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襄公塑像
驼岗
【阅读提示】
说起睢县古城,即明代以前的襄邑城和明清时期的睢州城,大家谈的最多的莫过于春秋时期宋襄公的故事。确实,“襄邑”之名的由来,和宋襄公有着直接的关系,一场泓水之战让宋襄公有了流传千年的谈资,或褒或贬。直到如今,睢县北湖湖心岛中央的宋襄公陵、望母台襄公塑像、泓水之战仁义广场和诚信楼等,则见证着当年的历史烟云与睢县悠久的历史文化。
在宋襄公陵的东北方向约300米处的湖中,矗立着一座形似骆驼饮水的小岛,名曰驼岗,又名骆驼岭,世传这里是当年宋襄公游观之胜地。明代,驼岗之上青草绿树,荫翳蔽日,苍翠宜人,上有桃花洞、甘菊泉,被誉为“驼岭青葱”,为睢州八景之一。后来岗上建有寺庙、尼庵。明嘉靖年间,改建为河南著名书院之一——锦襄书院。明崇祯年间李自成攻开封扒开黄河口,水淹睢州城,驼岗与书院淹没于水,四周遂为湖水环绕。
目前,驼岗高5米,面积约4800平方米,为一座自然鸟岛,白天鹅、灰鹤、白鹭、野鸭、鸳鸯等因季节不同而聚集岛上,有数十万只之多。每至黄昏,百鸟簇集林梢,鸣叫喧哗,声播数里,成为北湖景区独特的原始生态自然景观。
驼岗,作为春秋时期的遗迹,不但是锦绣睢县的亮丽旅游风景线之一,而且对于研究豫东地区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状况与当时人们的生活都有着重要的考古价值。1981年,驼岗已被睢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驼岭青葱 襄公游观情缘
在睢县城北有一碧万顷的北湖,亦称凤湖。湖中央一条南北大路把湖分为东西两半。东湖的东北端有一北一南两个岛屿,遥遥相望。北面的岛面积较小,被茂密的树林覆盖,名驼岗。南面岛屿,占地20多亩,名襄公台。
驼岗,因形似骆驼饮水而得名。清光绪十八年《睢州志·艺文》记载:“岗在襄公台后。岗形起伏,状如驼然。环岗佳木郁葱,地颇幽胜。意其为襄公游玩之地。如汴之夷山之类是也。岗巅旧有寺,故云。”
据史书记载,春秋时期,睢县属宋国,称襄邑。宋桓公之子兹甫被封于此,史称宋襄公。宋襄公去世后,亦葬于此,因此睢县古称“襄邑”。《辞源》上解释说:“襄邑,县名。春秋时宋襄牛地,宋襄公葬此,故曰襄陵。”
明嘉靖《睢州志·山川》载,世传驼岗为宋襄公游观胜地,如汴梁之夷山。襄公在此建有御花园,西南与“望母台”襄台相望。睢县文物部门近年多次对驼岗进行勘探考察,在驼岗土丘上捡到大量战国时期的陶片。而根据丘上夯筑土台的夯窝勘查,文物工作人员推断早在春秋时期驼岗之上就有重要建筑。
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黄河水淹睢州城,驼岗与建于之上的锦襄书院随旧城一起淹没于水。清光绪十八年《睢州志·山川》记载:“睢为中原腹心,田野平旷,无名山大川之险;然岗岭盘迥,水道索纡,地势脉络,隐隐相承,风气颇称完固。(金锁岭)东南半里曰驼岗,在水中央壁立,苍翠起伏如驼,林木蓊郁,境甚清幽。”清初中州名儒田兰芳《驼岗记》载:“我州尽城皆水,术经邸第飘动其上,若浮槎。其东北隅距城百步有丘焉。突出水面,形如老驼,耸尻卧洲渚,寝首欲饮于壑者然,人呼为骆驼岭。”
