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县惠济河
饮睢河水,成睢人。
普天之下的水族,自古以来都自称“睢”(sui)/“人睢”。
水家民间古语有:“饮睢水,成睢人/饮睢河水,成睢人”。
水家古语十分明确地指出,是“睢水”或“睢河”、“睢溪”养育水家先民共同体“睢”、“人睢”。“睢”或“人睢”,就是当今的水族。
水家古语所说的睢水或睢河、睢溪在哪里呢?中国以睢、濉命名的河道有三条。一条名为睢水,故道在今河南省开封,向东流经杞县、睢县北、宁陵、商丘、夏邑、永城北,接着转入安徽省濉溪市南、宿县、灵壁,然后穿过江苏省睢宁县北,流到宿迁县注入泗水,最后汇入淮河入海。
另两条是濉溪及新濉溪,发源于安徽省砀山境内,穿入河南省夏邑县境,又流过安徽濉溪县,灵壁县、泗县境内,最后流经江苏省泗洪县注入洪泽湖。睢、濉同音,早期多用睢,后期增用濉。
根据水家先民活动的地望推断,水家古语所指的睢水或睢河、睢溪,看来与古水道睢水、濉水关联最大。
河南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是公元前的夏商周及秦王朝的主要活动区域之一,也是中国不少悠久的氏族、部族的诞生地。水族是由古代骆越文化发展而形成的单一民族,这是史学界公认的史实。《百越源流史》载:“骆乃越的一支,历来认为是广西土著民族;其实不然,它起初是由两个不同的民族结合而成,即骆人自黄河南迁到江南后,与早已先由黄河迁到江南的越人群团中的一支结合,逐渐形成为骆越。骆人系出黄帝之后的任姓,越人则为夏禹之后。”
睢水之名,大概是当时居住着自称“睢”、“人睢”的群体之后得名。这与洛水因骆人居住而得名同出一辙。“当骆人东迁北洛水时,便以本族之名叫这条水为洛。”这和黄帝氏族居于姬水而姓姬相似。这种命名方式直至近现代都沿用,如遵义有红军山,是因红军在此从事革命活动之后得名。香港及南美洲、出现的伊丽沙白地名,是英国殖民统治者踪迹的遗存。因此,居于“睢水”及“豕韦”之地的水家先民以“睢”为族名是顺理成章之事。
生息在睢水流域及“豕韦”一带地区的水家先民,是由无数以血缘氏族、胞族、部族为主体的联盟汇聚,当时的人们对群体的依赖很大,群体意识浓重,个体意识弱化,并特别注重群体的名称,加上当时的行政管理十分松弛,也缺乏严格意义的行政区域划分,往往以生息地的显著自然特征或者整个氏族突出的信仰来作为民族共同体称呼。
由睢人而命睢水,又因睢水的显著地理特征来扩大睢人的社会影响。地因人而得名,到人因地而显扬。睢人住在睢水,睢水流域资源养育着睢人,睢人与睢水是密不可分。因此,“睢”的名称不仅成为部落、部族内部认同的统一称号,也成为和外界周边部落、部族相互区别的称号。尽管岁月星移斗转,历史沧桑剧变,在殷商亡国之后,大多自称为“睢”的部族群体南迁之后,依旧保留“睢”的自称。这些水家先民举着“睢”的称号,怀着对故土“睢水”的依恋,数典不忘祖,世代传承。这种意识和观念,正像侨居海外的华人,不论何时何地,都不会忘掉黄河、长江或中华的名称,一提起来依旧是那样亲。
|