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丽乡村和新农村建设中,黟县突破传统建设模式,由分散建点向集中建带转变,从单一抓示范村建设向镇村联动、景区串联转变,将s218线、宏儒路及所涉及的“渔亭、西递、宏村”三个镇,“桃源、西递、五里、碧山、深冲、龙江、宏村、塔川、协理、木坑”10个行政村,打造成独具特色,集生态秀美、村落整洁、产业富民、乡风文明于一体的美丽乡村综合示范带。
如今,行走在黟县田野乡村,条条曲径通庭院,潺潺流水映古树,活动室里笑开颜……该县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载体推进的美丽乡村建设犹如缕缕凉风,送来清凉一夏。
村容整洁环境美
今年以来,该县把美丽乡村、亮点、百家摄影点和绿色质量提升点几大建设整合捆绑,统筹规划设计。县四套班子成员每人挂一个建设点,县直单位选派优秀干部组成66个帮扶工作组驻村挂片进行帮扶,营造了“干群齐动手,百姓齐上阵,美丽乡村共同建”的良好氛围。
该县聘请了高资质、高水平的机构进行规划设计,重点打造西递、宏村、五里、深冲4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如今,“西递、宏村”两个古村和沿线“粉墙黛瓦马头墙、飞檐翘角坡屋顶”的徽派风格一脉传承,五里凸显农家休闲,深冲凸显茶乡风光,碧山凸显创意写生,塔川四季入境、竹海清凉一夏,沿线的十余个村庄因地制宜、各具特点。一座座特色鲜明的新村庄,犹如一颗颗闪亮的珍珠,把黟县这个古老世外桃源串联得格外闪耀。
水泥路通门前、自来水进厨房、做饭照明用沼气,村落干净又文明,路灯来自太阳能,庭院四季花飘香”宏村镇龙江村村民卢顺信以快板的腔调,向笔者讲述了美丽乡村建设给村里带来的新变化。该县在改造村庄外围环境的同时,还加速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实施以“清垃圾、清污沟、清路障、改路、改水、改院、改厨、改厕、改圈”为内容的“三清六改”工程,全县66个行政村全部完成村村通道路硬化工程;修建92余处安全饮水工程,解决了3.26万人饮水问题,覆盖到全县每个行政村。
产业富民生活甜
该县把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作为综合示范带建设的重点来抓,通过引进龙头企业、扶持产业基地建设、引导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措施,大力发展水果、蔬菜、油茶、茶叶、蚕桑、农家乐、毛竹、香榧、苗木、特色养殖等10大特色产业;积极推行“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组织+农户”模式,推进特色产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发展。目前,仅示范带上统一规划新发展特色产业基地近20个,其中蔬菜、茶叶、桃叶、苗木、蚕桑、油茶等基地均为千亩以上连片,实现了“四季各有景观、十村各有产业、路段各有特色、沿线线均有亮点”的目标,每年将带动示范带区域内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乡风文明身心悦
农家书屋里,农技书籍摆放整齐,雨天村民们围坐在一起读书看报;农村文化广场上,夜幕下男女老少伴着优美的旋律翩翩起舞;民意直通邮箱里,每天收集着村民反映的事情和意见;村民调解室里,调解员正耐心地做矛盾村民双方的思想工作……该县在打造乡风文明工作中,着力健全村内文化、议事、休闲娱乐和便民服务等活动场所,每个行政村均设立了文化活动室、村民调解室、农家书屋,建农民休闲健身广场和民意直通邮箱等活动场所。为全面推进乡风文明建设,该县好大力开展“文明生态村”、“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党员示范户”、“好媳妇、好婆婆”等评比创建活动,县文化、科技、卫生等部门还不定期开展“三下乡”活动,满足不同层次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乡风文明。
以前,村子里的人们放下农活,除了打牌搞赌博就少有其他活动,邻里纠纷也多。现在大伙空余时间跳舞、唱戏、读报,还可以参加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生活充实和谐多了!”谈起现在的生活,西递镇农经文艺协会的负责人胡爱仙总是笑得合不拢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