如今,驼岗与襄陵两岛相互映衬,佳木葱葱,芳草萋萋。游览至此的人们可以看到,襄陵、花草、树木倒映在湖水中,轮廓摇曳,碧波荡漾,鱼游鸟飞,风轻水悠,渔船慢行,映画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又似乎在悄声细说着宋襄公遥远的故事。
睢州八景 岗峦叠翠迷人
明代,驼岗成为睢州一处盛景。岗高出水面五六丈,上面平坦,建有玉皇庙。当时庙宇规模狭陋,不足以壮封顶之色,然而皆为飞阁,黄瓦红脊,积翠中天,铃铎之声,夜静远闻,亦清净之幽地。庙后则是菟丝缠绕,草木丛生,俯以断榆;英落入翦,酸枣缀实,绿翠红映。时人经常登上高岗,摘果实而食之。从驼岗之上循迹而下,则“蜿蜒若虹堰而锐,其脊于中途忽隆忽洼,是为驼峰。自是尽水涯势迤里而下,小圆沙洲,容可四筵,风微作吞吐喷薄,有饮象焉,首于是乎具矣”(《驼岗记》)。驼岗旁边有数亩坡陀,建有锦襄书院。至明末,睢州老儒蔡悬圃因贫而无居所,曾经寓居于此。“鸡犬鸣吠,人多翘首云间,疑世真有拔宅云”(《驼岗记》)。驼岗以迷人景致和人文底蕴被誉为“驼岗僧磐”或“驼岭青葱”,成为古“睢州八景”之一。
在驼岗东南侧有莲亭岗,岗下有甘菊泉。田兰芳《驼岗记》:“向南迎水,有泉曰甘菊。绕岭水皆咸苦,而泉独甘冽。州人多取以为茗。”据传,甘菊泉每至秋天,泉中漂出片片菊花,其水甘甜,其味幽香沁肺。据载:“清冽甘醇宜于煮茗,绕岭水皆咸而泉水独甜,成为一郡之胜。”甘菊泉后被黄水淹没,“壬午,黄河灌城,悉没巨浪,玉皇庙以占高特存。其后州人吴郡丞伯其屡欲兴复,仅成一殿,而伯其卒。余材创一笠以覆泉,旋圮”(《驼岗记》)。“菊泉甘冽”为睢州八景之一,清康熙间睢州知州胡范有诗赞:“已爱林端翠盖停,泉分甘菊更留馨。居然混浊身偏洁,宛尔孤高户独扃。余沥正堪洧溽暑,寻源宁便逊中冷。当年鸿渐茶经著,应悔驼岗未乞灵。”在诗里,作者赞美甘菊泉好像是情志高超的士人,不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就连号称唐代“天下第一泉”的江苏镇江中冷泉,与之相比也逊色。耆茶有名、论茶最早的唐代鸿浙对自己没有来到甘菊泉品茗也感到悔恨。
在驼岗之北有桃花洞。明嘉靖《睢州志·古迹》载,水深探不及底,洞门在水中,洞门外水色暗黑。据传水下有怪物宫,阳春三月有桃花自洞中涌出。田兰芳《驼岗记》:“岸壁入水,峭立如剑劈,风来鼓浪,打壁作滂浤响。相传下有桃花洞,洞门没水,不可见,门外水色黝然,探不及底,云有‘怪物宫’之故,虽无源而水不涸。”
明清时期,时人多以诗歌咏驼岗。清光绪十八年《睢州志·艺文》记载李孟旸有诗咏《驼岗僧磐》:“岗峦回蹬径云深,立向风前听磐音。客履依稀留藓迹,禅关咫尺隔松云。紫茸茶美方烹火,簷葡香飘正满林。啼鸟一声山欲静,半帘花雨昼沈沈。”沈忠亦有诗咏曰:“襄公台后有嵯峨,推出岗形恰似驼。草树胜夸斯地少,春秋游属若人多。梵宫矗矗撑霄汉,僧磐冷冷度蘗萝。今日会应探故事,不妨重叩老头陀。”而清康熙间睢州知州胡范则有咏《驼岭青葱》:“避尘是处有行窝,咫尺高岗类槖驼。望去藤萝恋耸翠,到来烟雾竹缘坡。搜诗尽可携双屐,休夏何妨借一柯。徙倚先贤祠宇下,更谁伊洛挽颓波。”清代工部尚书汤赋诗曰:“驼峰葱郁峙中州,仙吏乘春搅胜游。”明崇祯拔贡睢州人赵震元诗:“一声清磬远依依,绿水蒹霞绕翠微。岸上风光占胜概,堂前霁月发天机,森森万象从鱼跃,点点双峰傍鸟飞。”
