国内物质严重匮乏,很多普通人根本买不起大户型。

因此,有一批建筑家开始研究起了“极小住宅”,力求让想要留在城市,但不得不选择蜗居的人,也能把日子过得体面又舒适。

东孝光就是其中之一。

东孝光与女儿东利惠

当时日本都市中很多住宅,都是职住一体,家既是工作场所,也是居住场所,而在大阪的城区长大的他,就是在这样的居住环境中成长的,也因此对城市生活有过很慎重的思考。

在他看来,在郊外居住、市中心工作、一到晚上和周末城市中心人口就锐减的美国式都市,是特别没有魅力与烟火气的。

但想要让市区拥有一定的人口,就要在那里盖房子,尽管生活空间会变小,但城市会用它的功能与配套,来弥补居住空间小的不足。

东孝光的全家福

比如家里没有书房,可以去星巴克工作;浴室面积太小,偶尔可以去公共澡堂奢侈一把;朋友来聚会,可以去外面吃饭;想看书了,走几步路或骑车就能抵达图书馆。

加上他和妻子年轻的时候,就很讨厌集合住宅,特别喜欢住在私密性更强的独门独院中,便设计建造了如今这座「塔之家」。

12㎡蜗居坐拥LDK客餐厅+双卧

除玄关外,不设一扇房门

整栋房子的内部,几乎全部是纯开放式的空间,除了玄关外,不设一扇房门,包括卫生间。

开阔的空间设计、巧妙的视线遮蔽,让高且细长的空间,没有任何逼仄狭窄的感觉。

“塔之家”建筑图

东孝光很喜欢开车,他负责新宿西口工程时还没有新干线,都是自己开车在大阪和东京往返,所以一层除了玄关外,还设置了一个小车库。

入户楼梯口左侧的小窗内,是他曾经的工作室,现在当做收纳间使用。

车库

入口

顺着楼梯往上走,二层是起居室和厨房。

受限于面积,这里只设置了中岛吧台、储物柜和沙发。

中岛是由水泥砌筑的,上面安装白色大理石台面,水槽和灶台并列设置,下方带有储物空间,延伸出来的台面可供用餐使用。

旁边的沙发区也是东孝光的会客区,偶尔会在这里招待朋友。

平日里,一家三口每天的日常,就是坐在沙发上看看电视,围着这个小吧台吃饭聊天,热闹又温馨。

沙发旁通往三层的楼梯上方,有一个挑高的中庭,外侧墙面上做了一扇大窗户,让阳光可以倾泻而下,配合厨房旁的窗户补充采光。

坐在客厅里,抬头往上看,视觉上也不会觉得压抑。

走到三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通风口,两侧墙体之间安装一面搁板,用来储物和摆放装饰品。

搁板旁的门洞通往卫生间,以蓝色拉帘做遮挡,平时不使用的时候就敞开着。

内部没有采用日本最传统的四分离形式,洗漱台、浴缸、马桶、淋浴、洗衣机全部集中在一个空间内。

上到四楼,是一间完整的主卧,一家三口一起住的时候,是东孝光和妻子的房间。

他去世后,妻子因为身体不好主动搬去了养老院,这里就成了女儿东利惠的卧室。

床旁边拥有和二层同款的超大窗户,采光极好,东利惠特别喜欢在拉开窗帘,窝在这儿看书。

外面还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遮挡视线不遮挡阳光,私密性不错。

从主卧出来继续往上走,就来到了儿童房。

两面通顶的书柜、单人床与书桌呈U型布局,最大限度地利用不规则空间,并释放出了足够宽敞的地面活动区域。

儿童房外还有一个宽敞的露台,小时候东利惠经常坐在桌子前,边看星空边写作业。

再小的房子也不能限制

人的想象力与生活动力

其实除了网友们对塔之家“有冒险精神”、“敢于创新”、“大胆的结构”等评价,它最厉害的地方,就是人身处室内,完全不会觉得压抑,狭小。

整个空间通过天井和楼梯,将处于不同层高的功能区域连接在一起,没有任何隔断。

跃层相连、上下两层挑空的设计,更是让仅仅12㎡的室内空间显得开阔、敞亮,空间感十足。

不设一扇门虽然看似大胆,但实际居住起来却没有任何不方便,也正因为如此,东孝光一家人相互之间一直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和尊重,亲密又独立。

在东利惠的记忆中,每每父母上楼,他们逐渐清晰的脚步声就等同于敲门,比如母亲要来阳台晒衣服,就会特意加重些脚步。

除此之外,由走廊与天井贯穿的空间,更是方便一家人沟通交流。

有客人来家里,或东孝光和妻子在起居室看电视太吵,东利惠直接朝着楼下喊一句“小点声”就可以了。

妻子在楼下做饭好饭,喊一句“饭好了”,丈夫和女儿就会从各自的房间跑出来。

对于东孝光一家人来说,这里不仅仅是他们幸福生活的源头,更是无可取代的家人般的存在,承载了三口人所有的生活点滴。

儿时的东利惠与她的房间

东利恵在客厅看书,东孝光旁边托腮思考

用东利惠的话来讲,就是:“深夜回来的爸爸来看我睡着的脸,早上我在地板上经过我爸爸。这是一个房子,也是我和家人之间的联系。”

从6岁起就开始住在塔之家的她,现在已经成了父亲公司的代表建筑师,接管了这座塔楼,并一直住在这里。

东利惠的代表作之一,虹夕诺雅

如今,在这栋住宅的混凝土墙壁上,已经处处是生活的痕迹与堆积,外面的景色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依然有无数立志成为建筑师的年轻人来到这里,亲自去看这个极小户型典范的神奇之处。

历经父女两代建筑师,依然维持着“住宅”这一原始功能,让居住者在狭小的空间内,也能拥有亲密独立又体面的生活,或许这就是塔之家的最大魅力所在吧。

人真的是这世界上最复杂的生物,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生活方式。

就像有人为了买房砸锅卖铁,也要有一处无所谓大小的稳定居所,也有人只租房,用多年来的存款去开书店,哪怕不赚钱。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睢县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睢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睢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睢县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睢县网联系。
电话:13837022828 电子信箱:sxwlk@163.com sxwangfangyo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