锦襄书院 庠序弦歌育才
“郁葱佳木荫驼岗,此日乘高结草堂。乡里衣冠归洛社,春秋俎豆衍睢阳。百年花冶弦歌诵,一代文明朴棫光。况是州人能制锦,何当补衮上岩廊。”这是睢陈兵备佥事初皋所作《锦襄书院联句》一诗所描绘的驼岗之上锦襄书院发展之盛况。
书院,起源于唐代,兴盛于宋代,是中国古代教育史、学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教育组织形式,从唐中叶到清末,经历了千年之久的办学历史,并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办学形式、教授方法、管理制度等教育模式,使源远流长的传统私学趋于成熟和完善。
锦襄书院,当时作为河南著名书院之一,建于明嘉靖四年(1525年)。明朝时,几任睢州知州都有废除驼岗之上尼庵的想法,但都没有实行。明嘉靖四年(1525年)新任知州林干登临驼岗观赏美景,为此处旖旎风光所折服:“其岗高数仞,峰峦挺秀,水环如璧;远而望之,俨然瀛海中一小岛也。”(刘淮《锦襄书院记》)林干是位重师兴教的官员,在他睢州知州任内,“毁境内诸淫祠为社学者凡三十有二,皆有师以养蒙,有田以养师”(同上)。因此,他对驼岗之上由玉皇庙而改建的尼庵非常厌恶,决定改建为书院,“登览之顷,爱其地而恶其人,慨然谓其寺可废也,其院可举也”(同上)。随即择日商定动工改建,由睢州提学萧凤鸣监工。将尼庵旧房按其岗上地势重新改建,并新建书斋、池亭、廊房等建筑。因旧襄邑学宫后有濯锦池,故名“锦襄书院”。
锦襄书院建成后,坐北朝南,祀二程(程颢、程颐)二夫子像于后堂,前有讲堂,两翼有厢房,东南有莲亭岗,岗上有书舍大殿,院内遍植苍松翠柏。清光绪十八年《睢州志·坛祠》:“二程夫子祠在驼岗,今废。”驼岗四壁环水,环境清幽,为读书胜地。名人学士亦多乐登临。兵宪汤绍恩、王崇、郡人刘淮、鲁邦彦题咏最多。
嘉靖十三年(1534年)巡按蔡瑷选送生员中聪明好学有前途者来锦襄书院读书,以学正周柏教养之,吕楠、金弦曾在此讲学。河南布政司照磨王京又增添数十间新房,书院景象颇为壮观。外绕围墙,门开面水,宏大开阔,遥望南城房舍殿宇参差不齐,疑是峰峦叠秀,松桧贴地。书院清风古烈,与廉溪书院、横渠书院、紫阳书院等著名于世。明末百余年间,睢州中进士者35人,多学于此。
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黄河水淹睢州城,锦襄书院随旧城一起淹没于水。清康熙九年(1670年)郡人吴淇于驼岗之上重建锦襄书院和二程夫子祠,堂三楹,前立“菊泉亭”。杂植槐柳,复成胜观。康熙十四年(1675年)知州程正性因书院四周环绕河水,往来不便,遂改建于新城大街行馆废址,名“绘川书院”。沈荃又书额“道存书院”。并捐俸延师,远近闻风而至者甚多,四时弦诵之声不绝。田兰芳曾主讲书院。清末废。目前,锦襄书院正在计划恢复重建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